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棘手又無法迴避的恐韓症

──剖析30年逢韓不勝背後的三大禍根

標籤:

【大紀元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偉林綜合報導)東亞四強賽17日首輪戰罷,中國男足在反超的情況下,但很快被韓國隊追平,並最終以2:3輸掉比賽,在積分榜上排在韓國、北韓、日本之後墊底。令寄望在家門口能擊敗主力缺陣的「韓國二隊」、打破30年「恐韓症」夢魘的中國球迷大失所望,反而再次感受了一場「高處低處都不勝『韓』」的恐懼。
  
「這個世界上,除了哥德巴赫猜想和百慕大之謎,最棘手的問題可能就數中國男足的恐韓症了。」球迷不禁嘆息。
  
據《新聞晚報》報導,說到「恐韓症」,國腳們可能會很不耐煩。因為每一次與韓國隊交手前,總能聽到國腳們信誓旦旦表態——「其實我們根本不恐懼韓國。」在隊員和教練眼裡,「恐韓症」這三個字,似乎完全是媒體和球迷憑空捏造出來的。然而,比賽結果再次證明,中國足球不僅恐韓,而且這一病症有越來越重的趨勢。
  
報導說,「儘管國足繼續輸下去,也不會有人跳樓。」但是,球迷們的心臟卻經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落後時,恐懼國足會全線崩潰;而領先時,又擔憂國足能否保住勝果。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怕什麼來什麼。就像這次東亞四強賽的中韓之戰,好不容易反超比分,又很快被對手追平,並最終連平局都一併丟失。
  
文章說,30年逢韓不勝,表面上看是運氣不佳,細節沒有做好,但歸根到底還是實力問題。為什麼我們在看劉翔比賽時不會心驚膽顫?為什麼劉翔領先時我們不恐懼,落後時我們不絕望?因為我們清楚劉翔的實力,因為我們知道,後程是劉翔的優勢。

韓國媒體:太極戰士誓要讓恐韓症延續
  
每逢韓中大戰都會讓人想起中國的「恐韓症」。
  
據韓聯社報導,韓中兩國分別是2003年(首屆)和2005年(第二屆)東亞四強賽的冠軍。雙方均表示,這是為進軍2010年南非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熱身,所以重視內容,而不是結果。但由於這場比賽關係到面子問題,誰也不能欣然接受一場失利。
  
韓中兩國國家隊的首次較量是在1978年12月在曼谷舉行的亞運會,當時韓國隊以1比0取得勝利。此後到2005年7月的東亞四強賽上1比1握手言和,韓國隊在全部26場比賽中,以15勝11平的戰績,近30年保持不敗。
  
被稱為「太極戰士」的韓國隊表示,由於是大賽的首場比賽,再加上對手是東道主,因此韓中大戰不會輕鬆。但他們立志「恐韓症」還要延續下去。
  
相反,中國則認為,韓國國家隊由於多名效力於海外的主力隊員缺陣,因此這次是打破「恐韓症」的絕佳機會。然而,第三屆東亞四強賽第一輪過後,「恐韓症」仍在延續。

30年逢韓不勝背後的三大禍根
  
在足協將重心從國奧轉移到國足後,賽前信心十足的國足卻被「韓國二隊」擊敗,又一次飲恨。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謝亞龍在國足以2︰3負於韓國隊後,臉色異常難看,比賽結束後沒有回答記者提出的任何問題便揚長而去。
  
報導說,足協領導還以為此番國足能夠力克韓國隊,從而證明自己決策的正確,沒想到卻這次失敗也再次暴露了中國足球的三大禍根。
  
禍根之一:不承認差距
  
「輸了球還是說明我們和韓國隊之間有差距。」一天前還認為中國隊必勝的福拉多終於在事實面前低下了頭,他說,「韓國隊的第二個進球不是比賽的轉折點,主要是我們的隊員犯了錯誤。」
  
但福拉多的看法同隊員們還不一樣。周海濱和劉健都認為中國隊這次獲勝的機會很大,只是結果實在令人遺憾——實際上,同輸球相比,不肯承認與韓國隊之間的差距才是導致30年來與韓國隊交手27次,中國隊11平16負的根源所在。
  
中場時,儘管福拉多要求隊員們放鬆,打得自信一些,但國足的自信沒有持續多久,反超比分之後國足陣型回收,給韓國隊留出了足夠的進攻空間。
  
而反觀韓國隊,(北京)國安主帥韓國人李章洙說:「韓國隊的戰術很清楚,包括邊路的進攻和中路的滲透,大部分看上去都很有章法。」「而且韓國隊在落後時還是堅持自己的打法,所以顯得很成熟。」
  
李章洙不願說中國足球的「壞話」,但中國隊在比賽中的表現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就連兩個漂亮的進球都難以掩蓋國足技戰術的粗糙。
  
「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隊或最好的俱樂部隊都會丟球,這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不認為被中國隊反超難以接受。」韓國隊主帥許丁茂說,「至於這場球,我最滿意的是上半場,不是因為進球,是因為我們完全控制了場上的局面。」
  
禍根之二:領導層混亂
  
杜伊和福拉多,誰是國足的真正指揮者?這個問題被提出,本身就顯得很滑稽,但正是這個滑稽的問題在中國足球面前變得特別重要,這也再次印證了中國足協領導思維的混亂。
  
《中國青年報》的報導說,在謝亞龍決定讓杜伊帶著5名國奧隊員趕到重慶支援國足之後,杜伊就開始在訓練方面 表現出權威的一面,而在訓練場上杜伊和福拉多分別負責進攻和防守,但比賽之前杜伊突然低調,只看不說。有熟悉內情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因為福拉多感到信任度降低,足協領導為了安撫福拉多才決定讓他在比賽中全權行使主教練權力。
  
「杜伊是想把國奧隊的一些東西移植到國家隊,但他沒時間來改變國足的習慣。」據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就連用人杜伊也不能做主,他帶來的隊員基本上都沒報名。」
  
出於對杜伊的賞識,中國足協領導將國奧隊交給杜伊,希望杜伊帶領國奧隊在奧運會上創造佳績,甚至還為此準備犧牲國家隊的一部分利益。只是因為大多數足球工作者都反對足協只重國奧隊不重國家隊的做法,足協才做出了讓步。
  
國足客場戰平伊拉克隊後,足協領導彷彿突然發現了這支隊伍的寶貴之處,再次將工作重心挪向國足。這次東亞四強賽,謝亞龍更是早早地來到重慶為球隊打氣,而福拉多賽前「必勝韓國」的口號也讓謝亞龍提前吃了定心丸——儘管比賽的結果和他預想的恰恰相反。
  
禍根之三:習慣性保守
  
整場比賽中國隊只打了將近20分鐘的好球,那是在一球落後時的放手一搏,給韓國隊製造了較大的麻煩。但在劉健進球後,全隊又陷入全力防守力求保住勝果的被動當中。
  
對此,李章洙說,「如果是我指揮的話,2︰1領先時我一定會讓隊員繼續強攻,這是非常好的機會,主場作戰、反超比分、士氣正旺,但我不知道是教練的安排還是隊員自己的習慣,這時候中場集體後撤,中前場脫節,太保守了。」。
  
談到中韓兩隊的差距,李章洙強調說,兩支國家隊最大的不同是韓國隊擁有全力爭勝的戰鬥欲望,「這是觀念上的問題,足球理念不能太保守,踢足球還是要進攻的。中國隊缺少這方面的理念。」
  
中國足球已經因為不思進取受盡了折磨,但比分領先時中前場隊員仍然缺乏乘勝追擊的勇氣,後防隊員也不能保持百分之百的精神高度集中,終於又給「逢韓不勝」添了新的內容。
  
原國家隊教練金志揚也坦言,「我們在觀念方面有問題,下半場的配合不錯,但沒堅持下去,自己就放棄了。」 他說,「這是老毛病了,就是因為我們很多隊員其實不懂足球,所以缺少韓國隊的那種堅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野:由中國足球隊落敗而聯想到的
中華男籃恐韓症發作  內外失守問題待克服
中國足球亞洲杯慘敗  總教練朱廣滬請辭
澳洲足球隊將在悉尼迎戰中國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