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四萬億救市?典型的中國式誤導!

胡少江

人氣 21

【大紀元11月15日訊】五天前,中國總理溫家寶向世界宣佈中國政府將啟動一個四萬億元人民幣投資的救市計劃,以應對中國正在出現的經濟增長減速的危機。美國的經濟規模大約是中國的六倍多,又是此次世界金融危機的發源地,但是美國聯邦政府提出的救市資金卻只有七千億美元,只相當於中國救市資金的一點二倍。人們只要對比一下中國和美國陷入危機的程度、兩國政府救市計劃的規模、以及救市計劃出手的速度,似乎中國政府的決心要大得多,工作也要有效率得多。

「四萬億人民幣」已經成了中國政府救市計劃的代表性詞彙,就像人們談論美國政府救市的「七千億美元」一樣。只要人們在網上的搜索引擎上輸入「四萬億」這個詞,馬上就會出現數以千計的新聞標題。例如,新華網的財經頻道的標題是:「財政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四萬億資金力撬國內需求」;上海證券報的中國證券網的標題是:「十一家券商熱議四萬億財政刺激政策」;就連海外的財經時報的中文版的標題也是「中國四萬億投資誰受益」?

在被經濟危機逼得焦頭爛額和走途無路之際,「四萬億」的中國新聞在國內外的投資界和政界也理所當然地成為焦點。世界銀行的行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總幹事、正在巴西參加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各國財經首腦、甚至不少國家的政府首腦都對中國政府的規模宏大的救市計劃發表談話,表示讚賞。中國的上海和深圳兩地的股市也因此出現了強勁上揚。應該說,中國政府的救市計劃在近期的確為市場打下了一劑強心針。

但是,任何稍有經濟學常識的人只要冷靜地想一想,就會發覺這個「四萬億」計劃的疑點很大。

首先的一個疑點是這四萬億救市資金的來源。雖然中國政府沒有說明這四萬億人民幣將從何處來,但是只要分析一下中國的經濟實力,就不難發現,中國政府在兩年內是拿不出四萬億的。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去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約為二十四萬五千億元;全年的稅收收入近五萬億元。為了救市,此次提出的四萬億元的計劃,相當於其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六;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美國的救市計劃只相當於其去年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五;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八。如果中國政府嚴格執行現有的財政法規,控制財政赤字的規模,無論如何它也是無法得到這筆資金的。

另一個疑點是,為什麼中國救市需要這麼多錢?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一個最大不同點在於,任何一分錢的財政投資都會立即轉變為當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換言之,如果中國政府的四萬億是真金白銀,那末單憑這四萬億的投資,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就可以在去年的基礎上增長百分之十六,或者說在今後兩年中每年增長百分之六左右。如果再加上四萬億計劃之外的原來就能實現的經濟增長,那末中國今後兩年的年均增長速度將高達百分之十四以上。如果果真如此,「四萬億」就不是一個救市計劃了,而是一個加速經濟增長的計劃。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中國政府投資四萬億本身只是一個刺激市場的宣傳而已。通過最近兩天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的官員解釋,實際上中國政府只能拿出一萬一千多億元的追加投資,希望由此帶動全社會四萬億的投資。其實,對中國政府能夠在不增加財政赤字的基礎上拿出一萬一千億,筆者也是持高度懷疑的態度的。如果通過增加財政赤字的方式來追加投資,在中國現有的情況下,不僅難以帶動社會投資,反而有可能通過「擠出效應」壓抑私人投資,對中國的產業結構和經濟效益產生負面影響。

中國的官方媒體大肆渲染的「四萬億」對社會輿論是一種誤導。政府利用這種誤導民眾的宣傳方式管理經濟是十分危險的。一旦政府的行為與它一手營造成的投資者和老百姓的市場預期出現巨大的差異,將會對經濟產生災難性的影響。同時,作為「最高權力機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財經委員會居然在如此重大的決策中毫無發言權;而且對這種誤導市場、誤導民眾的宣傳也沒有進行糾正。這一點的確具有中國的特色。(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劉思:胡說八道,滿嘴放炮
小三通夾帶中國水果  金門檢疫站首度開罰
胡錦濤抵華盛頓 法輪功籲停止迫害、懲辦元兇
東方名人高球賽武漢站  蔡佩穎獲亞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