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宋 曾鞏:寄歐陽舍人書

曾鞏
font print 人氣: 80
【字號】    
   標籤: tags:

本文為曾鞏寫給歐陽修的一封謝函,感謝歐寫曾鞏祖父的墓誌銘。本文歷來被視為曾鞏的最佳作品,充份表現出曾鞏文章紆徐、簡奧的特色。


去秋人還,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反覆觀誦,感與慚并。夫銘誌之著於世,義近於史,而亦有與史異者。蓋史之於善惡,無所不書;而銘者,蓋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義之美者,懼後世之不知,則必銘而見之。或納於廟,或存於墓,一也。茍其人之惡,則於銘乎何有?此其所以與史異也。

其辭之作,所以使死者無有所憾,生者得致其嚴。而善人喜於見傳,則勇於自立;惡人無有所紀,則以媿而懼。至於通材達識,義烈節士,嘉言善狀,皆見於篇,則足為後法。警勸之道,非近乎史,其將安近?

及世之衰,人之子孫者,一欲褒揚其親,而不本乎理。故雖惡人,皆務勒銘以誇後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後之作銘者,當觀其人,茍託之非人,則書之非公與是,則不足以行世而傳後。故千百年來,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銘,而傳者蓋少。其故非他,託之非人,書之非公與是故也。然則孰為其人,而能盡公與是歟?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蓋有道德者之於惡人,則不受而銘之;於眾人則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跡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惡相懸而不可以實指;有實大於名;有名侈於實;猶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惡能辨之不惑,議之不徇?不惑不徇,則公且是矣!而其辭之不工,則世猶不傳,於是又在其文章兼勝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豈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雖或並世而有,亦或數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傳之難如此,其遇之難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謂數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銘其公與是,其傳世行後無疑也。而世之學者,每觀傳記所書古人之事,至於所可感,則往往齂(音:細)然不之涕之流落也,況其子孫也哉?況鞏也哉?其追睎(音:西)祖德,而思所以傳之之由,則知先生推一賜於鞏,而及其三世;其感與報,宜若何而圖之?抑又思若鞏之淺薄滯拙,而先生進之;先祖父之屯蹶(音:諄決) 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傑不世出之士,其誰不願於進於門?潛遁幽抑之士,其誰不有望於世?善誰不為,而惡誰不媿以懼;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孫;為人之子孫者,孰不欲寵榮其父祖。此數美者,一歸於先生!既拜賜之辱,且敢進其所以然。所諭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詳焉。愧甚不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舍人:宋、元時稱顯貴子弟為舍人。
先大父:凡已故稱先。先大父,自稱已故之祖父。
感與慚并:并同「併」,既感動又羞愧。
墓碑銘:墓碑,墓前之碑,古人立碑,以木為之,漢以後始用石。銘,刻石之文。墓碑銘,即墓誌銘,所以誌功業善狀以著於後世。
嚴:尊敬。
媿:同「愧」。
嘉言善狀:狀,事實。即善言善行。
勒銘:刻銘文於石。
公與是:公正與事實。
侈:大。
畜:積。
不惑:不迷於理。
不徇:不徇私。徇,從也。
齂然:傷痛的樣子。
追睎:追慕。睎,看、仰慕。
滯拙:愚鈍。
屯蹶否塞:比喻處境困頓險厄。
魁閎:偉大。
潛遁幽抑:潛藏隱遁,抑鬱不遇。
世族:即世家,指累世仕官之家。

作者簡介
曾鞏 (1019-1083),字子固,建昌軍南豐縣人,宋代新古文運動的重要骨幹,唐宋八大家之一。十二歲能文,曾寫六論一篇,受人讚賞。成年後,因文才出,備受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賞識。曾鞏有濃厚的儒家思想,主張先道後文,極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他的學術和文章,生前已傳譽遐邇,身後更盛名不衰。曾鞏散文作品甚豐,尤長於議論和記。他的議論文立論精策,不枝不蔓,紆徐曲折;記文則思玫明晰,俯仰盡意,耐人尋味。學者稱為南豐先生,明、清古文家多奉他的文章為規範。著有元豐類稿五十卷。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僊(音:先)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瀧(音:雙)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於其阡(音:千)。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 文乃作者貶官黃州時,和賓客遊歷赤壁以後所寫。當時作者誤認為所遊之赤壁即為赤壁之戰的赤壁,所以文中對周瑜、曹操興起一些感慨。蘇軾這次遊赤壁是在秋天,同年冬天又重遊一次,也寫一篇賦,為了所區別,故有前後赤壁賦之分。
  •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阪(音:板)。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
  • 無法想像,沒有芭蕉的東方庭院,也無法想像,沒有芭蕉的古典文學。沒有那一簇簇葉面舒張,深碧漫展的芭蕉葉,開在白粉牆邊,湖石畔,生在三月的薰風裡,長夏的庭院中。古老的文學,沒有那一襲輕碧濃綠的芭蕉,千年來,那夜夜夜夜的雨,竟落向何處呢?那夜雨裡,那孤獨的,冤屈的,寂寞的,抑鬱的,在人世間受遍磨難的孤苦靈魂,又與誰共鳴?
  • 《帝鑑圖說》插圖《望陵毀觀》,描繪唐太宗體從魏徵勸諫,拆毀了台觀。(公有領域)
    唐太宗嘗言:「至如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如果有這樣的一個暴政,不僅「防民之口」,官員們還肉麻的為暴政歌「功」頌「德」,這樣的政權又能維持多久呢?
  • 一座燕子樓,引來文人墨客無限懷念。而樓主是大唐的一名歌妓,名叫關盼盼。白居易、蘇軾、文天祥等人吟詠燕子樓,必會提起那位忠貞的美人。
  • 作者:唐蓮
  • 這篇短文不過百十字,卻寫得言辭懇切,充滿昂揚健武的氣概。直截了當,屢用感嘆之語,尤其是文字之洗練而暢達,當是得益於作者少年喜讀的《春秋左氏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