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孩子快樂學習(14)教養方式

文/Andrew Martin 譯/ 陳昭如
font print 人氣: 137
【字號】    
   標籤: tags:

許多研究都曾探討父母的教養方式。教養方式指的是你與孩子相處時的表現,你們之間的互動模式,你與孩子溝通的方法,以及你對待孩子的態度是什麼。

前面我曾經提過,教養方式可分為三種:權威型、獨裁型與放任型。

權威型的父母

權威型的父母會以肯定而有力的鼓勵,以及公平而非處罰的方式來對待孩子。他們會在必要時對管教方式保持彈性,若是情況需要的話也會隨時調整;他們會告訴孩子自己的管教原則是什麼,並向孩子說明這些原則背後的道理。他們確信孩子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給予孩子應有的支持;他們對孩子有信心,對孩子負責任的表現有正面的回應,好讓孩子對自己更有信心。

他們把焦點放在教養孩子的能力,而不是自己的缺點;而且他們瞭解自己的缺點,在必要時願意改正自己的缺點。他們無條件地愛著孩子,卻很清楚孩子哪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他們尋找可以證明孩子能力的機會,而不是找機會證明孩子的缺點或哪裡有問題。

獨裁型的父母

獨裁型的父母會以肯定而有力的處罰或限制來教養孩子。他們的教養方法沒有任何彈性,即使情況顯示他們必須把教養原則放寬時,仍會堅持原則到底。他們不會向孩子說明他們管教的原則,或解釋他們為何會定出這樣的原則。他們確信孩子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只願給孩子一點點支持。他們對孩子的信心始終搖擺不定,對孩子負責任的表現也吝於鼓勵,無法讓孩子更有信心。他們不願瞭解自己的教養方法有什麼缺點,即使在必要時,也不願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他們有條件地愛著自己的孩子—-因為基本上孩子是照著他們的意思行事。他們對孩子不是很有信心,而且總是把焦點放在孩子的缺點與問題之上。

放任型的父母

放任型的父母並不武斷,但因為他們的教養原則太有彈性,以致於管教孩子的方式沒有一貫性。他們既無一定的教養原則,更不會定出一堆管教方法。他們對孩子是否能對自己行為負責沒太大興趣,也不特別要求孩子要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

他們對孩子不是很有信心,也不會鼓勵孩子有負責任的表現,讓孩子對自己更有信心。他們並不常想到教養孩子的問題,也不認為自己的教養方式有改變的必要。他們愛他們的孩子,但卻不曾為孩子的未來前途製造機會。

現在你可能已經猜到,權威型是所有研究認為對孩子、以及對親子關係最有正面幫助的類型。這並不是說另外兩種類型的父母就一定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不同的孩子會因不同類型的父母而產生相異的反應。舉例來說,放任型父母的孩子可能會學著自己長大,讓自己更有學習動機,也更有責任感。然而,也有些放任型父母的孩子會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至於獨裁型父母的孩子則會有很強的責任感、非常守法並尊重體制。很多有成就的人的父母都是屬於這種類型。然而,也有些獨裁型父母的孩子會極度恐懼權威與失敗,在第十章中,我們已看到這點會對孩子產生多麼負面的影響。

你可能會因應情況與孩子的差異而擺盪在幾種不同父母的類型之間。這是可以想見的。有時我們無法理智地解釋每個原則。有時「不可以就是不可以,而且現在不是討論這個最好的時機!」有時我們會覺得,花時間做權威型父母實有很大的壓力,而且是很困難的事。但重要的是,你花最多時間在做哪種類型的父母?然後你才能尋找更多的可能性,從你原來所屬的類型轉變成權威型的父母,並脫離另外兩種類型父母的教養模式。

那麼,你到底該怎麼做呢?根據我閱讀各種報告及我個人的研究經驗,我建議以下五點可以幫助你成為權威型父母,並建立堅實的親子關係。

●彼此尊重
●設身處地為孩子設想
●平衡
●以引導代替命令
●成為終生的學習者

摘自:《激勵孩子快樂學習》 新手父母出版提供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我的研究當中,我注意到一個很普遍的問題,那就是學生慣於將學校的功課、作業、考試視為一座高山:它們有如數量多到不行、有如排山倒海般而來、令人氣餒到了極點的苦差事,困難到不知該從何著手。

  • 另一個能有建立孩子生活中更多成功經驗的方法,就是擴大對成功的定義。在我與學生相處的經驗中,我發現許多學生都是因為對成功抱持過於狹隘的定義,以及自認怎麼樣才算是成功,反而自絕於成功之外。這對他們的學習動機造成很致命的傷害。當學生自認毫無成功機會時自然會更懶得嘗試。而增強學習動機很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至少要有一些成功的機會。


  • 另一個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重要方法,就是鼓勵他們正面思考與「自我對話」,以質疑他們的負面思考模式。當孩子覺得自己表現還可以時,負面思考將會吞噬了他們的自信,所以一定要改變他們負面的想法。改變負面思考的方法包括了:

  • 事實上日常生活,當然包括了學校生活,並不是那麼地非黑即白,往往存在著灰色地帶。讓孩子擁有更平衡、實際的觀點,當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時,他們還是可以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
  • 當學生熟悉自己的負面想法為何,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會產生負面思考時,才能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 同樣面對老師的批評或同樣的分數,但兩個學生的解釋卻可能全然兩樣,這就是事實模糊難以定義的證明。有一個學生聽到老師批評他,可能會因此更確定了自己某個科目很沒天分,但另一個學生卻視老師的批評為瞭解自己哪裡做錯,以作為下次改進的重要訊息。這再次證明了實際存在的事情卻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完全端視你是從好的一面看,還是從壞的一面看。


  • 不要期待孩子永遠都是積極有自信的。研究顯示,孩子會因不同科目而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自信。因此孩子會在某些科目上表現得特別有信心而樂觀。


  • 由於你的支持與引導,孩子的自信心會持續增強。因此你必須找到並掌握每個能幫孩子在生活中建立成功經驗的機會。鼓勵並支持孩子正面思考與自我對話,他們將改變自己較為負面的想法。這套組合式的對策,將會讓孩子能以更正面的角度,思考自己及學校的一切。

  • 在此我要冒著干犯眾怒的危險,提出一個最能讓孩子擁有學習動機的方法,那就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當你與孩子的關係良好時,你會發現運用本書的各種對策都會輕鬆容易許多。

  • 有一點可能會讓你感到比較安慰,那就是這些研究(以及在這之前的許多研究)的結果均發現,父母教養孩子的方式並不是憑直覺就可以擁有的能力;事實上,教養孩子對很多父母來說都是很困難,而且很吃力的事。大部分父母都很需要鼓勵與資訊來幫助他們把孩子教得更好。事實上,父母可以培養出教養孩子的能力,也能學習更有效的教養方式與對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