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之音樂藝術觀

------張菱舲作品討論會後記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1月17日訊】12月份北美作家協會華府分會舉行了一場已故散文作家及詩人張菱舲作品討論會。也同時紀念張菱舲70歲的冥誕。 她的妹妹張菁菁和文友們一起分享她的見解以及教授 、文學評論家的評論 。她的作品透過妹妹張菁菁和文友不同視角的切入,再次引起華府協會文友的高度興趣。 當天 , 張菱舲和張菁菁的外甥女張純如的南京記錄影片也於同日同地演出 , 是一個美麗的巧合。

張菱舲祖籍雲南昆明,1936年生於南京,十二歲到台灣,父親張鐵君教授是知名學者,哲學思想家,名政論家, 作家兼詩人。著作50 餘種,家學淵源,造就她在文學及藝術各方面豐富的文采及素養。 張菱舲於60年代曾任台灣中華日報藝術文教記者,與餘光中、林懷民等《文星》同仁友好結識。20多歲即承著名文星出版社出版家蕭孟能兩次親自上門邀約為她出版了《紫浪》,繼而出版《聽,聽,那寂靜》和《琴夜》。其文風淒迷婉轉,美豔絕倫,為台灣當年現代散文唯美風格之代表作 (張錯教授) 。

自1961年,張菱舲文學創作風格顯著變化成一種生動而且瀟脫的新散文體,對於傳統的句法最具抵抗力 。 無論在句法、節奏、意象、或詞彙各方面,都予人一種創新的感覺。 其最大的特點是,對文字的彈性發揮到極至,打破了抽像和具象的界限 (餘光中教授 )。

張菱舲從不把想說的事赤裸裸地搬出來,不告訴讀者完整、動人、曲折的故事,或者根本沒有故事。 只是一片片透明的感受,一種情緒的突發,你不一定完全瞭解她所述說的每一件事,但你必能感到那片氣氛,常是很柔、很淡、很美,如秋水倒映的一抹昏黃的光。過了很久很久都忘不了。 她只盛一盤朦朦朧朧的夢給你,如許的飄忽、不可捉摸。 你只能用「心」去體會。 ( 作家和編舞家林懷民)

當時在文教和藝術圈中無人不知張菱舲的大名,她的新聞是一流的,而她的文采更是美與靈性的組合。 菱舲飄飄然的詩人氣息,使她具有一種特有的形象和世界。她的世界裡充滿了童心,充滿了美感,充滿了詩和音樂,充滿了紫色的浪花 。( 作家朱小燕 )

張菱舲的作品,充滿了詩意和貴氣,大多閃爍炫麗如水晶球,漂浮旋轉於大氣之上,呈現自我與潛意識層層對話的重複意象,既靈動多彩又神秘幽深。閱讀她的散文,必須專心專情,更需有如繁花綻放的想像力。菱舲嗓音清亮,身材修長,其飄逸的身影是當時文壇一景。 ( 作家季季 )

她是一支快筆,往往能把精采的表演速寫成散文,次日發表於報端。這位藝文記者善於捕捉動態的肢體,使文字一如舞蹈那樣翩然演出。 她更擅長把握流淌的聲音,使散文像音樂那樣在空氣中飄揚。 ( 陳芳明教授 )

張菱舲於1970年來美,曾一度停筆,1987年才東山再起,發表了(浩浩然三千里滑弦) 。 之後,作品陸續發表於台灣各文學雜誌、報刊及海外世界日報 、自由時報 、明報等。2003年仙逝於紐約。「就像流星劃過天際,留下了文學史上美麗的傳奇。 」

菱舲辭世後,留下大量的遺稿,由小妹菁菁整理部份後,結集成長篇詩情散文 < 外太空的狩獵 > 由台灣聯合文學出版。 67篇散文 < 朔望 > 及 135首詩集 < 風弦 > 由九歌出版社出版。



已故散文作家及詩人張菱舲67篇散文 < 朔望 >



已故散文作家及詩人張菱舲135首詩集< 風弦 >

她的遺作出版後,引起國內文學界廣泛注意和討論。 評論家對她後期的文學創作有相當高的評價 : 「張菱舲的散文,形塑於60 年代,成了60 年代現代散文一則最美的傳奇。 也是女性散文家在現代主義時期最亮眼的表現。 而她後期的遺作,精采紛呈,揉合現代詩的超現實感,迥旋曲般的音樂牲,將文字的彈性 、密度發揮到極致,出入於音樂 、舞蹈等不同藝術之間,以優美的散文對餘光中60 年代的現代散文革命理論作出承接,也成就了自己獨樹一幟的「詩情散文」體。 張菱舲的散文,結合了詩的抽像,畫的顏彩,以及層層疊疊的精密結構,構成了如長篇組詩的高密度以及高度象徵的意涵。 其文字之簡潔 、標題之精美,幾乎己到了無可增刪一字的程度。 (陳芳明教授 , 張瑞芬教授 )

張菱舲這個名字,煙雲畫舫,蓮池菱紅,和她年青時長髮飄逸的美麗身影一樣,簡直美得不近情理。無論詩或散文,張菱舲的文字本身就是精細複雜的迷宮,自身即藝術。 她的文字完全不是白話口語的平易,而是充滿節奏感 、 意象式的詩語言。 她的散文華采絃麗,令人目眩神驚。她的詩到了後期,尤其超越散文,比她的散文更脫去塵粉,不著色相,徹底打破文字慣常用法,隱去生命的渣滓,純然追求性靈的極致與昇華,成了生命的精粹,真正展現了淬鍊後爐火純青的驚人功力。 ( 張瑞芬教授 )

菁菁在作品討論會中以音樂 、藝術的觀點深入敘述菱舲文學創作之特色。她說 : 無論是音樂、繪畫、文學 或 舞蹈、雕塑、建築,其最高的境界就是詩的境界 。不同的藝術家以不同的介質 、方式 、技巧,表達其思想 、概念 、內涵 ; 介質 、方式 、技巧之 「 術 「 雖異,但成就之 「 藝 「 同一。而最高之藝境即詩。 Respighi 用音樂描寫詩意詩情的「羅馬之松」、「羅馬之泉」 之交響詩 ( Symphonic Poem or Tone Poem ) 。 畫家米羅 (Joan Miro) 用顏彩、線條在畫布上繪出音樂的詩景 (Poetry of Music) 。編舞家以人體的語言舞動詩的戲劇。 而菱舲用文字塑造音樂藝術的詩境。 不同的藝術用不同的原料 、介質 、不同的表達方式或技巧之 「 術 「,表達藝術家心靈之最高詩境之 「 藝 「。 不同的藝術之間,又相互影響,互相關連,也就是詩 、書、畫 、樂、等為多元一體之實質。 菱舲以散文的形式,詩的語言,現代的變化創新,雕塑文學的藝術品。 她的詩散文,散文詩常常打破了詩與散文的分界限。

菱舲某些篇章使人共鳴巴哈某些音樂中思路複雜的迷宮(maze),以細微變化延伸發展,螺轉而上而下,繞相同的螺轉,相似而微異的螺徑,重複往返。 如左旋右旋的海螺,一種數學圖案的概念。 這種文學或音樂上建築結構的重複性也是Philip Glass 音樂中最大的特色。

她並常以同一主題以不同的色調、音響、畫面出現。譬如她的散文 <星宴> ,<光弦> ,<傳真深長> 。 或以同一主題以不同的形態出現於詩或散文中,譬如她的 < 鐵骨 >,<夜泫> 。 使人想起畫家Monet在法國狂熱地畫了幾十幅Rouen』s Cathedral,恆古了此教堂清晨 、中午 、和黃昏不同的光影,光音和角度,是同一主題的重複變奏。又如同 Beethoven 用Prometheus 為主題,重復出現在芭蕾舞曲及交響欒曲等等不同形式的音樂中。 此類例子不勝枚舉。都是藝術家對於一個意念之執著,重複變奏於不同的形式中。

即使讀者不完全瞭解她文中全部意涵,也可感受作品中的一種氣氛 、色彩 、樂音 、情緒 、意象。你能聽到 、看到 、感到 、甚至觸到。 在她創作之atmosphere , color , mood , rhythm, texture 中意涵了隱喻 、象徵 、哲理 、及諷刺。在她的詩中 , 人與自然己溶為一體,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菁菁續述 : 菱舲有一顆最敏感的心靈,一如所有的藝術家。 菱舲更有一種特有天賦的直覺本能(Intuition )。 她的創作風格顯現高度的creativity 和originality。 在60 年代是當年現代散文的前衛作家,半個世紀之後,她的後期作品仍然是avant-garde。 而文學藝術價值之永恆就在於某種創新或突破 (breakthrough) 。

吟菱舲某些詩、文 有說不出的豪情及磅礡的氣勢,正如她灑脫和熱情的天性。而某些篇章溫柔雅緻 、纖麗柔夷,有如她的身形身影。 而每篇都屬寫實,是她自己靈魂的透視。 她的文中,有強烈的誇張,重複性的強調,和戲劇化的渲染,正是真正藝術的品質。讀者會發現她文中常有雙喻雙意,令人疊影複像之聯想。
.
菁菁引用了音樂 、繪畫 、藝術上之例子來比喻。並強調有深度的文學藝術品,絕非表層淺膚,一目瞭然。 有深度的作品,其內涵需重複細嚼深思才能完全瞭解,進而欣賞,共鳴,甚至激發靈感。而菱舲某些創作尤其是抽像與半具象的詩文,只有用 「 心 「 去 「 領悟 「,而很難用文字去解釋。 菱舲的作品是給具最高藝術心靈的讀者或給學者 、教授 、評論家去研究。 是藝術,也是一門學問。

張菱舲在她 「 自然而然 「 自畫像的一文中寫到 : 我的真實形象在我的創作之中,我的真我就是我創作的文學!我以那樣的定力超越了我自己的悲劇性,「以藝術的悲劇超越了生命的悲劇」,超越了一切。咀嚼其人其文,讓在場文友們感傷莫名。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文壇才女張曉風舊金山演講 談抗癌歷程
美國首都法輪功學員舉辦活動紀念4・25
2024購房貸款利率下調 房價漲勢趨穩
巴爾的摩聖誕遊行 傳遞善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