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在各朝代的發展

楊佩璇
font print 人氣: 7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6日訊】胡琴類樂器在中國出現的比較晚,但自從在中國音樂舞臺上出現後,因其性能及音色等因素,在民間發展迅速,逐漸成為戲曲、說唱與樂隊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旋律樂器。二胡是現代的名稱,過去民間多稱它為胡琴或南胡,後來依其地區的差異而發展出許多不同類型的胡琴類樂器,如:板胡、京胡、椰胡、四胡、墜胡、嗡子以及胡胡等。

胡琴最早出現在唐朝,根據史料的記載分析,唐代出現在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奚部落中的「奚琴」,可能是現在胡琴類樂器的前身;「奚琴」又名「嵇琴」,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宴榮山人池亭詩》中,就寫有:「竹引嵇琴人,花邀戴客過。」的詩句。「嵇琴」在當時並不是用弓拉奏,而是以竹片摩擦琴弦為演奏方式。

在宋代,「嵇琴」被普遍運用於當時的民間器樂演奏活動以及宮廷宴樂中,且在這些演奏活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宋人沈括(1031─1095)的《夢溪筆談》中記:「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如怨單于。」於是「嵇琴」始有胡琴之稱。另外,在《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中有以下的記載:「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進酒而一弦絕,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終其曲。自此始為〝一弦嵇琴格〞。」由此可見,當時「嵇琴」的演奏技巧已相當高超,它在宋代已被列為教坊樂隊中的主要樂器之一。據陳元靚的《事林廣記》所載:「嵇琴,二弦,以竹軋之,其聲清亮。」宋代的胡琴類樂器由於作為曲子詞、說唱音樂和戲曲音樂等聲樂藝術的伴奏需要而興盛起來,在當時受到高度的重視,反映了胡琴在宋代已具有一定的演奏水準和藝術表現力。

金、元時,胡琴已用於祭祀和戰爭。《內蒙古歷史概要》中說:「十二、十三世紀時…..祭祀時奏忽忽兒。」(忽忽兒即胡琴)《馬可‧波羅行記》中亦講到1278年蒙古軍隊排好隊伍等待打仗時,兵士們唱歌並奏二弦琴;敦煌榆林窟第十窟中的元代飛天,已有手持胡琴的圖像。

十三、十四世紀時,胡琴類樂器在各地流行,從明代《麟唐秋宴圖》卷中所使用的胡琴來看,已經是捲頸龍首、馬尾琴弓並使用千斤,與今天的二胡形制已很相近了。明清以來,隨著各種地方戲曲的發展,胡琴除了被廣泛用於戲曲、曲藝音樂及江南民間小戲的伴奏之外,亦用於小型合奏及江南絲竹等器樂合奏。隨著聲腔的變化,胡琴與笛可相互交替擔任伴奏,最後西皮、二黃(皮黃腔由兩支聲腔所組成,即西皮與二黃)統一用胡琴伴奏,距今不過百餘年。因此,胡琴可以說是依著主要唱腔而行的重要伴奏樂器。

然而,二胡的發展至此卻還不是音樂藝術中一個獨立的形式;隨著西洋音樂的傳入,促使民間音樂漸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也因而衍生出一個如何處理中樂與西樂、雅樂與俗樂之間關係的問題。後來更因為「五四運動」新文化思潮的衝擊,此時期開始出現一些新式的音樂社團,如:1919年1月成立的「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1920年於上海成立的以演奏民族器樂為主的「大同樂會」等等。其宗旨多半受蔡元培提倡美育和「兼容並包」思想的影響,主張「研究音樂陶養性情」,輸入西方之樂器、樂理,改進國樂。這些音樂社團主要以傳授中西音樂知識和技藝,組織演出活動,創作、翻譯西洋音樂理論,整理研究傳統國樂及編輯出版音樂雜誌等為主要活動;這個時期的二胡演奏藝術,從實踐和整理上都有了創造性的發展。

劉天華在1927年與友人共同發起組織了〝國樂改進社〞,編輯出版《音樂雜誌》,吸取西洋音樂的記譜法和小提琴的技法,革新了二胡的形制、弓法和指法,創作了風格一新的『光明行』、『空山鳥語』、『月夜』、『病中吟』等十首二胡獨奏曲,提高了二胡的性能,豐富了二胡的演奏技巧,並將其發展為專業化的獨奏樂器。@*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筆者的創作過程是將各首歌謠的旋律主題,於起始樂段的音樂內容中先以完整的鋪排呈現之,隨後,再將原旋律架構進行擴充、改編與創作,不僅採用了爵士樂的節奏風格,更強調了即興的音樂表現
  • 此樂曲內容表達古代宮女寂寞、哀怨之情,運用了揉、吟、滑、按等技巧,風格純樸古雅,表達出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作為山東箏的傳統名曲,有人稱它為曲中之王。
  • 這四曲都可以單獨演奏,但經常演奏的方式是將它們組合起來聯奏;這類套曲最早是宮廷樂師們演奏時所使用的,曾以箏、琵琶、揚琴與奚琴等以合奏形式呈現。過去山東老藝人們在夏忙秋種之後,農閒時節,湊聚在一起,自彈自娛,一彈就是幾天幾夜,彈到興濃處,便自然而然地合奏起來,稱之為「對流水」或「碰八板」。
  • 這首優秀的傳統箏曲『高山流水』,是首描繪寫意的作品,音韻鏗鏘古樸,借景抒情,據傳是以俞伯牙與鍾子期結為知音的故事為背景,與古琴曲『高山流水』在曲調上毫無共同之處,只是同名異曲而已。
  • 本曲是板頭曲中流傳較廣的樂曲之一,取材於漢朝蘇武出始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始終堅定不屈、忠貞不移的著名故事。樂曲內容刻畫蘇武在塞外的艱苦生活,牧羊北國十九年,歷盡千辛萬苦,始終堅定不屈;樂曲除了表現其高尚不屈的節操,並寄寓深沉強烈的愛國情懷。
  • 這首樂曲的內容取材於與戲曲同名的古典小說《二度梅》,描寫唐德宗時,忠臣梅伯高一家為奸相盧杞所害,僅梅伯高之子良玉隻身逃出,改名喜童,在已被罷官的前史部尚書陳日昇家當園丁。臘月初二,梅奎忌日,梅花盛開,日昇偕妻、子(春生)、女(杏元)擺案祭梅時,風雨打落梅花,杏元、良玉哭跪求神,敗梅重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