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衛:中國史上第二波中西交流

李大衛

人氣 19
標籤:

【大紀元2月5日訊】中國歷史上曾經有兩次大規模的中西交流,第一波的中西交流,就是印度佛教的東傳。由於佛教的刺激,中國人從此除了成君子、成聖人、甚至成仙之外,又多了一種選擇:成佛。並且在唐代出現了中國化了的佛教─禪宗,參禪學佛頓成時尚。佛教的挑戰成就了宋朝的理學,從周敦頤、邵雍、張載、二程、朱熹、陸象山直至明代的王陽明而達「心性之學」之大成。這是中國人在面對第一波強大的外來思想─佛教,所作的回應。

第二波中西文化交流則是1840年鴉片戰爭所引發的向歐美等西方國家學習、以救亡圖存的一系列各種形式的運動。雖然都稱做中西文化交流,但「西」的內涵卻大相逕庭,因為第二波的「西」指的是現代化的西方歐美國家,而非指西域與印度。

這波中西交流來自海上,船堅砲利的英、法、西、萄、德等國,把古老的中國打得落花流水,從此在世界舞台上抬不起頭來。中國人才真正明白「交流」的重要,明白「走出去」的重要,如果鄭和七次下西洋(1405-1433年)的航海行動能夠持續發展,如果清雍正(1722-1735)、乾隆皇帝(1736-1795)不閉關自守,也許中國的近現代史就不會如此慘烈了!

整個第二波的中西文化交流,可以分為1840以前的和平交流階段,以及1840以後的因受侵略而被迫交流的階段,這個慘痛的階段一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整整一百年的中西交流悲情史。第三個階段則起自1949年中共赤化中國,蔣介石退守台灣,香港回到英國的殖民統治,兩岸三地分開獨立的發展,一直至今天。

1840年以前西方人如何看中國

其實在1840年以前,歐洲人對中國是很嚮往與讚美的,《馬可波羅遊記》(1299)讓許多歐洲人嚮往東方的中國。相傳哥倫布也讀過此書,因為篤信地球是圓的,所以相信向西航行也可以到達中國。結果在1492年意外地發現美洲新大陸。

明末清初耶穌會教士不但把西學輸入中國,而且還把中國文化介紹到歐洲,許多啟蒙學者因而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例如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就讚美《易經》是中國人偉大的智慧,它藉著「陰」與「陽」兩個符號表示宇宙間複雜的現象,與他所從事的二元算術,要藉0與1表達複雜的宇宙,不謀而合。他肯定中西文化各有優點,應該互相交流以截長補短。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肯定中西文化各有優點,應該互相交流以截長補短。並非常稱讚當時清朝的康熙皇帝,說他不但精通中華民族的學問,又從傳教士身上接觸了歐洲的科學,「求知欲強烈到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大紀元)

萊布尼茲非常稱讚當時清朝的康熙皇帝,說他不但精通中華民族的學問,又從傳教士身上接觸了歐洲的科學,「求知欲強烈到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這位受全國文武百官頂禮膜拜的君主,竟可以同傳教士一天三、四個小時地關在房間,如同師生一般的相處,熟悉精密儀器,共同鑽研書籍。康熙皇帝還能理解歐幾里得的幾何學證明、三角函數計算,而且可以用數字來表達天文現象。

著名的法國啟蒙大師伏爾泰則認為,中國有很高的物質文明,如印刷術、陶瓷、養蠶、紡織與建築術都獨步世界,遠非歐洲可以比擬,如萬里長城與運河就是明證。他對於中國的道德政治也給予很高的評價,更把「趙氏孤兒」的故事改編為劇本在歐洲上演,伏爾泰可以說完全肯定中國文化的價值。

整體來講,十八世紀歐洲啟蒙學者是反宗教的,因而對於宗教色彩淡薄的中國文化特別喜好,並藉以作為反宗教的工具。除了思想界之外,當時盛行於歐洲的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也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這種運動崇尚活潑自然,中國的庭園藝術、陶瓷器因此大受歡迎。

中國史上第二波大規模中西交流年表

1299

馬可波羅至中國,謁元世祖忽必烈,回歐洲後口述《馬可波羅遊記》。

1405

鄭和七次下西洋(1405-1433年)

1492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1624

荷蘭人、西班牙人陸續侵入台灣,至1662年鄭成功進入台灣為止。

1627

台灣史上的第一個傳教士(荷蘭籍)抵達台灣

1847

美國牧師帶容閎返美,成為近代中國第一位留美學生。

1842

中英簽訂南京條約,正式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

1860

英法聯軍戰敗,自強運動開始。

1872

1875年間,120名幼童赴美留學。

1879

1883年間,孫中山在夏威夷檀香山求學。

1895

中日甲午戰爭,李鴻章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台灣割據給日本。

1900

義和團事件導致八國聯軍,3.33億美元庚子賠款。

1905

留美幼童詹天佑興建京張鐵路

1907

美退還庚子賠款,規定必須用於派遣中國學生留美。

1909

胡適等庚款留學生赴美,至1918為止共499名。

1911

孫中山辛亥革命成功,清朝覆滅。

1912

留美幼童唐紹儀任第一任內閣總理

1914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至1918結束。

1917

胡適返國任教北京大學,編新青年雜誌,倡議白話文。

1919

抗議巴黎和會對中國不公,五四運動風起雲湧,「德先生」與「賽先生」響徹雲霄。

1937

八年對日抗戰,至1945年獲勝。

1949

蘇聯所領導的共產國際所扶持的中共赤化中國,兩岸三地各自發展。

1840年以後的中西交流

歷史上,中國文化通常是作為強勢文化,遠播四方。但清朝雍正、乾隆年間,改採閉關自守的政策,而此時正是西方工業化如火如荼展開的時侯,當1840年中西因為鴉片戰爭再度碰頭的時侯,形勢完全改觀,中國在戰敗的劣勢下被動地吸收西方文化。

此後的近一個世紀,中國受盡了西方列強的侵略與欺凌,在變法、革命相繼失敗之後,中國人從以「天朝」自居的驕傲中轉成「紙老虎」的自卑。因為中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強勢的文化,儘管在政治上中國也不是沒有亡國過,元朝、清朝就是蒙古人與女真人亡了漢民族的政權,但在文化上,任何進入中國的民族,最後都是被華夏民族所同化。唯有1840年以後,中國遇到的這個西方列強,雖然沒有到政治上亡中國的地步,但中國卻被逼迫要對自己文化重新審視、批判、甚至放棄的地步。

清朝在不能成功回應這一波的西方文化的挑戰後,最後只能是走向覆滅。然而,儘管1911年孫中山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問題似乎並沒有解決,中國內部陷入在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對外又有帝國主義的入侵。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雜誌。1917年從美國留學回國胡適,也成為《新青年》的編輯。(NTD TV)

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德先生」(Democracy,民主)與「賽先生」(Science,科學)成為智識份子提出的價值口號。這股中西交流過程中,從器物革命,到制度革命,最後終於走到了思想上的全面革命。廣義的五四運動,則包含了在五四之前的數年中,就在進行的白話文學運動,以及五四事件之後,所引發的科學與玄學的論戰、東西文化論戰等。整體來說,「五四」是指發生在1919年前後,在中國所發生的一場大型的新文化運動。

蔣介石北伐成功(1926-1928)後,從1928年至1937年,中國進入十年的建國訓政時期,全力發展建設。但日本成功的西化轉變成為帝國主義,掀起了八年的對日抗戰,這是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又一次可悲的延誤。

結語:西化v.s.現代化

如果從世界史的視野來看,並不是中國被強大的西方帝國所侵略,而必須向西方學習。而是從1700年開始,全球都得面臨與經過在政治上的民主化與在經濟上的工業化這一段過程,統稱為「全球現代化歷程」。例如中歐、南歐與東歐國家,也同樣得向西歐國家看齊。

戰爭輸了,並不代表這個民族不行,就如同運動場上一定有輸有贏。然而近百年來戰敗的屈辱,對中國人的打擊太大了,因此造成很深的民族自卑感。本來現代化是世界上各民族都得經歷的過程,但是中國人卻是在很扭曲的心態下去進行這個過程。結果扭曲地認為西方什麼都好,中國什麼都不好,因而有全盤西化論的產生。

其實西方人也不是都認同這一波新的西方文明的發展。天主教與基督教在近代文明的發展中也受到很大的衝擊。西方人對於這個文明的發展在廿世紀造成兩次世界大戰與左右極權主義:納粹、法西斯與共產極權主義,也進行強烈的自我反省與深沈的批判。

西方人在教訓之下,納粹與共產主義都在廿世紀結束前走入歷史,唯一剩下一個共產極權主義還在中國幽靈不散。關於這一點,就真的是中國人應該感到恥辱的:當年追趕西方的好東西追不上,現在西方棄之唯恐不及的壞東西,卻還緊緊抱著不放,還把它認作爹娘,真是太可悲了!(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兩岸三地維權律師 會師台北
《龍應台思沙龍》你所不知的六四天安門
李大衛:從《大長今》看中國人
李大衛:中共活摘暴行與1600萬三退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