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夏草自然速寫】杜鵑花〈下〉

羊躑躅的『毒性植物』

文/ 朱瑾 攝影/容惠珍 等

人氣 71
標籤:

*杜鵑花的毒性奇招*

來到介紹杜鵑花的第二章,特別値得說明的是,杜鵑花有毒,杜鵑類的植物體全株含有毒素(anthomedotoxin),那是一種可以麻痺人畜呼吸中樞的有毒成分。尤其顯露在外的花跟葉毒性較強,人畜誤食,會產生噁心、上吐下瀉,嚴重一點會血壓下降、進而昏迷甚至死亡,這種毒性非同小可,絕對不可以將它吃進肚子!要不然,杜鵑花在中國的古名怎麼會有文謅謅的「羊躑躅」這個稱號呢?意思就是說,連鐵胃一般啥都吃的山羊,看到杜鵑花也無法不躑躅啊!……就因為杜鵑有這種使動物忌食的「死亡保護令」,難怪它能不受侵害、全身而退的在大地變遷中屹立千萬年。


在一樹繁花燦爛之前,是一樹厚實與靜默的等待。(于晴飛 攝影)

杜鵑花所含的毒物其實是一把雙面刃,它雖然會讓誤食的人生命垂危,但是藥學家提煉了杜鵑花蜜、葉片及其他組織之後,發現這樣的毒劑卻能治療人類的風濕和關節炎!如果園丁將曬乾的杜鵑花加水直接煎煮成汁的話,還能用杜鵑花液噴殺蚜蟲防治蟲害。

聽說在公元前四百年左右,野生的杜鵑花還曾經締造過人類歷史的一頁;據傳說當時古希臘人和波斯作戰,希臘派軍駐紮在黑海附近,卻因為士兵們採食了一種野生杜鵑的花蜜,結果人人上吐下瀉失去戰力,不得不因病重而吃了敗仗!當時得病的機制無人知曉,大家只能夠當作是天意。這樣莫名其妙的三百年後,羅馬帝國的軍隊,竟然又來到開滿杜鵑花的同一地點,更妙的是輪迴流轉,這批驍勇的戰士們又上了同樣的當!杜鵑花又再次的「不戰而屈人之兵」,而且大軍患病的機制又是個謎。直到中世紀,這樣野生的杜鵑花蜜具有毒性才被檢驗出來,而這幾百年間因為誤食花蜜而送命者卻已經不知凡幾了,所謂「杜鵑花下死,做鬼不風流」……這真的是有夠冤枉啊!


台灣合歡山上植株高大的原生種玉山杜鵑。 (容惠珍 攝影)

雖然坊間有部分文獻記載,說某些杜鵑花類的花朵可以吃,也確實有登山客誤信「指南手冊」以身試法而被送下山來急救的。究竟哪些杜鵑花類的花朵可以吃,哪些吃了之後反而會中毒?這我們不得而知,但那位登山客因為食用了20多朵玉山杜鵑和泡麵一起煮,卻差點送命的新聞還言猶在耳,20多朵的玉山杜鵑花讓他被急救了三個多小時,由天旋地轉的昏迷到慢慢恢復意識,真的在鬼門關前好好走了一趟!所以說,杜鵑花不止「羊躑躅」,而是生人勿近,人畜都該「躑躅」它!

*杜鵑花的典故由來*
開在春季那樣爛漫的杜鵑,它的花語卻是「節制」,這是在說明它只可遠觀不可褻玩,不要因為它美艷的外表就不節制觀者的慾望,還是因為它只在自己的花季中綻放,一收一放之間急流勇退,因為能夠「節制慾望」﹙花語之一﹚所以才能「愛的歡喜」﹙花語之一﹚嗎?真有意思!

您聽過「杜鵑啼血滿山紅」還有「杜鵑啼處血成花」的詩嗎?據說杜鵑花盛開時就是杜鵑鳥哀鳴的季節,此二物可以相互化現、常常被人相提並論,就像古代的中國人說杜鵑花是「子規魂所變,朵朵染胭脂,血點留香瓣,啼痕漬滿枝。」一樣……「子規」就是杜鵑鳥的別稱,因為淒切的叫聲引發鄉愁,所以此鳥還有「思歸」、「催歸」的別名;加上杜鵑鳥的舌頭鮮紅又長,啼鳴時如同在滴血一般,因此才會有此一「杜鵑啼血」的由來。


杜鵑是中國風味濃厚的植物。(于晴飛 攝影)

這個杜鵑鳥呢,相傳是上古時期的蜀國望帝杜宇的靈魂變成的,他勤政愛民,一心為國,就因為不肯死後離去,所以被化現成一隻常在枝頭上叫著「布榖,布榖,不如歸、不如歸」的小鳥,提醒百姓要趁春播種,不要偷懶,一直叫到牠口吐鮮血而亡,奇妙的是被鮮血沾染到的花,也瞬間形成了斑駁的美麗色彩,百姓感念杜宇,便為此鳥取名為『杜鵑鳥』;為花取名為『杜鵑花』。

我愛聽故事,而杜鵑花就是一個具著眾多故事的「奇花異卉」,古書《續神傳》裡也有記載關於杜鵑花神的故事,民間附會其上的流傳就更多了,每一個故事都有悲壯、毀滅跟新生的力量,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再做研究。

*花海吹雲高山美*
您知道我們盛開於山嶺絕處,高海拔地帶的台灣高山杜鵑們,卻是在英國皇家園藝協會的花展中,名噪英倫屢獲佳獎的嬌客嗎!這種盛放在山頂稜線、裸露岩肌上的野花,搭配著雲霧山嵐,若隱若現的映襯在蒼鬱大地上,這樣的杜鵑其實已經沒有美艷的姿容了,取而代之的是它不沾紅塵的清麗,登山的朋友為它駐足忘返,觀者對它難以忘懷!



高山地區的玉山杜鵑以花苞的型態過冬,等到初春時才盛開杜鵑花,。 (容惠珍攝影)

每年三到四月後,平地春末的季節,高山冷涼的空氣將揭開杜鵑花宴的序幕,在海拔二、三千公尺的山野,甚至是在峭壁或陡峭的地形上,常會令人不敢置信的看到就像一棵大彩球般的「森氏杜鵑」﹙特徵是葉緣平整及較大葉型﹚,每樹都有一、二百朵的花苞,每個花苞則可開出六朵左右的繖形花序,一樹繽紛的紅白花朵,真的非常耀眼!……等到了五、六月份,分佈在更高海拔的玉山杜鵑﹙主要開放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而且有衝風處葉緣明顯反捲的特徵﹚,也在粉紅艷色的花苞上燦放出直徑約10公分左右的雪白花容,這種又大又美、清雅高潔的風華神韻,確實不是平地的杜鵑所擁有的。

問題來了,這些在高山上由風、雪來修剪成一叢一叢的杜鵑們,它們為了要適應高山惡劣的環境,在型態上多少有一些出入,像是森氏杜鵑與玉山杜鵑存有廣闊的交會帶,他們中間型態的許多族群一向難以劃歸,只用海拔高度或是森林界限來分類還是有些籠統;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是委託學者研究,將常常引起爭議的森氏杜鵑與玉山杜鵑以「分子生物技術」進行「保育遺傳學」及「親緣地理研究」,結果果真證明了爭議多時的森氏杜鵑與玉山杜鵑是不折不扣的同種,只是因為山脈高度不同、地區不同,最後慢慢遺傳分化才造成外表特徵不一的結果!所以現在山友們說到這些杜鵑的時候,通常使用的是正了名的「玉山杜鵑」名稱。

*杜鵑花的園藝檔案*


大屯山上美麗的金毛杜鵑,仍屬於比較矮小的杜鵑類喔!(林遠志 攝影)

杜鵑屬在園藝上主要分為兩大類,簡單籠統的說就是平地小型的杜鵑類(Azalea)跟山地大型的石楠類(Rhododendron)。您看那種花葉較小型,枝葉有刺毛,低矮灌木狀的路邊、公園品種都是杜鵑類的,而那種植株又高花朵又大,大大的葉片有光澤無剌毛呈革質的品系,就是常被稱為石楠類的那一種囉!

話說回來,杜鵑花是怎樣由山野登入大雅之堂的呢?這跟一段英國人的歷史有關: 經歷了千萬年的野牧歲月,杜鵑花一直到十八至十九世紀之間才被當做庭園植物栽植,那時也正是大英帝國在歷史上號稱「日不落帝國」的鼎盛時期,想不到當時熱衷於擴展勢力的英格蘭民族,竟然不忘在一邊征戰之餘一邊在海外收集杜鵑花種。就這樣進入二十世紀,他們在英國的殖民地和美國、印度和日本這樣大約收集到了將近三百種。

後來在廿世紀初期,事情有了戲劇性的轉機,有位英國人意外地在中國的雲貴高原發現杜鵑花寶庫,於是吸引了更多的英國植物探險家一再的東來中土,接連不斷大量的採集杜鵑花的標本和種子,並以這些作為親本,在英國雜交培育成為許多西洋杜鵑花的新品種,,所以在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目前已成功引進栽培約 500種野生杜鵑,成為世界上保存杜鵑花屬活體植物最多的植物園,成就了「世界杜鵑花研究中心」的美名。


烏來杜鵑為台灣特有種,葉片細長如柳葉,又名柳葉杜鵑。 (李光琳攝影)

以台灣特有種方面舉例,有一種是台灣原生杜鵑中分布最狹隘,且族群數量最少的一種——「烏來杜鵑」,它因為水庫興建導致生育地遭受嚴重破壞,野生族群幾乎已經消失,成為「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的珍貴稀有植物。

由於烏來杜鵑的花色很美,可分為紫色系與粉紅色系兩種,而且色系之間由淺到深具有豐富層次的顏色變化;往往同一株來源的種子卻能夠長出深淺不同花色的苗木,是一種有趣又美觀的植物;幸好,「台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在它們被水庫淹沒前曾針對種源留有移植,目前也有在進行復育。

所以我們還能在春季研麗的花班中看到「烏來杜鵑」,真的要感謝許多人對這份自然禮物的呵護與賜與……在這小小的地球上,卻處處充滿了對大地善意呵護的手,這樣不是很好嗎!希望在未來,台灣的山地還能夠永恆綻放著那千萬年不變的杜鵑丰姿,而世界上的人們,也都可以一直共同享有這份杜鵑花所帶給我們的「春的記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春花夏草自然速寫】向日葵
【春花夏草自然速寫】杜鵑花﹙上﹚
如何延長葡萄的存放時間? 專家告訴你要訣
鮮奶來不及喝完常扔掉?用這招保存2個月不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