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台灣的樟腦(下)

font print 人氣: 2516
【字號】    
   標籤: tags: ,

台灣在漢人未進入開發前,最初的景觀便是原始森林遍佈,而樟樹為其中重要的組成樹種之一;原住民雖然知道樟樹不同於其他樹種,因為有強烈氣味的白色結晶物,但似乎對於製造樟腦之法不得其門而入,未曾朝此方向發展。

台灣樟腦在荷蘭據台時期之產銷,全為荷人所主宰,但記載不十分明確。後來,十七世初葉顯示,鄭芝龍(鄭一官)與日本交易,台灣樟腦就是項目之一。相傳製腦技術是由福建的漳州、泉州等地的移民(或軍民),因跟隨鄭芝龍、鄭成功來到台灣,製腦技術也隨之傳入,從此奠定了台灣樟腦事業的基礎。

遠在明末清初,鄭芝龍因得海運往來之便,就曾運過樟腦到日本銷售,這是台灣樟腦外銷的首次記錄。鄭氏時代的樟腦貿易,數量及產銷地點資料十分稀少,僅得知台灣樟腦已是鄭氏對外貿易中的一項產品。但我們可以總結地說:台灣樟腦業的發展是隨著鄭成功來台傳入製腦術而揭開序幕。

清領時期的發展


圖片說明:腦寮(圖片來源:蘇澳鎮公所)

一六八四年清廷將台灣納入版圖,並劃台灣為一府三縣,隸屬福建省。此時清官員便發現,台灣山林盛產樟樹,而樟木是造船最好的原料之一,因而在一七二五年時,閩浙總督覺羅滿保奏請台灣水師戰船在台灣設廠修建,並採伐樟木以作為建造軍船的原料。一八二五年清廷在艋舺及恆春兩地分別設立軍工料館並兼辦樟腦事物,此時軍工匠除採伐樟木外,也生產樟腦,以作為工匠的資金補助。然而,清政府在領台後便下令封禁蕃地,禁止私入山林伐木製腦,但經常也出現因為樟腦利潤豐厚而甘冒風險犯法入山私煉樟腦的人。所以最初樟腦的生產是附屬於軍工料的生產,只有得到特許的軍工匠首可以生產,形成官方獨佔。


圖片說明:腦寮內部情形(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台灣樟腦業的興起,主要乃是因應國際市場對台灣樟腦的需求。十九世紀初期時,英國商人便經常出現在台灣沿海一帶,進行樟腦與鴉片的走私貿易,而此時的交易多是私煎的樟腦。一八六0年台灣開港,樟腦成為開港通商後重要的出口貨品,而外商為降低成本、牟取更高利益,直接向製腦者收購。但樟腦專賣是台灣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因而在一八六三年艋舺的軍工料館改為腦館並在新竹、大甲、後龍設立分館,外商需透過腦館及買辦來購買樟腦。所以一八六八年英商「怡記洋行」私購樟腦準備私運出口,而被清政府所查扣,英商前赴談判時,卻被襲擊,使得英國從香港出兵,引發「樟腦糾紛事件」。事件後取消樟腦官辦外商得以進入內地採買樟腦,進而主導台灣樟腦業的發展。
事實上,在一八七五年沈葆楨來台進行「開山撫番」之前,法令上樟腦都是由軍工匠所獨佔;換言之,由軍工匠首生產,料館販售,其餘皆屬非法,但清廷早已無法遏止樟腦的私製及外商勢力的介入。


圖片說明:熬腦冷卻裝置(圖片來源:台灣大學種子研究室網站)

一八八六年時,鑑於私煎樟腦容易產生爭端及蕃害,所以劉銘傳奏請將樟腦改為官辦,其收入用來作為開山撫番的經費。一八八七年時,設立腦務總局,並於產地設分局管理樟腦事務,生產的樟腦由腦務局收購,再賣給特許的商家,例如客籍人士蔡南生在大稻埕所開設的恆豐號商行。然而,國際間對樟腦的需求增加,私煎樟腦無法遏止,並且這樣的措施遭到外商強烈的抗議,所以到了一八九0年,樟腦專賣再度廢除。


圖片說明:樟腦蒸餾(圖片來源:台灣大學種子研究室網站)

清末台灣樟腦的產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清政府兩度實施樟腦專賣制度,主要便是想藉由樟腦的稅收來增加財政收入。然而,兩次都因為外商的反對與糾紛而終止專賣。外商憑藉列強的政治勢力為後盾,並以優勢的資金為支柱,入山採購樟腦,進而獨佔台灣樟腦的經銷權。


圖片說明:濁水溪畔削樟樹的蕃人(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樟樹生長於亞熱帶氣候地區,主要分布在中國長江以南、台灣、日本南部及其附近的島嶼,並延伸到越南、婆羅州、菲律賓、澳洲等地。台灣樟樹的分布以中北部居多,南部較少。台灣開發初期,樟樹生長遍及平原與山區,先民經常砍伐樟樹林,以做為水稻耕種之地。樟腦的生產地與樟樹林密不可分,隨著開墾的腳步進入山區,樟腦的產地也越深入山地,所以一說來製腦地點都是在漢番交界地區。


圖片說明:大嵙崁的樟腦產地(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台灣開港初期,樟腦的產地以大嵙崁溪、後壠溪、大甲溪、鳳山溪為主,集散中心有艋舺、竹塹、後壠、大甲等地。一八七0年代外商入山採購樟腦,大嵙崁(大溪)、三角湧(三峽)、咸菜甕(關西)成為全台樟腦最主要的集散中心。一八八七年劉銘傳設立腦務總局時,北路總局便設置於大嵙崁,並在雙溪、三角湧、竹塹設立分局,中路總局則設置於彰化,並在罩蘭、南庄、集集、埔里設立分局,南路則在恆春設立腦務局。另外,在清代宜蘭地區也曾經是重要的樟腦集散地。總之,台灣樟腦產地以北部為主,隨著樟腦的開採由平原轉向丘陵山地,生產和集散地也轉往山區。


圖片說明:專賣局樟腦工場全景(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甲午戰爭後,清廷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一八九五年十月日本政府便公佈「官有林野及樟腦製造業取締規則」,其中有關樟腦製造及管理規定,主要仍然承襲清代規定。一八九六年公佈「樟腦營業取締及樟腦課稅規則」,改由殖產部拓殖課撫墾署管轄。一八九八年廢撫墾署,而改由辦務署掌管。一八九九年六月台灣總督府實施樟腦專賣,並於臺北、新竹、苗栗、臺中、林圯埔、羅東等地設置樟腦局,管理樟腦製造與配售等相關事項。一九00年七月臺北樟腦局提升為樟腦總局,其他各局改為分局,並在各地設立督察所。一九0一年台灣專賣局成立,樟腦業務亦併入其中。


圖片說明: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圖片來源:歷史文化網)

由於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樟腦產量銳減。台灣總督府為因應局勢,乃於一九一九年將樟腦改為官督民辦,成立「台灣製腦株式會社」。一九三四年因組織縮併,而解散台灣製腦株式會社,改由專賣局直接經營,以對抗人造樟腦的競爭。一九四一年太平戰爭爆發後,台灣樟腦市場中斷,產量遽降,甚至不及專賣局初成立之時的二十分之一。


圖片說明:日治時期的樟腦工廠(圖片來源:回想台灣p.176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日本人的製腦技術據傳是來自朝鮮,而後由九州的薩摩藩製造,漸漸的又傳到四國一帶,使得九州與四國成為日本樟腦最大產區,長崎成為最主要出口港。日本與台灣是世界樟腦的主要產區,清代台灣樟腦貿易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便是日本。日本領台後日本的樟腦業自然如虎添翼,總督府更是相當重視樟腦事務。然而,日治初期台灣樟腦的產銷,外商仍為主要勢力,一直要到總督府推行樟腦專賣政策後,才開始轉變。


圖片說明:樟腦小形壓榨(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台灣總督府在收回專賣權的過程上,主要實施對象為粗製樟腦,並以賠償金減少對腦戶所造成的影響。總督府並實施公開招標方式,以減少外商的反對專賣,並利用外商在國際市場的優勢,拓展海外市場。最重要的是,總督府以核准的權力,大量引進日本資金和企業,進而使台灣製腦株式會社負責製造,三井株式會社負責銷售,進而掌控樟腦的專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由日本總督府手中接收台灣,樟腦事業也一併承襲了下來。首先,便是繼續維持日治時期的樟腦專賣制度,由台灣專賣局辦理相關業務;一直持續到民國56年,台灣省樟腦煉製廠因無法維持而關門大吉後,此一樟腦公賣制度才被取消。

自1985年起,台灣的樟腦業,其進口量已開始超過出口量,大量的進口樟腦和樟腦油,取代台灣本地粗製業者所生產的。因此,台灣此時的樟腦業者面臨轉型的契機;遂發展出與傳統粗製樟腦不同的產業型態,轉成用進口的粗製樟腦或樟腦油來製造高科技產品的現代化樟腦(化學)公司;我們可以說,這類的公司即為國民政府結束公賣制度後所出現的新式樟腦煉製廠,雖然數量不多,但其經營型態便是利用進口的樟腦、樟腦油進行加工,而加工後的所有產品也幾乎全部出口。

1985年至1995年,民間傳統的粗製樟腦業者可說是面臨很大的困境,便是因為台灣本地的精製樟腦公司幾乎已不再向本地業者收購粗製樟腦與樟腦油,而轉由國外進口這些材料,現在市面上多由大陸進口樟腦成分含量較低,但也較便宜的粗製樟腦製品,因此造成本地粗製樟腦業者不但失去銷售的管道,就連零售市場亦受到大陸樟腦的威脅,本地所生產的粗製樟腦,便除了產地之外,均很少見到。

因為近來國際市場局勢的轉變,導致製腦的成本高而利潤低,許多業者因無法維持而紛紛結束營業,現在僅剩的少數幾家粗製樟腦業者也無法每天開工,遂採間歇制度,同時市場需求量有限,就算製造太多產品也無處銷售,而有賣不完的隱憂,因此這些工廠的規模都不大,變成觀光示範性質濃厚,兼營讓觀光客體驗熬腦的過程;只有少數一、兩家較專業經營,除生產樟腦及樟腦油外,並進而利用這些原料製成各種樟腦製品,如樟腦香皂、藥膏、洗髮精等。

戰後初年的腦灶大多是將日治時期各地所遺留的加以修復,繼續再行使用,因此,製腦以及腦灶的地點約和日治時期的分佈大同小異,但由於數量較日治時期少很多,故範圍較小,多位在高海拔區,可見仍舊是以樟樹林的分佈地為主要的製腦地區。

此時期的粗製樟腦廠,因大部分仍為客家人所經營,因此在空間的分佈上也是以台灣各地的主要客家村落為分佈範圍,大致上包括台北的三峽,桃園的大溪、復興,新竹的北埔、關西、竹東、湖口,苗栗的大湖、頭份、三義,南投的水里、名間,台中的霧峰、東勢,台東的知本,花蓮的玉里,高雄的六龜等地,若以廠數來看,則集中在新竹縣、苗栗縣、臺中縣為最多,簡單說,粗製樟腦廠集中在中北部。

現代化的樟腦(或化學)公司,原料多以來自大陸地區進口,故現在的這些精鍊樟腦廠的分佈便和樟樹林分佈地已無多大的關係;而碩果僅存的民間傳統粗製樟腦業者則分佈在熟悉此項技術又能忍耐熬腦辛苦的客家人地區,如苗栗的三義、銅鑼及新竹等鄉;其多藉由經營木材業及雕刻業而取得樟木原料,再加上這些地區因為過去製腦歷史悠久且聞名,才能吸引觀光客前來參觀或購買得以維持,遂使得分佈區位與樟樹林的分佈無絕對直接關係。

我們可以說,戰後台灣的樟腦業,只能勉強持續,因為人造樟腦與之競爭,再加上台灣樟木來源的缺乏,而結束了之前台灣樟腦的輝煌時代,不過由於天然樟腦所具獨特的化學性質,以及之前所發展的技術,讓台灣的樟腦業在遭受前述衝擊時,能逐漸轉型升級為高科技的化學製品業,雖以多賴進口,但仍能在樟腦業中佔有一席之地。如今,製腦業分佈範圍已萎縮至台灣中北部,那些製腦歷史悠久地區中的少數鄉鎮而已。

轉載 歷史文化學習網 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177&s_level=&subjectid=327(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關於中國最早的鐘,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以在陝西境內出土的一件陶鐘為起始,年代為原始社會,距今約有5000年之久。在那時,我們的先民就製作出了陶鈴,以在勞作之餘來娛樂。
  • 據考古資料顯示,人類對死亡有較明確的概念,並對死者進行埋葬活動,距今約有十萬年之久。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已經會為死者佩帶珠子、獸骨類的裝飾品,山頂洞人的墓葬即是一例。但值得注意的是,山頂洞人在死者身上撒上赤鐵礦粉的舉動,似乎代表著某種特別的意涵,古人類學家的研究指出,紅色是血液和火焰的象徵,為死者灑上紅色的粉末,代表生命的再生;而火焰具有威嚇野獸的功能,因此,紅色也能夠保護死者不受外力侵害。
  • 圜錢是一種圓形圓孔的貨幣。部分圜錢幣面上,有「西周」、「東周」、「長垣一釿」等字樣。史載春秋末期,周考王封其弟揭於河南,是為西周桓公。其後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於鞏,稱為東周公..............
  • 秦始皇征服六國、統一天下之後,在錢幣制度上推行「半兩錢」,半兩錢是一種圓形方孔的銅錢,錢面上有「半兩」二字,亦即後來「孔方兄」的最初面貌。
  • 刀幣的使用,在戰國時代的燕齊兩國及其鄰近地區最為普遍。刀幣中的「明刀」,在幣面上有日月的圖案,是在是戰國時代的燕國所鑄造,出土數量相當多。
  • 唐朝建立以後,於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1年),發行「開元通寶」(或讀作「開通元寶」),這是中國以「通寶」、「元寶」命名錢幣的開端。
  • 「布幣」流通於戰國時期的中國北方,可分為尖足布、方足布、圓足布、釿布四大類。尖足布主要在趙國一帶通行,魏國部分地區也可以使用。
  • 唐玄宗時期,發生了「安史之亂」。唐肅宗即位後,為了籌措討平叛亂的軍費,於乾元元年(758),發行了「乾元重寶」當十錢,又鑄造「乾元重寶重輪錢」當五十錢。
  • 唐代後期,由於銅材不足,唐武宗會昌五年(西元845年),下令將各地寺廟內的銅鑄佛像銷毀,用以鑄錢。這次所鑄的「開元通寶」錢,背後印有鑄造地的地名。這批開元通寶,稱為「會昌開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