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國:《民主論壇》應得「亞洲民主人權獎」

張偉國

人氣 2

【大紀元5月2日訊】最近收到的電子郵件中,有不少是關於中國大陸讀者聲援中文網刊《民主論壇》( http://asiademo.org/ )的,他們對於該網站最近出現的財務危機深表擔憂和不能理解。對此我也陷入了一個思考的悖論:為什麼臺灣的民主政治向前發展了,對包括《民主論壇》在內的海外民運的支持反而減弱了呢?而人們也常看到海外民運中有一個怪像,一些人弄錢有術,做事無心,資源豐富的往往並不是做得好和做得多的,以至於有人批評出現了”民運貴族”;而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一些扎扎實實做事而且創造出非凡成就的,卻往往被資源短缺卡住喉嚨;還有一些與民運淵源很深的人,在發財致富以後卻離民運而去……

《民主論壇》創辦將近九年,走過了一段艱辛曲折的旅程,在洪哲勝先生的辛勤努力之下,她成為了海內外中國民運人士的一個重要輿論陣地,事實上也是臺灣與海內外民運人士交流溝通的一個精神橋樑,尤其是在民進黨執政以後,面對”海島心態”、”偏安一隅”的批評聲浪,《民主論壇》以不容辯駁是事實向世人證明:臺灣的民主進步,就是值得天下華人分享的千秋盛事!

臺灣近年來的多黨政治和政黨輪替,對於民主政治的建設發展做出的貢獻,已經獲得舉世公認的成就,也許因為其尚在”初級階段”,有許多自身的問題亟待解決,而支持海內外中國人民主運動的政策,在制定和貫徹的時候可能會缺少某種連貫性,加之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竟然使得臺灣這一最能體現自身價值觀念的政策,給人以不斷萎縮的錯覺,實在也是親疼仇快的憾事。

好在臺灣社會的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這一環節的缺陷,經過立法程式終於成立了財團法人”民主基金會”,應該說這可以使得臺灣朝野支持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全世界民主運動發展,多了一個重要手段,也有了相當的保障。但是,該基金會能否達成其目標,完成臺灣朝野託付的重大使命,《民主論壇》的興衰存廢應該是一個重要的檢驗標誌。

一九九八年七月一日起 ,由臺灣商人張勝凱先生出資,通過民主亞洲基金會在《自由時報》紐約版租下半個版面,出版《民主論壇》專欄,提供一個讓海內外異議人士發表政治見解的園地。經過主編洪哲勝先生兢兢業業、勤奮拼搏,這些年來《民主論壇》毫無疑問是臺灣人創辦的海內外異議人士中影響最大的一個媒體,也是成就最大的一個媒體。

特別是在張勝凱先生去世之後,《民主論壇》的經濟資助出現困難的情況下,洪哲勝先生及時抓住網路媒體興起的契機,及時改進了《民主論壇》的網站,並通過電子郵件向海內外讀者發送。本人經手編輯的《議報》網站、《新世紀》網、《動向》月刊等媒體,以及在自由亞洲電臺、美國之音、英國 BBC 廣播公司等媒體的採訪或評論節目,時常收到來自大陸內部的回饋,而他們中大多是經過《民主論壇》群發郵件獲得的資訊。尤其在網路媒體《大參考》停刊之後,《民主論壇》事實上已經成為在中國大陸影響最大的採用電子郵件群發的民運網站。

如果因為經濟困境洪哲勝先生不得不提前退休,《民主論壇》被迫關閉,這對臺灣與海外中國人的關係以及與中國民運的關係,都是無法彌補的損失。事實上,根據臺灣民主基金會「亞洲民主人權獎」設置辦法之規定,獲獎者的條件是 ( 一 )對於推動民主或人權運動有具體且顯著事蹟者。( 二)具備為人推崇之人格操守,並具有高度的奉獻精神。 (三 )對推動區域民主發展或人權保障工作,具有創意及獨特貢獻。

我認為洪哲勝先生和《民主論壇》完全符合這些要求,《民主論壇》和洪哲勝先生,非但不應該受到財政危機的困擾,恰恰是民主基金會的需要全力支援的專案,也是「亞洲民主人權獎」非常合適和十分難得的人選!

未了,還想再多說一句,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民主運動,既需要臺灣民主基金會錦上添花,更需要雪中送炭幫助《民主論壇》度過危機,並支持她健康發展!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支持《民主論壇》就是支持中國的民主事業
方家華:衷心支持《民主論壇》
黃康:臺灣和中國的民主事業
周美里:《民主論壇》的重要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