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高考狀元 港大對決中國名校

標籤:

【大紀元8月1日訊】 (編者註﹕本文是發表在《新紀元》週刊第28期上的焦點新聞﹐探討香港大學內地(指中國)招生熱﹐以及內地阻攔高考狀元赴港讀書以及由此引發的風波。)

去年八所香港大學內地聯招掀起熱潮,內地各省高考狀元紛紛轉向香港大學,惹來「北大、清華變二流」的熱論,今年即傳出內地尖子赴港讀書處處遭留難事件,而披露內情的香港學者更一度受壓要封口。究竟香港大學內地招生觸犯了什麼禁區?



港校是眾多內地尖子生的心頭好。今年共有十二所香港大學赴內地招生,比去年再增四所,「港校內地招生熱」更加火爆,其中八所受資助院校共取錄約一千五百名學生,比去年增加一成。(Getty Images)

又到七月,高考發榜火熱時節。港校「內地招生」熱持續火爆,今年十二所香港的大學北上招生,七月上旬陸續公布招生結果,各大學都有不錯的戰績。

去年港校內地「搶尖子」,惹來「北大、清華變二流」的熱論,今年即傳出內地尖子赴港讀書處處遭留難事件。據稱,部份已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取錄的準大學尖子生遲遲收不到成績單,以致無法趕在限期前報讀香港的大學。而當局堵尖子的手法也層出不窮。

事件披露後,引起外界很大反響,披露內情的香港學者更一度受壓要封口。

面對港校熱,也有內地家長為求孩子進校,不惜行賄託關係,但遭香港的大學拒絕。香港向內地敞開學校大門的同時,也在見識另一制度下教育的黑暗面。

港校內地招生較去年多一成

香港十二家大學院校中,除了中文大學和城市大學參加全國統招計畫外,其餘十間如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理工大學、浸會大學及嶺南大學等均為自主招生,即自行派員赴各省市招生並即場面試。今年自主招生時間為六月二十五日至七月七日,各校也只可取錄已應考內地高考的學生。而中文大學和城市大學的取錄則在七月八日至十一日進行。

各香港大學近日陸續公布招生結果,今年內地報考香港大學情形相當火爆。其中八間資助院校共錄取內地生一千四百七十七人,較去年增近一成,創新高。此外,去年才升格為大學的香港樹仁大學招收內地生六十九人,比去年升近三倍。

香港大學從一萬一千名申請者中取錄二百四十六人,其中囊括七名全省文理科狀元,以及多名單科狀元、市級及縣級狀元。

香港科技大學今年共錄取二百三十五位內地生,其中有兩名考獲全省最優異成績。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分別錄取二百五十及一百八十位內地學生。

樹仁大學是香港十二間有資格在內地招生的院校之一。該校今年共收到近四百個內地生入學申請,已取錄了六十九位,較去年的十八位急升近三倍。樹仁註冊主任張國平表示,取錄的內地生多來自廣東和北京,多報讀工商管理及經濟課程。

阻尖子外流出盡招數
在內地招生火爆的同時,香港傳媒最近報導內地留難大陸尖子,阻止他們赴港讀書的多種手法,引起關注。報導指出,北京大學理科狀元林茜獲港大取錄後,北大即在官方網頁發表聲明,聲稱該生屬北大保送生,不可到其他大學就讀;不過其後刪除有關網頁。

也有山東、陝西等地區,有北大、清華、浙江大學保送生應考高考後,遲遲收不到有關單位發出的成績單,以致無法在限期前報讀本港的大學;而內地高考生接受香港各大學面試時,不斷收到來自內地著名學府老師的電話,遊說他們入讀內地有關大學。

據知,內地考生家長對此頗多不滿,也有內地考生投訴說,思想壓力大,左右他們的抉擇。

另外,香港負責到內地招生的人士指內地新設的招生制度令香港各院校收生困難重重。香港各院校只有數天的招生時間,赴內地為申請者進行面試,獲取錄者也只有數天考慮時間,若內地生決定入讀香港各大學,即自動喪失入讀內地大學的機會,這令不少學生需在倉促時間內作決定。

由於收生時間倉促,香港各院校均較往年多發取錄通知,單以科大為例,預料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提出只可收百分之十非本地生的規定,超出一倍。委員會警告,若有關院校違反規定,委員會將發信警告及勸喻,嚴重者會被罰翌年不許招收非本地生。這些不合理的安排也引起香港各大學不滿。

外界分析,這一系列阻尖子外流措施,都是去年「北大、清華變二流」熱論的延續,內地高校擔心尖子外流影響學校形像,打擊對高校的信心,所以不惜出盡招數留住尖子。
 



今年香港大學內地招生政策也有重大改變。其中參加內地統招計畫的中文大學和城市大學的錄取批次改為提前錄取,而其餘十所院校自主招生,各校也只可取錄已應考內地高考的學生,而全部招生於七月十一日結束。(新紀元)

學者突遭下採訪禁令

率先向傳媒披露今年香港的大學在內地招生出現混亂內情的是科大理學院院長吳大琪,這位多年來一直參與內地招生的香港著名學者,以敢言著稱。他經常在《蘋果日報》等報刊發表文章,抨擊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以及內地招生不合理現象。

月初他向傳媒披露科大在大陸招生不順利的情況。他指出,有部份省市單位及著名大學,不希望香港各大學搶走內地尖子,故使出奇招夾擊,如有已補考高考的清華、北大、南京大學準大學生,於科大在內地招生的限期前仍遲遲收不到有關單位發出的成績:「即使科大問有關部門學生成績也不給!」

吳教授並指科大已向教育部投訴,「告御狀」。但報導刊登後,引起不小的風波。科技大學後來澄清沒有「告御狀」,聲稱和「教育部合作關係良好。」

在報導截稿前本刊記者再致電吳教授,他抱歉地對記者說,剛剛接到學校命令,以後關於內地招生問題,由科大「國際與中國內地學生及學術事務處」負責回答,他本人不能再接受採訪:「他們說,我反映的是事實,只是我對情況瞭解得不是很全面!」

「今年情況緊張」

對於突然下達的禁令,吳教授在電話中坦言,這樣的情況在以往沒有出現過:「以前科技大學非常自由,現在比較緊張。」

被問到內地招生情況,吳教授用了一句話形容:「今年比較混亂。」至於禁令是否和最近傳媒報導內地招生有關,他就沒有多說。

本刊又致電「國際與中國內地學生及學術事務處」查詢,但電話是留言,或者稱負責人士外出放假。

兩種選擇 兩種報導

香港學者接受傳媒訪問在香港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然而內地招生問題卻忽然成為禁區。香港時事評論員王岸然批評科技大學此舉違反了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剝奪了學者就任內工作接受訪問的權利,也剝奪了民眾知情權,建議可以向教統局投訴關注事項。

他並認為,科技大學是受到某種政治壓力。「是不是國內有什麼事情發生了,給香港大學一些政治壓力,讓他們不准講。如果不敏感,為什麼不給你講?一定有事情不給人知,學校應該向外交代。」

過去幾年興起香港的大學到內地招生熱,可以說是大陸熱炒,香港冷淡。大陸傳媒甚至將這個作為主權移交十周年專題探討的內容之一,稱之為中港聯合交流的成就,謂「一國兩制,教育同根」。而對於大量尖子外流,有內地媒體報導為香港的大學使用銀彈政策的結果,或者招生政策的不公,甚至抨擊香港的大學到內地招生圈錢。不過,也有內地媒體探討兩地大學的優劣,認為港校質素較佳一眼可見,出現「北大清華變二流」之說,有大陸學者更借港校熱趁機抨擊中共高教體制的腐敗。

於是,今年內地傳媒就開始致力報導尖子留在內地的新聞。比如香港大學今年首次到吉林招生,該省文科狀元胡慕實之前報的是北京大學西班牙語系,被內地傳媒廣泛報導,甚至作客新浪,但她決心到港大升學後,並獲頒全額獎學金,約五十萬港元,內地媒體是一片沉寂。

而那位驚動北京大學官方出聲明的北京高考理科狀元林茜,最後選擇放棄港大,包括每年十四萬的全額獎學金,留讀北京大學的新聞卻被廣泛報導。林茜的解釋理由是「北京大學是我熱愛的學府」,但網民對林茜的選擇不以為然。網民「梅花譜」說:「老實說,大陸高校(大學)這樣做是拿學生的前途開玩笑,這些學生如果不出國,註定不會有出息。」

也有網民稱:「大陸大學是騙人的,四年什麼也學不到,有機會出去千萬別在國內讀。」

林茜是因為學習條件還是「政治考慮」作出這個決定不得而知,但內地高校到香港反攻,開出獎學金搶香港二線學生,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要「愛國和遵守《基本法》。」
 



去年港校內地「搶尖子」,惹來「北大、清華變二流」的熱論,今年又傳出內地尖子赴港讀書處處遭留難事件。(Getty Images)

內地生圖捐錢買學額

相對大陸傳媒,香港傳媒對內地招生反應冷淡,相反,有關內地學生在港考試行賄、不能融入當地社會的報導時有發生。而最近,甚至有內地家長無所不用其極,有人不惜走後門,聲稱願意捐獻數百萬元予有關大學,企圖以金錢買學位;或找名人代為出面疏通等,他們通通遭香港的大學拒絕。

有網民驚呼:「為什麼沒有人留意到內地家長爭相以捐款、賄賂手法疏通,為大陸子弟收買香港大學學位,難道大家已經接受大陸這種文化?居然沒有人理會?」

也有網民稱,「這種賄賂手法走後門,簡直是對香港廉潔制度的一大侮辱!」

據知,去年曾有內地人士一心希望子女入讀科大商學院,委託當時曾捐八億元予科大的富商霍英東幫忙,科大只好安排與該生非正式見面,但因該學生未符合入學要求,最終婉拒其入學申請。

內地家長不解港文化

港大教務長韋永庚表示,港大每年接獲內地生入學申請人數逾一萬人,只取錄約二百五十人,競爭激烈。雖未遇過家長願捐錢入學的情況,但許多內地家長因子女未能入學,希望走後門取方便,如有未獲港大取錄的內地生家長曾表示,願付出全費、即二十多萬元學費,換取入讀港大。

教育學院務長蘇國生表示,曾聽聞家長希望疏通渠道入香港各大學,認為是內地人不瞭解香港文化所致。(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環保餐具被指不堪用 業界:湯匙「盛飯」或無法受力
垃圾徵費|民研:近七成香港市民反對8月實施
港奪命工傷|源禾路渠務工程意外 兩男工死亡
美關注港少年犯被指遭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