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白居易的養生之道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唐代著名偉大愛國詩人白居易(西元772~846年),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在他求學時身體較弱,40歲以前一直心事重重,疾病纏身,未老而先衰。白居易在與醫生、藥書打交道的過程中,漸漸認識到「人生不滿百」,是因為「不得長歡樂」的緣故,也就特別注重了情志養生,培養樂觀性格,真可謂「久病能成醫」,於是,他將名利、官職看得愈加淡泊。不論升遷、貶黜、外放,都心平氣靜,泰然處之。

  在唐代的詩人中,白居易創下了三個「新高」:一是壽命長,活了74歲,遠遠超過了李白、杜甫;二是著作多,其詩現存2800多首,在唐代當屬第一;三是成就高,在唐代詩人中和我國古代文學史上,他也堪稱第一流大詩人。

  白居易喜歡遊覽山水,而且常常觸景生情,出口成章。他喜歡植樹種花。他在忠州做官時,就親自帶領老百姓種了許多桃、杏果樹,並作了一首《種桃杏》的詩。在任蘇州刺史時,又親手栽種了不少梅樹、蓮花等等,也寫下了許多佳句,體現出他那樂觀自娛的心情。退休後的白居易,冬季閑在家裏無事,還常常到室外曬太陽,或者練練氣功,對身心健康大有益處。

  白居易深信「自靜其心延壽命,無求於物長精神」。基於此,他提出了對疾病的「九可卻和十不治」。九可卻:靜坐觀空,覺四大原從假合,一也;煩惱現前,以死譬之,二也;常將不如我者巧自寬解,三也;造物勞我以生疾遇苦,稍閑反生幸,四也;宿孽現逢,不可逃避,歡喜領受,五也;家室和睦,無交謫之言,六也;眾生各有病根,嗜慾淡薄,七也;飲食寧節毋多,起居寧適毋強,八也;覓高朋親友,講開懷出世之談,九也。十不治:縱慾耽淫不自珍重,一也;窘苦拘囚,無瀟灑趣,二也;怨天尤人,廣生懊惱,三也;今日憂愁明日,一年常計百年,四也;室人噪聒,耳目盡成荊棘,五也;聽信巫師禱祝,廣引殺戮加重孽緣,六也;寢興不適,飲食無度,七也;諱疾忌醫,使虛實寒熱妄投,八也;多服湯者,蕩滌脾胃,元氣漸耗,九也;以死為苦,與六親眷屬常生難割難捨之想,十也。

  他從飲食起居、為人處世、修身養性等方面,勸告人們要正確對待生活,淡泊名利,注重修養,以便神形兼養,從而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

文章來源:華夏中醫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