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棋中

湘宜
【字號】    
   標籤: tags:

孩子未入學前,為了要轉移他整天想看電視的念頭,首先教他認識的國字便是「將、士、象、車、馬、包」,教會他象棋的種種規則之後,再來就是簡單的攻與守。

別以為孩子年紀小學不來,其實也就像玩遊戲般有趣,一步一步慢慢學起,兄弟倆很快就進入狀況,當體會到下棋的樂趣,早把電視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如今認識的字多了,還會自己研究起棋譜的書來。就這樣每年的寒暑假,便是一家人切磋棋藝的最好時期,當然棋藝一年年進步,自不在話下。

小兒子從小脾氣就不好,逞強不服輸,尤其剛學會下棋更是如此,眼看大勢已去,便開始耍賴,紅著眼睛,抿著嘴巴,為的是無法接受輸棋的局面,不讓他贏棋的話,那後果可就雞飛狗跳不得安寧了。

自從有了幾回經驗,當他再邀棋時,就要聲明在先,要有認輸的風度才要下,「看到這幾個字沒?『起手無回大丈夫』棋離手了就不能後悔的,那表示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也警告你下每一步棋都要謹慎小心!」一次又一次的叮嚀教訓後,脾氣才慢慢收斂。情況改善後,這下反而是自己要小心了,如果沒有全神貫注的話,一個閃神輸棋的便是自己。

在輪流下棋時,旁觀者總是比較清楚大局,不小心說溜了嘴幫了某一方,便要鑄下大錯,劣勢的一方便有理由據此翻棋了。輪到自己被握到把柄,兒子便開始數落:「看到這幾個字沒?『觀棋不語真君子』!」這時只好乖乖認錯,承諾下不為例;但也在其中學習到一個人的輸贏必須自己承擔,過多的介入不僅會養成依賴心,失去獨當一面的魄力,也造成不公,在孩子的對弈中也領會一些道理。

贏棋除了要靠經驗智慧之外,也要有一番謀略,論智力小兒子略勝一籌,可是哥哥偶而會運用唯一的一套策略,雙車戰術,一遠一近的夾攻使人措手不及,叫人援救不及,又進退不得,就這麼被將死了,他久久來這麼一招 ,卻屢屢奏效,看來深思遠慮是有必要的。從此以後,下一盤棋的時間,從十分鐘延到半個小時以上便不足為奇了。

下棋真是其樂無窮,盤局的改變充滿刺激與挑戰,有可能在頻頻敗守、招架無力之時,一棋反擊就將對方將死了,這種情形往往出現在對方得意忘形的時候,所以人在風光時千萬要小心謹慎,也有時就在關鍵時刻,誤踏禁區,大將就這麼折損,死得既冤又不值得。

因此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要犯了不該犯的錯誤,有時更要學得有所取捨,誘敵之後犧牲主將,反而獲勝,生命中往往有失就有得,佈局中運用計謀聲東擊西、請君入甕、故佈懸疑,學問可就多了,因此現在跟孩子下棋都不敢大意,定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方可致勝。

不過贏棋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怎麼下棋,下一局漂亮的棋,一盤棋有一盤棋的經驗和領悟,一盤棋有一盤棋的智慧和啟示。孩子浸淫久了樂在其中,一天沒下棋日子便覺得不對勁了。

下棋不但經濟又有意義,至少不用困在電視機前,耗損眼力又了無創意,精采的互動,讓腦筋靈活思考,配合適當的機會教育,同時又是人生的領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很多成年人來說,下棋既能打發時間,又可激勵智力。現在一些學校開始把下棋當成一種讓學生提高成績、改善行為和規劃未來的手段。 (w2007-06-13-voa45.cfm)
  • 不論輸贏都要耐心下完一盤棋,慢慢學會不論面對順境、逆境,都要有堅持到底的謙虛心態及忍耐力。從中體會勝不驕、敗領悟的道理。
  • 在任何遊戲與競技運動中,遊戲者或者運動員都會想要尋求勝利,而不喜歡失敗,我在教圍棋過程中也發現了孩子的這種求勝心理。然而,有贏就必有輸,我們不可能都是第一名或每次都贏,關鍵是在輸贏之間,吸收到別人的經驗,檢討與修正自己的缺點,才能獲得不斷的進步。也可以說,這才是真正的運動競技精神。
  • (大紀元記者仇錦光波士頓報導)由紐約象棋協會十位象棋高手組隊於2月9、10日兩天前來波士頓會戰。中國象棋是充分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內涵高深的棋藝,象棋賽嚴格規定「觸子必行」以誠為重。棋賽注重強調比賽者的人品、棋風。
  • 【大紀元2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十八日電)中華民國象棋教育推廣協會主辦,民進黨市議員鄭光峰服務處協辦「2008象棋嘉年華會」將在二月二十四日在高雄市文化中心登場,重頭戲是台灣棋王吳貴臨要挑戰一對一百五十人,打破中國柳大華一對一百三十九人的世界紀錄,主辦單位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報名,與棋王共創紀錄。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當孩子表現得不如我們所預期,我們感到生氣,而對著孩子指責、批評、責罵或威脅……但我們如此反應,除了宣洩自己的情緒外,對孩子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