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飾主義

丁托列多﹕《天使報喜》和《牧羊人的崇拜》

周錦佩
font print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 ,

同樣的題材在不同的畫家筆下,呈現完全不同的風貌。威尼斯畫家丁托列多在處理傳統宗教題材時,常有自己的詮釋,構圖出奇,不循傳統陳規。

這幅《天使報喜》中,殘破的磚門將畫面一分為二,告知受胎的大天使帶著成群的小天使以向下俯衝的姿態從門外飛入,聖靈的光芒照亮了聖母瑪麗亞。斜線構圖再加上劇場式的場景設計,與細膩的描繪聖母瑪麗亞得知受胎訊息時驚愕的肢體動作,使傳統的宗教題材因此充滿動態與戲劇性。


《牧羊人朝拜聖嬰》(The Adoration of the Shepherds) 1579~81年 油彩‧畫布; 542 x 455 cm, 聖洛可會堂,威尼斯(Sala Grande, Scuola di San Rocco, Venice)

在《牧羊人朝拜聖嬰》一畫中,丁托列多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將聖家族與牧羊人分別安排在牛棚的上下兩層,畫面內容溫馨,充滿濃郁的平民化色彩,但一切都因為正上方有一輪金光向下普照在每個人物身上,讓觀畫者在平凡事物中感受到神聖的氣氛。 @*

<--ads-->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1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五日電)高雄縣出身的導演林靖傑以「最遙遠的距離」一片榮獲今年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週獎。高雄縣長楊秋興今天頒贈榮譽縣民證及新台幣一百萬元獎金,並表示可協助未來在高縣拍片住宿事宜。林靖傑則表示,希望以藝術為媒介,讓國際看到高縣的美好與文化。
  • 澳門前運輸工務司長歐文龍涉嫌貪污案,昨日結束了第二日的聆訊,星期五繼續,控方及法官將會盤問歐文龍,並開始傳召證人作供。歐文龍被控76項濫用職權及洗黑錢等罪名,法庭用了約6小時宣讀控罪,指歐文龍在多項重大工程,包括東亞運動場館,科學館,西灣大橋,威尼斯人渡假村及銀河星際酒店等項目上涉貪污,每次收受百多萬至數千萬元賄款,總額數億元。歐文龍反駁貪污指控。
  • 女人也許是因為喜歡浪漫、又獨具韻味的地方。佛羅倫斯會告訴你什麼是愛情,威尼斯會告訴你什麼是美麗……整個義大利會告訴你到底什麼是浪漫……它會讓你忘記你來自哪裡,將要去哪裡,你會被淹沒在它的浪漫情懷之中。

    放眼世界有許多城市都是人類的夢幻之城,它們有些承載這太多的歷史滄桑而動人心魄,有些獨一無二的美讓人畢生難忘而魂牽夢縈,細數以下十大城市中是否曾經有你走過?

  • 格魯奈瓦德將《天使報喜》的場景安排在教堂裏,與一般的呈現方式不同。在一般的《天使報喜》的畫面中,(如魏登於1460年創作的同類作品),馬麗亞通常是在她的臥室裏聆聽喜訊的。然而傳說中,馬麗亞的童年常常在教堂裏讀經文,包括有關對彌賽亞(Messias)的等待,所以格魯奈瓦德才會將馬麗亞畫在一所哥德式禮拜堂裏。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 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所繪的肖像畫,優雅地呈現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宮廷樣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善於運用色彩和大膽的筆觸來表達光線、物體的移動和布料質地。這項特長也讓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繪出高度精準卻仍具有繪畫特點的蕾絲質地。蕾絲這種非常精緻又複雜的布料是16至17世紀時富有的藝術贊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飾配件。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