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前電子媒體高層牽線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前總統李登輝陸續接受週刊、特定電子媒體專訪發表「從未主張台獨」的言論,事後引起政壇兩極解讀,李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發表相關言論的動機為何?據指出,是一位前媒體高層的建議與牽線,李接受這些媒體專訪,這位人士稍早在施明德發起紅衫軍示威事件時,也曾試圖穿梭李與施、甚至立法院長王金平之間,企圖搭建橋樑,幕後原因受到外界關注。

李前總統昨天則婉拒本報再就類似話題發表看法與回應。李登輝之友會會長黃崑虎決定儘速拜訪李登輝,了解其真正的用意。黃崑虎說,李的說法見諸媒體後,大家都很關心,迄今都是二手傳播;黃昆輝代表台聯有所解釋,國民黨回應有正面、也有負面,民進黨認為該黨將接收本土票,他則要親耳聽到李登輝怎麼說之後,才方便有所評論,也才能判斷李友會未來該怎麼做。

親李的一位人士透露,他看到媒體報導後,立刻與李登輝了解情況,李登輝說明,台灣在一九九六年舉行總統大選後,就已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現在沒必要倒回去再重新尋求獨立,政客若操弄統獨,讓民生議題無法討論,這是不道德的。

對於制憲,李登輝確實批評陳水扁總統無法阻止國會把修憲、公投門檻定得這麼高,讓新憲法的產生遙遙無期;李認為,明知道事實是困難的,扁還一直喊新憲,「是喊假的」,想轉移國務機要費的焦點。

至於中國資金、觀光客開放來台,這位人士轉述,台聯在經續會時表達強烈反對立場,「但那是台聯,不是李登輝,李登輝的想法是一樣的」,那就是這些與三通都可以與對岸談,但前提是雙方必須在國與國、政府對政府的對等關係上協商,或者在WTO會員的平台上對話才行。

李本人也解釋,他沒有主動對週刊說他要訪問中國,是週刊問及日本的奧之細道之外,全世界還想去哪裡?孔子周遊列國的路線是很多選項中的一個,他過去也曾講過,毫無新意,這點他在電視訪問時特別澄清,他沒有去中國的計畫。

據了解,李登輝接連受訪,其多位本土幕僚包括張榮豐等人並未參與,是另有他人安排,這位幕後者具有媒體背景,從李登輝主政時代就與李往來,其本人本來擁有電子媒體,後來則出售。

統獨大逆轉 請說清楚講明白

記者鄒景雯/特稿

李登輝前總統接受兩家過去長期以來對他並不友善的媒體專訪,傳達出有別於「李登輝路線」的新傳播印象,政壇為之譁然;外界接收到的訊號是,李登輝想要「變」,但要變成什麼?截至目前為止完全沒有說清楚,甚至很可惜的是,李登輝原本很可以揮灑的左右移動,現在已經被統獨軸線的改變所掩蓋。

台聯歷經去年一整年的策略調整最後以北高敗選告終,黨人事改組以黃昆輝號召「中間偏左」的修正時,一度使人期待,台聯是否會從藍綠對抗的格局中跳出,另外去開拓出一條關懷弱勢、青年、受全球化衝擊的傳統產業之路,為小黨存在的價值找出人民的信賴關係;不料,這樣的憧憬尚未成型,猶如鏡花水月。

左中右的微調是自然的,統獨的異動則是劇烈的跳躍,後者絕不符合政治家所應信守的一貫;依據兩家媒體的白紙黑字與原音重現,閱聽人所獲知的「李登輝」認為藍綠對決下缺乏理性討論的空間對台灣的未來將非常不利,但「李登輝」同時卻被操作成「台獨教父加入藍軍」,開啟了另一回合的藍綠拚鬥,這是李的本意嗎?

如果把政黨輪替後這六年多的歷史抽離,重新回到二千年接軌,李登輝今日的談話一點都不突兀,是一個具有本土觀的國民黨主席角色;然而歷史最現實殘酷的是,曾走過的都必留下痕跡,不可能如同黑板上的塗鴉可以一手擦去,離開國民黨、推動台聯成立、被界定要搶獨派左翼的一連串政治行動,已經深印社會,這時若要猛然回頭,必然與人權謀過重的觀感,這豈是李登輝所料?

政治人物與媒體的互動是否有節有度,可以反映出很多事,若是一位帶領台灣十二年的政治菁英,說出一週有五六天都收看一個立場褊狹、收視有待考驗的叩應節目,並稱對其觀察民情很有幫助,許多人恐怕要訝然吃驚了,台灣這塊土地若要經由備受人民詬病的媒體來了解,這個國家還有希望嗎?

說清楚講明白,曾是李登輝主政時的名言,這句話對於珍視李登輝民主貢獻的人們來說,是很迫切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