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連載】望南春與冬(26)

朱執中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5日訊】這時石虎鎮既有能與農產品富裕地區相通的珠江(東江是它的三大幹流之一)運輸水路,也有能同全國和本省南北連接的鐵路,也就大大有利於附近四鄉稻穀、土產、農副產品通過石虎鎮大量輸出,亦大有利於四方人員通過石虎進進出出。這發達的交通網絡便有效地促進了它的商業及附近四鄉農業的發展,三、四十年間,石虎鎮居民從幾千人逐漸上升為兩三萬人,從而成為全省名鎮之一,是個長期富裕安寧的地區,城鄉居民大多安居樂業。

  一葉風帆催動渡船破浪向前,石虎鎮顯露眼前了。李朗、淑貞來埠甚少,併肩立在艙口,正用貪婪的眼光一眨也不眨地眺望它東、北岸的風光。先入眼簾的是插入東江水中的一片沙灘,白白的沙,藍藍的水。再看北岸岸邊江面上,泊著一排又一排長約半里的木材,有建築用的,有作傢俱、壽木(棺材)的,岸上一字排開十來間木器店。他們又朝下放眼望去,岸邊泊著百帆千舟,蔚為壯觀。碼頭一個接一個,時間已是九點多,四處載人載貨的村渡正一艘接一艘地靠岸,船客有些徒手登岸,也有挑著稻穀、黃豆、黑豆、花生或瓜瓜菜菜上岸,出售後又買些用的、吃的、穿的回村去。

  不少埠上商店,舖尾緊靠北岸,淑貞眼靈,發覺有人從船上扛著一包包貨物上岸,進入舖尾,也有從舖內扛出一桶桶的商品,搬到船上運到別地去。看罷這萬千氣象,她忽地扭頭瞪著丈夫說:「朗哥,這石虎鎮可真旺啊!」「是呀,太好看了!」李朗應著。這夫婦倆正是「大鄉里出城」樣樣新。可茂林為討個好價,多年來常挑自編竹器到石虎鎮出售,來得次數多了,這一切對他已失去新鮮感,因此老神定定地坐在艙中,與左右鄉親談天說地,談興正濃時,望南村渡停泊碼頭了,他們便魚貫登岸,各幹各的營生去。到石虎,對這些勤勞樸素還未去過省城的農民來說,也是人生一點樂趣。

  上了馬路,茂林在前面引路,李朗、淑貞大筐小筐地挑著,相緊朝鎮中心走去。商號一些閒著的店員,路旁有的行人,一見這對挑著新穎大筐的鄉下俊男美女,都投來欣賞的眼光,可這對年輕夫婦卻旁若無人,沒有發覺,一味睜大眼睛,探視著一間連一間商店裡那不同的擺設、不同的商品,有趣的便多看上幾眼。李朗邊看邊想,石虎的商店比望南的舖子大多了。這時茂林忽然放慢腳步,扭轉頭說道:「不一會,就到一間小布店了,再走下去,還有一大一中兩間,我們都先看貨色,問問價錢,但一律暫時不買。吃午飯時,再作商量、比較,然後作決定。」李朗聽罷說:「爸,這樣安排好,我們照著做。」淑貞也笑笑地點點頭,心裏暗想:阿爺這一想真週到,邊行邊捉摸它的深意。

  臨近那布店,李朗為作買賣同人打交道還是第一回呢,況且這裡不是望南村,是大地頭石虎鎮。他於是收起視線,凝神思考等一會怎樣開口向掌櫃發問,妻子看他一下子變得這麼嚴肅,領會個中意思,自己也想著如何去應對?一到店門前,茂林突然止步,讓兒、媳先進去,由他們作主去商談買賣,自己站在後面觀察。這裡舖面狹小,三面櫃子約模豎立兩三百匹布。李朗壯著膽子,朝梳著「花旗裝」(現代男子留著左右分的短髮—方言)、穿得斯斯文文立在短錢櫃後邊的男子說:「掌櫃,你這裡有黑色、藍色、灰色、藏青色的秋冬穿的布賣嗎?」

  眼下秋涼已至,秋冬用布是採購重點,他說這話時聲音微微發顫,因為進門前他才記起自懂事起,媽媽曾用這些顏色的布給他做過衣服,突然說來就顯得不大順暢。櫃後男子反問:「兄弟,你說了這多種顏色的布,都打算買嗎?」李朗一時反應不過來,沒立即答出,旁站的淑貞口快地說:「看得合適,我們不但買這幾種布,還要買其它呢。」「呵,原來這樣,那是不是想多看幾種布樣?」李朗這回答得快:「是的,我們還想打聽一下價錢。」掌櫃於是一口氣從櫃裡搬下來九種顏色的布,並逐一報了價,一匹八元的,九元的,十一元…,兩位年輕人都一一記了下來。淑貞又問:「先生,可否拿幾匹孩子穿的?」他又端下來小紅格的、白底藍條的、紅花、黃花等多種,淑貞一一問了價錢後望望老爺、李朗,示意是不是到此為止?他倆點點頭,李朗便說:「掌櫃,麻煩你了,等會再見!」說罷相跟離去。(未完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