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雪松女士近照 (盧雪松本人提供)

專訪盧雪松:神韻慈悲召喚 我們應當感恩

2008年02月19日 | 02:01 AM

【大紀元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報導)神韻藝術團在世界各地的巡迴演出引起巨大反響,獲得藝術界精英、金融界巨頭、政界要人、商界名流、海外華人等各族各界觀眾的高度讚譽。在新唐人電視台播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紐約場)2008及2007實況錄像後,大陸各界民眾突破封鎖,通過「小耳朵」或網絡觀看神韻晚會。晚會在中國大陸逐漸傳開,也受到大陸民眾的喜愛。

中國作家、前吉林省藝術學院戲劇系教師盧雪松女士2月18日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已觀看了神韻晚會節目錄像,眼淚流了很多,心靈有被淨化的感覺。總體的感受是正統、潔淨、非常非常的善意,深切地感受到演員們傳達出的美好境界和良善品性。

她說,神韻晚會是一台貨真價實的推動人的欣賞品味「回歸」的晚會。帶給人們的是神聖精神的召喚。人們都從節目感受到那種心靈有所依託的安寧與喜悅,這是最接近人們還在伊甸園中的那種生命狀態。她希望神韻晚會這樣原汁原味的正統藝術節目能夠早日在中國大陸上演。

盧雪松女士現居吉林長春,係國際筆會獨立中文筆會會員。1996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後,進入吉林省藝術學院戲劇系任教。2001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在職研究生班。個人研究興趣還包括中國上古文獻《詩經》及中國近現代史。2005年5月,盧雪松無故被所在學院剝奪授課權。其申辯文章被網友熱烈討論,中國知識界許多著名人士紛紛聲援,成為2005年文化熱點之一。同年9月,盧雪松被當局以莫須有的罪名勞動教養(所外執行)一年。2006年9月,被學院調至圖書館工作至今。

眼淚流了很多 心靈有被淨化的感覺

記者:可以談談您對神韻晚會的整體觀感嗎?最觸動您內心的是什麼?

盧雪松:非常感謝新唐人,使我能在線觀看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紐約)的節目錄像,非常棒的節目。我也很感謝您能給我機會,在這裡談一談我對晚會的感受,因為這是我十分願意談的一個話題。這一場晚會看下來,眼淚流了很多,心靈有被淨化的感覺。總體的感受是正統、潔淨、非常非常的善意。非常好,這真是一個很難得的新年禮物。謝謝!

總體水準很高 各方面配合非常好

記者:可否請您從藝術的角度、從歌舞曲樂的展現形式方面,談談您對神韻晚會的感受和想法?您對哪個(幾個)節目印象最為深刻?

盧雪松:我認為,這台晚會在總體上水準很高,也就是說,各方面配合非常好。比如拿舞台背景來說吧,色彩明艷,但又不張狂不妖媚,很有親和力。技術含量高,動畫逼真,立體感強,非常為演出提氣。我很喜歡晚會裡面的舞蹈節目,無論是敘述風格的,還是各種傳統的民族舞蹈,都很美很耐看。不管是領舞的,還是配舞的,精氣神都很好。也就是說,對一個角色,或一個舞蹈的精神氣質,分寸都把握得非常恰到好處,都能和他的表演對像合而為一。

深切地感受到演員們傳達出的美好境界和良善品性

我想,一個優秀的演員,真正的優秀之處不在於技法,而在於他本人的人性內涵。他是否有心,能體悟到那個角色的境界;他是否能夠真正用心,全情投入去詮釋那個角色。越有心,越用心,這個角色就越鮮活。人際關係中有個「心心相印」的原則,因此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演員們通過每一個節目傳達出的美好境界和良善品性,自己在欣賞過程中也受到了感動和淨化。我注意到,現場觀眾也都對晚會表現出了熱烈的投入和喜愛,我想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要說對哪個節目印象最深刻?這個卻不太好說。我只能說,對這些節目很難分出伯仲,各有各的妙處,各有各的深意,合在一起,就成了新年裡最豐盛的精神大餐。

古代中國的哲學體系是在有神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記者:據神韻藝術團網站介紹:該藝術團的宗旨是:以開創與找回人類的正傳文化為根本,所以創作和演出的節目中都是以正統人類文化、神傳文化為主,要求以全善全美的節目奉獻給觀眾。以您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您認為這台晚會是否體現了該藝術團的宗旨?是否反映了中國神傳文化的內涵?可否請您以具體節目為例說明您的觀點。

盧雪松:關於「神傳文化」,這真是一個嚴肅的話題。而對於我這樣的,三十多年來在學校和社會教育中幾乎沒有機會正面接觸「神」的文化的人來說,這個話題也確實相當的遙遠與生疏。特別是,由於這個貌似強大的、至今仍獨存於世的國家機器一直在開足馬力,箝制異端思想,人們就更容易覺得,談到「神」不僅是愚昧可笑的,甚至還是敏感和危險的。

對於全球大多數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來說,這當然是個怪現象。在這些國家,人們還能接續上古文明的神聖之光,而看看我身邊的人,我知道,除了一部份信念篤定而踏實躬行的信仰者之外,不僅僅是我這一代人,可能由此再上推兩代人,他們的生命都已經和「神」這一概念的內涵斷絕聯繫了。這是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至少,我以為,「神」──那正應該是人的生命中最至關重要的一個概念,應該是每一個人都不應迴避或漠視的概念。因為在人的限度之處,必須有對自身的擴展和超越。至於古代中國的有神論體系,及其對整個古代社會的影響與作用,也就是您所說的「神傳文化」吧,我覺得,能對這個問題有客觀深入的思考與研究的人士在大陸更簡直是鳳毛麟角!我個人雖然對古中國的思想文化十分感興趣,但卻因學養有限,以及二十世紀人為造成的知識斷層等原因,無法完整地還原中國古典社會的真實面目。

在當今的大陸學術界,學人們受現代思潮,以及黨文化的影響,大多對古典中國的社會、思想和倫理持一種否定的態度,他們認為,古代中國的神祇是人們為解決現實苦難所創造的安慰劑;有一些所謂肯定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呢,卻是從反面理解傳統文化,將1949年後的苦難與專制解釋為對傳統中國政治體系的繼承。在這些人眼中,有神論甚至完全被解釋為統治者的治國工具和愚民策略。這樣一來,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和有神論思想的研究就變得相當的複雜與混亂。

依我學習和研究的體會,古代中國的哲學體系其實是在有神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向下則貫穿於古代中國的政治、社會、文化、藝術以及科學等各個方面。在這些方面都有很多傑出人物,他們的創造其實都是在傳統的有神論思想和哲學理念的指引下成就的。對於這一點,好像今天的人們還重視得遠遠不夠。

中國這個至少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到底為人類留下了什麼?我想「神韻」藝術團的這場節目應該說給了我們一個精彩的回答。

比如說,中國的藝術講究「中和」,「神韻」的舞蹈就很得「中和」之旨。像舞蹈《水袖》、《大唐鼓吏》,還有那個《大清仕女》,表現出來的女人溫柔而雅靜,男人則英武而豪氣,但又都不失其度。這個度把握得很精確,否則女人就會失之於媚,男人則失之於莽。度就是個規矩,有規有矩,然而又陰陽充盈有序,正是一個健康的生存狀態:人敬畏上蒼、尊奉神旨,進而達到天人協調、本性充實。

數千年的文明古國,歷經數十個大大小小的朝代,雖然各朝在文化上各有不同,但卻又都被同一個更浩大的精神系統包容著。我想這個巨大的精神系統就是從中華上古時代就已奠立起來的天人一如的道統精神,可能這也算是對神韻藝術團所尊崇的「神傳文化」的一種哲學解讀吧。

神韻推動人的欣賞品位「回歸」 感受心靈有所依托的安寧與喜悅

記者:不少現場觀眾反饋說,晚會為他們打開了塵封已久的記憶,在享受一場精神饗宴的同時,感受生命的真諦,並思考生命的終極意義。不知您對此如何看?看了這台晚會對您在藝術和人生之路上有何啟示嗎?

盧雪松:看過這次晚會後,我確實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我近些年比以前更好流淚了,特別是看到有人願意棄惡從善,有人願意為了正義和良知而付出,我總忍不住會流淚。這次晚會又讓我流了很多淚。流淚的時候我就想了一個問題:原來,能讓人哭的不僅是痛苦或者悲劇,善與美讓人流下的眼淚或許更珍貴。這樣,我就又想到了藝術的表現方式與手法的問題。

從藝術表現方式來看,新唐人電視台的這台新年晚會是與時下社會上的各種晚會截然不同的。這台晚會風格正統,如果用現代的文藝理論術語分類的話,或許可以給它貼上個古典主義的標籤,而現在不論是華語的或是其它國家的文藝演出,絕大部份則可以說是現代主義的甚或後現代主義的。

按我理解,現代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反諷,後現代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徵則是解構。反諷和解構有相似之處,它們都在營造一種荒誕的風格,現代派及後現代藝術家們試圖通過這種荒誕告訴人們,現實充滿了不確定性,人性被慾望支配,解救已無可能……。

我願意去理解這些藝術家們的苦惱,如果他們看到,人們被虛偽的說教(這說教可能來自人間的權力,也可能來自世俗的宗教)愚弄,人們被現代文明的虛榮誘惑,人們被現代科技的迷幻控制……而他們又找不到出路的時候,他們能做的恐怕也只有用藝術來直接表達這種內心的痛苦了。

而神韻藝術團的表演則與此完全不同了,人們都從節目感受到那種心靈有所依託的安寧與喜悅。這是最接近古典社會,最接近人們還在伊甸園中的那種生命狀態。因此可以說,新唐人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是一台貨真價實的推動人的欣賞品味「回歸」的晚會。

神聖精神的召喚 我們真的應當知道感恩

記者:有現場觀眾表示,節目基調平和,既展現出中華古國的盛世氣度和瑰麗多姿的民族文化,同時也詮釋了生命謙卑、敬天知命的處世態度,以及震撼人心、發人深省的高遠意境。除了對晚會的專業水平讚不絕口外,現場觀眾更感動於精神層面上的受益。不少各族裔觀眾都表示,這台晚會是他們內心都需要的東西。不知您對此如何看?

盧雪松:是的,就像我剛才說的,形式的正統與簡約並不等於內容的淺薄與簡陋,最本真的純潔與善意最能夠呼喚起觀眾心靈最深處的共鳴。這樣的晚會就是最成功的晚會,因為它是有益於人性回歸的。今天的人類,因為斬斷了與神明的聯繫,斬斷了與天地萬物的聯繫,從而在宇宙中完全處於孤立,人類的很多表現都帶有明顯的末世心態。

對比古羅馬帝國滅亡前人們的那種生活,今天的世界在奢靡頹廢的程度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樣荒淫無度的時代,神韻晚會帶給人們的是神聖精神的召喚。冥冥上蒼,似仍對人類有最慈悲的眷顧,我們真的應當知道感恩!

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是人性的永恆主題 也就是藝術本該表現的

記者:也許有的人會覺得,晚會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時,有的節目描述法輪功受迫害的現實是參入了一種「政治」性的內容,您對此是怎麼看的呢?

盧雪松:我想這個問題最好從幾個方面來看。首先「政治性」這個詞就是個容易產生歧義的詞。什麼是政治呢?理性地分析這個詞,政治應該即是指政務與社會治理,從這個角度說,政治根本就是眾人之事,是每一個公民都有權關注、參與的領域。

那麼,就法輪功事件而言,是否真的存在晚會的某些作品中所講述的那樣的迫害?如果迫害是事實,那麼用藝術去表現事實,就是藝術的很正常很普通的一個功能。歷數一下美國的經典影片,關涉政治問題的比比皆是。歐洲也有很多反思納粹、反思東歐制度的優秀電影或文學作品。

我想也許您說的有的人並不是從這個角度來談政治或政治性,那麼他的意思可能是說,他反感或反對把藝術作工具的做法,似乎這就成了對藝術的玷污。也就是說,那些標榜純藝術的人也可能會有您說的這種看法。我想這裡可能有這樣幾種情況:

其一,政治權力的爭鬥表現出來的人性的卑污,使人對政治充滿鄙夷,因此習慣於遠離政治,暫時忘記現實中的苦惱,在藝術中尋找人性中的美好;其二,有的人是因為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大陸嚴酷的政治運動和政治迫害給人造成的恐懼心理,不自覺的已經形成了迴避政治的習慣;其三,還有的人則完全是由個人的興趣或個性或經驗的原因,只願追求單純的藝術形式上的美感。

雖然情形不同,但我想,他們也都有他們各自的理由,我則更願意遵循開放包容,和而不同的原則,對人們各自不同的想法表示理解。但同時,我更希望對方也能夠秉持開放的心態。多年的思想上的絕對化教育使我們很多中國人都已經喪失了多元包容的良善品格,其實我們本可以更加開放和豐富。

我注意到美國公民們看過晚會後的愉快心情,他們並不是法輪功煉習者,但他們看了這場晚會卻並沒什麼牴觸,反而覺得很欣賞。為什麼呢?就是人家的心態開放放鬆。很多人看到了正義與邪惡的較量,為正義的勝利而感動。我看晚會中的一些舞蹈,也深深地感受到這一點,我認為這正是那些節目傳遞出的主題,我認為這也是人性的永恆主題,當然也就是藝術本該表現的。

至於一些節目中講述的事件,如果它講述的是事實,那麼這種對現實的承擔精神在客觀上則是對「政治」一詞的本義的回歸。也就是說,我認為,若能放下自己一些比較封閉的觀念,看問題也就會有所不同了。

大陸文藝節目中的空洞和虛假的風氣

記者:不少海外華人觀眾表示,從未看過這麼好的演出,在大陸也看不到。不知您怎麼看?您如何評價大陸時下的文藝演出,包括央視春晚?您認為神韻晚會和大陸那些表演的區別在那裏?

盧雪松:對於現在大陸的文化藝術現狀的不滿,是存在於大陸人文知識份子和文化藝術人之中的一個普遍狀態。我最不喜歡的就是現在大陸文藝節目中的空洞和虛假的風氣,「央視春晚」則是這種風氣的一個典型。

就拿今年春晚中那個「飛天」的節目來說吧,它在政治上的目的大概是宣傳「神州6號」和「嫦娥奔月」吧,可是表演風格相當詭異,單純追求身段的不同凡響,動作的技術難度,而沒有絲毫天庭仙子的雍容美好,反而弄得妖媚之氣十足。這就和「神韻」的演出風格相差太大了,一個形式樸素但內涵深刻,一個卻是外表富麗,實則敗絮其中。

希望神韻晚會這樣原汁原味的正統藝術節目早日在中國大陸上演

記者:也有很多現場觀眾提到,希望神韻晚會在大陸上演。不知您如何看呢?您認為神韻晚會如若在大陸上演,將會有何效果和影響?

盧雪松:中國大陸的社會現實非常複雜,在大眾文化層面,浮華喧囂之氣很重。我曾聽說過,在德國學習音樂的中國女孩,畢業後因為不能忍受慕尼黑安靜的夜晚而返回中國,因為她們認為這裡的夜生活更刺激。也就是說,在觀眾的品味上,也許神韻晚會的風格與一部份中國大陸民眾的審美觀念之間會有較大距離,但這同時也就更證明了在大陸上演這種正統風格的文藝晚會的必要性,至少它會給人們帶來多元的文化內容,提醒這裡的人們,做一些關於人生的更加豐富和深入的思考。

我衷心地希望神韻晚會這樣原汁原味的正統藝術節目能夠早日在中國大陸上演,雖然現在要實現這個願望可能還有很大的阻礙,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球化觀念的深入人心,在不遠的將來,勢必會進一步打開全球文化交流的通徑;同時,在中國這邊廣大的國土上正在發生的一切,也在不知不覺中深刻而快速地扭轉著人們的陳舊觀念。

所以我相信,終有一天,神韻藝術團能衝破阻礙,在中華文明的發源地,為這裡的人們上演一場精彩的晚會,給這裡的人們帶來來自大唐盛世的真正福音。(http://www.dajiyuan.com)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