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漫在宇宙空間中的粒子是生命嗎?

人氣 40
標籤:

【大紀元9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傑生編譯報道)科學家最近經由電腦模擬發現,星際間星塵裡,帶電的微粒組織像極了人類DNA的雙螺旋,其顯示出演變和生殖的特徵通常歸屬於生命系統範疇的東西。這些瀰漫在宇宙空間中的微塵粒子是生命嗎?科學家不知該如何定義它們。科學家發現要定義生命是如何的困難。

據宇宙網站報導,刊載於8月14日出版的新物理學雜誌(New Journal of Physics),其電腦模型顯示這些微塵粒子被注射等離子體(plasma)時的演變。 等離子體是可以自由活動的帶電粒子集團。也是固體、液體和氣體以外,物質的第四態(或稱離子態)。等離子體具有很高的電導率,與電磁場存在極强的耦合作用。

即使多數人對它不熟悉,等離子體卻是宇宙空間中物質最常見的型態。它到處都是:恒星是發光的等離子體球;擴散開的等離子體瀰漫在星球與星球之間的空間裡,目前科學家觀測到的宇宙物質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等離子體。等離子體的形成來自氣體變得很熱時,電子從原子核剝離,留下帶電荷的粒子湯,形成了等離子體。

過去在地球上的研究顯示,如果把足夠的微粒注射入低溫的等離子體,它們將會自發地組織成像水晶般的結構。 新的電腦模擬顯示,在太空的無重力環境裡,等離子體微粒將會串聯在一起形成細線狀,然後扭轉為拔軟木塞的螺旋形狀。螺旋狀的線股類似DNA的型態,而且它們會自己充電,互相吸引。

電腦模型裡的等離子體微粒還能分裂成兩個,結構都和原來的一樣,甚至還能演化成為更穩定的結構,能在等離子體裡生存得更好。

這是生命嗎?

俄國科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的研究員表示,這些複雜的,自已組織的等離子體結構呈現出所有必要的特質,使它們符合無機生命物質的資格。 然而,科學家對於把這些等離子體微粒稱為「活的」卻很猶豫。 另一位研究員莫非爾表示,他們發表這篇論文的原因不是要暗示這些微粒能演變成為生命,而是希望再一次討論關於我們所謂生命的確切定義。

科學家對於「生命」是什麼仍然沒有很好的定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市(Mountain View),有一位從事尋找外太空星球智慧生命計畫(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SETI)的資深天文學家塞斯‧舒斯塔克(Seth Shostak)表示,多數高中生物課本把新陳代謝和包含生殖的能力作為生命的要求。但是,很容易就可想出違反這些規則的事物。例如火,能夠再生和代謝,但多數人不會說它是活的,而騾子是活的,卻無法再生產。

塞斯又說,我們總是假設生命是一種行星上的現象。只在行星上才會有我們所認為生命化學反應所必需的液體。 但是,如果在恒星的熱氣體,或充塞恒星與恒星之間空間的星際熱氣體中能有生命,那麼,那不僅會是我們所不了解的生命,更可能是生命最常見的類型。

瀰漫在宇宙空間中的微粒引發科學家對生命是什麼的探索。 科學家們也發現,如果微粒被認為是活的,它會完全推翻另一個關於生命的共同的假設,也許將顛覆人類對生命的認識。

編者按:等離子體是由克魯克斯在1879年發現的,1928年美國科學家歐文·朗繆爾和湯克斯(Tonks)首次將等離子體一詞引入物理學,用來描述氣體放電管裏的物質形態。


哥斯大黎加一位太空工程師正在從事等離子體引擎專案(plasma engine project)。這個專案將在未來攜帶人類到火星出任務。(Getty Images)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兩大星系二次碰撞 引發臨近星系黑洞異常
台大教授發現新粒子 有助了解宇宙起源
何小剛粒子物理理論突破 成台灣之光
兩大星系二次碰撞  兩種氣體角色變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