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美術

文藝復興盛期(10)兩幅《岩窟聖母》的奧秘

周怡秀
font print 人氣: 112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1483年,達芬奇開始著手他在米蘭的第一幅油畫《岩窟聖母》。《岩窟聖母》有兩個版本,第一個收藏在巴黎盧浮宮,第二個在倫敦國家畫廊。

第一個版本創作於1483年,達芬奇和米蘭畫家德普瑞第斯(Ambrogio and Evangelista De Predis)兄弟,同時應「聖母無原罪胎始兄弟會」之邀,為聖方濟大教堂的聖母禮拜堂(chapel of the Immacolata)作的祭壇畫,並由達芬奇負責主要部分。

和《天使報喜》、《聖母子》一樣,《岩窟聖母》的主題人物 — 天使、少女和嬰孩,都是令人賞心悅目的純潔美好形象。然而達芬奇把這個溫馨的題材安排在一個幽暗冰冷,堅硬磷峋的荒涼石窟內,形成一種奇異的、不安的美感。

這個畫面描述聖母子和施洗約翰在西奈首次會面的事(註1)。達芬奇顯然想要呈現逼真的場景,所以把人物畫在大自然中,沒有建築,沒有寶座,人物只是坐在荒涼石窟內的石階上。構圖以聖母為中心,形成一個穩重的金字塔形,兩側除了聖嬰和幼年的施洗約翰,還有一位優雅的天使。這種金字塔構圖對倫巴底(註2)當地的畫家和後來的拉斐爾影響至深。

人物之間的關係似乎也被達芬奇重組了﹕過去的聖母子畫像中,聖嬰總是緊挨著聖母,在此聖母子是分離的,瑪利亞右手攏(扶)著幼年施洗約翰,似乎讓約翰去認識耶穌,而約翰也虔誠的向聖嬰合掌禮拜。聖嬰在天使手臂的環繞中,抬起稚嫩的小手賜福給約翰。天使則手指著約翰;眼神卻令人費解的卻轉向畫幅之外,似乎也在和觀眾溝通著,要觀眾注意眼前發生的景象。如此四個人的眼神、肢體、手勢之間有著奧妙的聯繫和互動,甚至天使的眼神也把觀眾帶入了這互動之中。可以想像這幅畫在當時帶給觀眾的是一種全新的經驗。達芬奇是否想表達什麼?到今天還在引發各種揣測。

無可挑剔的是人物的美感﹕聖母慈祥溫柔,天使秀美典雅,約翰虔誠謙卑,聖嬰純真靈透。這溫馨的主題和美好形象卻被有意的安排在陰冷崎嶇、危機暗藏的氣氛中(註3)。幽暗的背景原是達芬奇的偏好,一則使明暗(Chiaroscuro)的層次更為豐富,二則可以突顯人物主題。這幽暗磷峋的山岩也隱喻了黑暗勢力的險惡,與耶穌未來救贖之路的艱辛和坎坷。遠山和岩洞之間的一線天光彷佛代表著希望 — 即使黑暗環繞,神的觀照是永恆存在的。

石窟從近景的結構連接到遠山,是達芬奇觀察自然岩石肌理後想像創造的。畫面前方一灣凜冽清泉,加重了畫中寒氣;周邊的植物也如畫家一貫的處理手法,細膩而鮮活。達芬奇創造了一個完全不似人間景象的的石窟洞天,令人聯想起中國山水畫家的自由造境。難怪達芬奇在繪畫論中把畫家比喻為造物主(註4)。

這幅作品因為完成的時間比預定稍晚,也因為達芬奇在畫中種種不符合常規的畫法引起協會的不滿 ,雙方在報酬上起了爭執。1491年達芬奇便和德普勒第斯兄弟一同向史佛札提出訴狀,來調解畫的定價,最後1494年得到解決。然而為了滿足雇主的要求,達芬奇後來在1508年完成了第二幅同樣題材和構圖的作品,因而有了倫敦版的《岩窟聖母》。

《岩窟聖母》倫敦版



第二次在米蘭創作的倫敦版《岩窟聖母》

這幅倫敦版的《岩窟聖母》一般認為是後來達芬奇1506年再次回到米蘭時所作,用以取代聖母兄弟會有意見的第一幅《岩窟聖母》。這幅倫敦版的《岩窟聖母》整體品質似乎不如第一次原作,估計是達芬奇為了應付雇主聖母兄弟會的要求,讓學徒仿製一幅符合教會所需的版本,自己再加以修飾而成。而現藏於盧浮宮的第一次《岩窟聖母》則全部為達芬奇所作,並且由達芬奇親自贈予了法王路易十二。

若將兩幅畫相較,大體結構並無二致。然而細看之下,主要差異在於﹕第二幅中聖母子和約翰的頭上添加了光圈;約翰的臂彎處多了蘆杆十字架。可能因為教會的成員擔心,沒有這些特徵,一般觀者容易混淆聖嬰和施洗約翰的身份。另外天使不再手指前方,眼神也不再朝向觀眾,而是詳和地看照著眼前的景象。天使有了較明顯的翅膀,衣著也改畫成比較輕盈的質料,周圍的植物種類也略有變化。技法上明顯遜於第一次《岩窟聖母》的地方包括﹕岩石和遠山的筆法僵化,聖嬰顯得浮腫而老氣,天使扶著聖嬰的手模糊不清等等。但是天使和聖母清新脫俗的容貌,低垂的眼神、捲曲的金髮和細緻的光影變化,則是達芬奇典型手法中的高超表現。特別是天使秀美絕倫的半側面臉龐,被許多人認為是達芬奇筆下最完美的女性形象。@*

(註1)這個少為人知的故事不是來自《福音》,而是較不重要的旁經記載。

(註2)倫巴底人(拉丁語/義大利語 Langobardi)原來自北歐,輾轉南遷後佔據了亞平寧半島(今日義大利)的北部。這裏指包括米蘭在內的義大利北部。

(註3)達芬奇曾在筆記本中談到他站在一個洞窟前的經驗﹕「我站在洞口,有兩種感受同時向我襲來,一是恐懼,二是想要看清那黑暗中有什麼東西的渴望。」這幅畫的背景可能也反映了達芬奇對洞窟的個人經驗﹕幽暗恐怖,但又因追根究底的習慣畫出了黑暗中的細節。

(註4)達芬奇在談到繪畫和音樂、詩歌的比較時,提到﹕「畫家是形形色色的人和萬物的主人。如果畫家想看到使他迷戀的人,他就能創造她;如果他想看到令人懼怕的龐然怪物,或滑稽可笑的、令人同情的人物,他就是創造這些事物的神。…這一切他都能實現。事實上,宇宙中一切實在的,想像的,或本質的東西,畫家總先用腦想,然後用手表現。畫家將它們表現的如此傑出,使人一眼就看到一幅和諧勻稱的畫面,如同自然一樣。」《達文西的筆記本—繪畫是怎麼回事》P.105

(註5)據說也因為畫中這些神聖人物沒有光圈,兩個幼童(耶穌和約翰)沒有任何可以辨識身份的標記容易被混淆,天使也沒有翅膀等等不符合宗教常規畫法,令協會成員不滿。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從十四世紀的喬托開始,義大利的藝術家們出自於對希臘羅馬古典美學的嚮往,開始重視對自然的觀察與對物體真實表現。十五世紀的馬薩其奧(1401- 1428)更往前邁進一步,成功的以透視法和光影法製造了立體的三度空間。此後近百年間人才輩出,雖然在技法上仍屬摸索和實驗的階段,然而形成的藝術風格已經多樣而可觀。當代的人自己也意識到所處的時代非同小可。如十五世紀中葉的馬提奧.帕米利就曾說:「感謝上帝讓我出生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新時代,在這時代中已經有許多才德並茂的人,其數量之多,越過以往的一千年。」確實,藝術上的蓬勃發展帶動著社會風潮,幾乎遍及於人們生活所接觸的、所看到的一切,藝術家和他們的活動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人們就在街談巷議中見證著美術的成長。義大利人把這成果豐碩的15世紀叫做「Quattrocento」[1],後來成為藝術史上一個傲人時代的代詞。這些先輩的努力奠定的堅實的基礎,為文藝復興盛期開啟了大門。
  • 1474-76年,達芬奇創作了他第一幅肖像畫﹕《吉妮芙拉.德.賓琪肖像》
  • 〔自由時報編譯胡立宗/綜合柏林14日外電報導〕意大利藝術家達文西的創作「蒙娜麗莎」聞名於世,但畫中主角的身分一直成謎,有些人甚至猜測蒙娜麗莎只是代表完美女性的虛構人物,但德國海德堡大學的最新發現首度肯定,蒙娜麗莎就是佛羅倫斯商人之妻麗莎.潔蘿笛妮。
  • 1476 -1480年間,達芬奇畫了一系列的聖母子的草圖和兩幅油畫 。油畫技法略有不同,但內容相似。其中這幅《康乃馨聖母》構圖和空間處理比《拈花聖母》較複雜一些,筆法也較拘謹。然而衣紋豐富而自然的變化,背景壯麗的遠山從金色、紫色隨大氣消失到天空的漸層變化、水晶花瓶和花朵的生動細緻以及嬰孩皮膚的彈性,都遠遠擺脫了維洛其奧的畫室的風格,成為達芬奇個人無可取代的特徵。
  • 聖.傑洛姆是個知識廣博的神學家(後來成為神父),生平致力於修訂聖經,並將希伯來文舊約聖經翻譯成希臘文。大約西元370年他離群隱居到沙漠中苦行,他曾經為一隻受傷的獅子拔除腳掌上的刺,從此獅子成了他隱居時的伴侶。一般人多把聖傑洛姆畫成學者的模樣,然而達芬奇卻將他畫成形銷骨立,衣不敝體的苦行僧。聖人的右手拿著石塊,敲打自己的胸口以驅逐腦中的邪念。躺在前方的獅子微微張口低吼,彷佛對老人的自責有所回應。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