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眾不信任慈善機構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月22日訊】(明報新聞網2007年1月22日報導)北京一項調查發現,近百分之七十九受訪者曾經行善,但並非透過慈善機構,因中國慈善組織的公信力較低。

北京「中國青年報」報道,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貧富差距的逐漸拉大,慈善事業這個被稱為社會財富第三次分配的有力工具,在中國已經越來越廣泛地被人們所熟悉和認同。

一項針對近五千人的調查指出,百分之七十一點九的受訪者認為「慈善事業人人有責」,但中國慈善組織的公信力比較低,普通人對慈善機構信任不夠。

這項調查是由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騰訊新聞中心、新浪網新聞中心合作進行。

根據一項二零零六年中國慈善榜統計顯示,中國慈善行業發展速度非常快。從二零零三年迄今,榜上排在前五十位的企業家,已經累計捐贈近人民幣五十一億元,教育、社會公益和健康、突發性災難事件是企業家們熱衷的捐贈項目。

但調查發現行善方式並非透過慈善機構,中國公眾參與最多慈善的方式,是「單位組織的捐款捐物」佔百分之七十點八,其次是「給街邊乞丐扔些零錢」佔百分之六十七點六和「買福利彩票」佔百分之五十四點七,此外還有百分之二十八點六的人表示自己曾通過「捐獻血液/骨髓」的方式表達過愛心。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鄧國勝對「慈善」二字給出了解釋。他說,只有通過慈善組織做慈善才是現代意義上的慈善行為,中國慈善組織的公信力低,一般民眾對慈善機構不太信任。

這次調查印證了這種不信任,只有百分之二十一點五的人曾「主動向基金會/公益組織捐款」,百分之六十四點五的人甚至表示,如果手頭有閒錢想用於慈善事業,他們寧可「自己去找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通過基金會。

由於慈善機制不健全和監管不到位,經常出現腐敗現象,有人曾說:「賺錢不容易,寧可不捐,也不能把錢捐給腐敗分子!」

北大教授夏業良認為,捐款者應該能夠查詢到自己捐出的錢在哪裡。「現在是靠政府的強制力量管著,不像國外的基金會,每一筆捐款都及時地放到網站上。」

「中國社會並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對公益組織的信心。」這是國際著名咨詢機構麥肯錫公司對中國公益事業作出的評價。

一月十七日,國家民政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二零零六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年各級民政部門共接收捐贈款三十五億兩千萬元,共有一千九百二十二萬四千人次受益。

從統計數字看上去很樂觀,近些年也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增長,但鄧國勝表示,「中國所有慈善組織一年募集的善款總額,還比不上美國的一個福特基金會。」

他認為,造成中國慈善組織發展相對滯後、普通人對慈善組織信任不夠等現狀的原因,一方面是慈善組織缺乏監督、善款用途不夠透明,另一方面也在於,政府在慈善事業發展上的定位,不是通過倡導的方式,而是利用行政手段來干預慈善事業的發展。

他說,比如很多單位都有對口扶貧的任務,這很容易讓人厭煩。這不僅限制了慈善組織的發展,也會讓普通人對慈善活動產生逆反心理,把做好事當做不得不完成的任務一樣應付過去。

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團認為,在中國普通人做慈善比做投資更難,因為人們不知道怎樣才能更方便地參與。

他表示,在正常的情況下,應該是每個公民都能依照法律成立慈善組織,但目前在中國這還不可能做到。中國的慈善組織必須找到一個「婆婆」,掛靠在一個政府機構下面,才能成為合法組織。

楊團指出,有些已經存在二十年的非政府組織(NGO)至今還無法註冊,就是因為找不到一個願意接收自己的主管部門。「哪裡有那麼多行政部門願意管理一個慈善組織,為慈善組織的行為負責?」

相關新聞
全球上億人 恐淪環境難民
美國捐款高峰期來臨 小心善心是否被濫用
柬埔寨慈善團體揚言要告安吉莉娜裘莉
維吉尼亞風情(七) — 坦克博物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