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接納更生人不標籤化 預防再犯根本之道

人氣: 6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9日報導】減刑更生保護面面觀系列專題之二 (中央社記者陳慧真台北二十九日電)減刑條例施行日釋放近萬名受刑人,陸續發生部分更生人再犯案件,影響社會治安。從更生保護角度觀察,大多數更生人仍願積極努力回歸社會,唯有接納更生人,不標籤化,才是預防更生人再犯罪的根本之道。

減刑條例七月十六日施行,釋放九千多名人犯中以毒品犯最多,施行日過後幾天內,發生數起毒品更生人施用毒品過量暴斃案件,尤其,七月二十三日發生台灣大學副教授謝煥儒遭毒品更生人楊振堂毆打致死事件,更震驚社會。

其實這次減刑與1988年、1991年兩次減刑時空背景不同,但相較於其它犯罪,毒品犯的「回籠率」本來就較高,如撇開毒品犯不談,這次減刑對象以輕刑犯為主,其中部分人是因無法繳納罰金而入獄,如能給這些受刑人一個提早返回社會的「機會」,不啻為正向做法。

矯正單位人員分析,這次減刑毒品犯單純是吸食者,實務工作上,吸毒者所涉犯罪多是偷竊、搶劫等,很少與暴力案件相關,揚振堂例子可說是相當特殊,且以釋放人數總數來看,目前發生案件數目仍算少數。

換句話說,「不要讓幾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則是普遍更生系統人員看法。主愛之家行政主任曾皓彥說,減刑一下子釋放這麼多受刑人,感覺上問題很嚴重,但平常慢慢放出來,出來會發生問題的還是會出事。

他指出,大部分更生人均已重返社會,對其他決心改過的更生人,若沒有社會支持,問題將陸續出現。因此,目前問題的重點不是因減刑而再犯罪,而是更生人有無改過的意志。

露德中途之家督導施夙真認為,通常毒品更生人都是生活遭遇挫折才會吸毒,更生人出獄後都會感到茫然,會再犯通常起因於壓力與挫折,社會應在他們茫然的階段有正面的關心和支持。

若更生人到處碰壁,只是增加在街上遊蕩的可能性,並對社會不滿,屆時選擇走回頭路,治安敗壞,社會環境也是肇因之一。

法務部長施茂林認為,減刑出獄更生人或有再犯是可以預期的情形,但若因部分個案使社會大眾將其他更生人「標籤化」,恐會造成更生人有總被視為犯罪份子想法,自我放棄反走回頭路。

因此,「站起來一個更生人,就少一個問題」則為預防再犯根本之道,更生人需要關懷與重視,不是排擠的態度,社會如無情排擠,勢必打擊更生人重返社會的態度與勇氣,對更生保護業務推動勢必雪上加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