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生當做人傑 死亦為鬼雄

貫明
font print 人氣: 3970
【字號】    
   標籤: tags: ,

唐詩中不乏豪言壯語。除詩仙李白寫有許多樂觀豪放的詩篇之外,就連王翰所作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也是慷慨壯烈,足以使人豪氣橫出,精神為之一振。然而,隨著時代的遞嬗,精神面貌的不同,宋詩走向議論偏於說理、宋詞多描寫男歡女愛、離恨別情,很少見熱情奔放、振奮精神之作。由此看來,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所作的〈夏日絕句〉就屬於宋詩中少有的珍品了。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絕句〉。豪氣,漫染紙面,力透紙背。令人叫絕稱奇而無復任何言語!這是李清照所作的非常有名的一首詩,該詩前兩句中的「人傑」和「鬼雄」分別出自劉邦的《史記•高祖本紀》和《楚辭•九歌•國殤》,這兩句詩是對項羽一生事蹟和胸襟的高度概括。而詩的後兩句則是在寫項羽在生死關頭雖然有機會坐船逃生,過江求安,但是由於他兵敗知恥羞見江東父老,毅然拔劍自刎,不失英雄的豪壯氣概。因此,在李清照看來他雖然失敗仍可稱為蓋世英雄。

孔子在《禮記•中庸》中有言「知恥近乎勇」。大意是說有羞恥之心就接近勇敢了。一個人有了羞恥之心,才能臨財不貪,臨難不屈;才能謙和退讓,取捨有度。無 論是個人修養,還是民族氣節,知恥都是良知的先導。一個人懂得羞恥,這是「勇」的突出表現。宋高宗是中國歷史上最無恥的皇帝之一,他在父兄被金兵掠走之後,不僅不思臥薪嚐膽,收復國土,反而向金國稱臣進貢,把淮河以北的廣大國土和人民出賣給金國。本詩雖然只有四句,但蘊藏深刻含義,發人深思。明頌項羽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暗諷宋高宗畏敵如虎的無恥無能。

人,活著,就要活得真誠,活得豁達,活得盡興。無論是如何長壽的人,在歷史的長河裡,都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都是匆匆的過客。因此,無論生命的長久與短暫,無論事業的成功與失敗,都必須保持豪壯的氣節。項羽一生瀟灑地揮舞著刻刀,鏤刻著頂天立地的血性男兒的形象,他的精魂在於一種強烈的抗爭精神、毫不掩飾的自我表現欲和光明磊落、不藏禍心、不搞陰謀、不耍心機、見義勇為、重情重義、身先士卒、不怕犧牲、敢做敢當、氣概豪邁的偉大人格。項羽死了,沒有留下失敗與悲傷,卻留下了蓋世風流。他雖然失敗了,但他仍然是英雄中的英雄。他雖然失去了江山和肉體,但卻保持了自己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慷慨氣節、悲壯正氣。雖死猶生,豪氣長存。他堪稱男人中的偉丈夫,活著是人中之傑,死去是鬼中之雄。坦然對死神,從容赴死難。寧可無愧而死,不肯慚愧而生。寧肯捨其身而成其心。對照劉邦的人品不難看出,項羽才是真正的英雄!

無論青天白日之下,還是明月當空之時,打開詩詞集錦,靜讀李清照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絕句,其浩然正氣,傲然風骨,總會使人肅然起敬。好男兒有知恥之心,才會在名利面前表現出高風亮節,成為名副其實的大丈夫。@*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日常生活當中,有許多人經常以自己的得失的角度來衡量事情的好與壞,有些人每天都為蠅頭小利而樂而憂。然而,由於人們看到的只是事情的表象,有許多事情其實無法馬上判定是福是禍。得到未必是福,失去也不一定是禍。沒有挫折就不會有智慧,沒有付出就難以有收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一語出自《老子.五十八章》,意思是說禍與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
  • 單純與善良,其實是人的心靈中最為寶貴的精華。人性中有單純才有真誠,真誠源自單純。單純能使人的心靈純潔,善良則能使人的心靈高尚。純善之心不只是簡單和純真,她是一種最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一個人如果有一顆純善之心,那他一定是品格最高尚的人之一。
  • 大雨過後,一時不方便出門,就隨手拿起了書架上的一本不知讀過多少遍的《三國演義》,信手翻到了諸葛亮六出祁山、北征曹魏的一些情節。以諸葛武侯的足智多謀,幾乎料事如神,然而最終也未能克復中原。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冥冥之中的天意深不可測,人是永遠無法與上天爭強的。現實社會中有很多人不相信天命,認為命運要靠自已的努力去掌握,殊不知「順天者逸,逆天者勞」,順其自然諸事易成,逆天而行者必將勞而無功。

  • 人剛出生來到世間時,本來身無一物。世上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生帶不來,死帶不去。然而,人生路上多誘惑,現代社會中有許多欲念很強的人,都把欲望視為人的本能,或把欲望視為人生中的動力,至於縱欲過度之後的危害卻很少有人去反思。人有七情六欲,欲望是多方面的,可以分為食欲、物欲、名欲、 利欲、色欲、權欲等。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節制自己的欲望,適可而止,他的一生也就只能是一個私欲不斷產生和滿足的過程而已。只有清心寡欲的智者才知道簡單是福,平淡是真,知足才能常樂。
  • 前幾天見到了一個事業有成的親戚。他很年輕,卻擁有一份令一般人羡慕的工作,收入非常豐厚。別墅公寓與私人汽車早已擁有,銀行的存款據說也足夠下半生消費了。然而,不幸的是他最近身體總是不太好,醫院檢查的結果是他患有肺結核與糖尿病兩種疾病。醫生勸告他說,肺結核需要補充大量的營養,所以應該多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但是糖尿病卻必須避免營養過剩,所以應該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這種自相矛盾的勸告讓他感到無所適從,每天吃藥也沒有效果,於是就問我應該怎麼辦。
  • 求學與求道不同,人世間的大覺者傳法與學校的教學也完全不一樣。學校教學的目的是教人獲得各種技能,傳授真道佛法的目的則是教人瞭解宇宙與人生的真相,並教人一套返本歸真的修煉方法。世間的技能必須廣學多聞才能見多識廣,佛法真道的修煉則都是專一修煉的不二法門,老子對這這兩者的關係理解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做學問自然是愈多愈好,如此才能增長見識;佛法修道,則必須放淡欲望、清淨無為,並且必須專一修煉,才能得道與開慧。
  • 人生在世,貴在能恪守忠孝節義等事,方能於人道無愧,昂首立身於天地之間。一個普通人難免有時會做錯事情,事後總是不勝懊悔。然而,事業上的挫折或技術上的缺失不會在人們心中留下太深的愧疚,人一旦做了缺德或有損天理的壞事之後,良心一刻不得安寧才會讓人深感後悔莫及。因此,如果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作為一種為人處事的道德準則,時時刻刻約束自己的私心或欲望,由此來感悟人生的真諦,就能度過一個無悔的人生。
  • 人生感悟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