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 ──傳統服飾藝術的象徵

大紀元編輯室/整理

身著大唐仕女服飾的舞蹈演員(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29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3日訊】中國自古即有華夏、中華之稱。在中國各大族群中,漢族是最大的民族,又稱為「華夏民族」或「中華民族」。所以漢服又稱為漢裝、華服。漢服不是指「漢朝服飾」,而是指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漢服無論在文化藝術、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武術劍道、音樂舞蹈、品茗茶道等方面,都是最能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服飾。在歷史的承傳與發展過程中,漢服充分展現了古人「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內涵,更是純善純美的中國傳統服飾藝術的重要象徵。

漢服的定義

漢服這個名詞是最初其他民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就像胡人的傳統服飾稱為胡服,而漢人的傳統服飾也就相對的稱為漢服了。因此,漢服主要是指中國上古時期三皇五帝至明末(公元17世紀中葉)以前,在這數千年中漢族人民所穿的漢族傳統服飾,都稱為漢服。

漢服的起源

很多人從古籍史書中所載推知,認為在遠古三皇五帝時期,先民以鳥獸毛皮為衣,進而用麻作布。後來黃帝正妃嫘祖植桑育蠶,教導人民織布作衣。所以,黃帝時代服飾制度日漸形成,夏商之後,冠服制度逐步建立;西周時期,周禮制度形成,對衣冠禮制有明確的規定,冠服制度逐漸被歸入禮制範圍內,成了表現禮儀文化的方式之一,而漢服至此也臻於完善。

漢服的繁榮與輝煌

中國古代服飾不僅隨著改朝換代而改變,朝代之間服飾特點也有很大的分別,也各自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文化,從中更體現出不同時期人類被賦予的智慧。

商朝時期紡織與刺繡技術十分純熟,最早把衣服分為兩截式的上衣下裳,是中國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當時不管男女,大都腰繫寬腰帶,領襟、袖口都有精緻的刺繡滾邊。

周朝時分封制確立,冠服制度亦逐步完備。因貴賤有別,冠服等級在服飾中也有嚴格的區別,帝王和貴族都需按照場合與身分穿著適當的服飾。春秋戰國時期「深衣」出現。深衣是採上下分裁及中間有接縫相連裁製而成,剪裁十分獨特,亦即上衣下裳相連。深衣用途廣泛,不分男女尊卑都可以穿,在當時非常流行。

秦朝統一中國後,創立各項制度,其中自然包括冠服制度。而漢承秦制,漢武帝時加強與西域的文化交流後,進而增加了服飾色彩。漢朝盛行的服飾以連身袍為主,樣式以大袖收口為多,自肩部直筒垂至腳踝的長袍,是當時最典型的穿著。漢朝政治穩定、經濟繁榮,隨著生活的富裕,衣冠服制也日趨華麗。漢朝貴族的禮服,在裙襬及領口、袖口都有精美的鑲邊。

魏晉時期戰亂頻繁,南北方人民被迫離鄉背井,同時出現多個民族混居狀態,也因此胡漢文化得以相互影響。褒衣博帶是此時期的流行服飾,追求自然隨性而輕鬆的穿著。

隋唐時期服飾呈現出華貴富麗的樣貌,正反映了當代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空前繁榮的鼎盛時期。漂染、絲綢織造技術有極大的進步,再加上開通絲綢之路以及對外開放,龜茲、南紹、吐蕃、阿拉伯及波斯等使者也帶來各地文化,尤讓此時期的唐朝服飾能夠融合眾多民族的特色,因而大放異彩。唐朝的染織技術精湛,絲織品的染色圖紋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準,因此唐朝的服飾質料考究、色彩鮮豔、樣式繁多、配飾精美。大唐服飾雍容大方、華麗典雅,在悠久的中國古服飾史中,堪稱登峰造極,璀璨輝煌。

唐朝男子身著圓領袍衫,頭戴幞頭、紗帽,是最典型的穿著。幞頭是以絲絹裁成方巾,方巾四角下垂四長帶,用來裹髮的頭巾,在唐朝非常盛行。唐朝女子愛美成風,重視化妝、畫眉、點唇,也喜歡塗胭脂。服飾特點是低領、大袖、裙腰高束,樣式主要是上著短襦或衫,下穿長裙,加半臂,肩披帛巾,讓長長的裙襬曳地而行,體態輕盈有若天仙般的飄逸高雅。

敦煌壁畫中有大量的彩繪圖案,當中也有對佛國世界的描繪,有佛、天人、飛天仙女等形像,非常莊嚴逼真。如果詳加對照,會發現大唐服飾和壁畫中的天人服飾十分類似。中國傳統文化在唐朝時期與世界各國頻繁交流,不僅影響亞洲許多國家,至今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都還保留著大唐服飾的特色。

宋朝衣冠服飾雖沿襲唐代傳統服制,但又獨樹一幟。當時社會崇尚理學,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的觀念,倡導傳統保守的道德觀。因此影響所及,服飾不再追求華麗,而以自然簡樸為主。

宋朝男子不分尊卑,在各種場合都戴幞頭,但此時的幞頭是較像帽子的直角冠帽。服飾仍以圓領袍為主,並用不同顏色的袍衫來區分等級。宋朝貴族婦女的禮服是大袖衫,宋仿周制,是祭祀等重要場合必需穿的禮服;而一般婦女的服飾,上衣有襦、衫、襖、大袖、半臂、褙子等等,款式多樣,下身也是穿裙子。其中褙子是當時無論貴賤都流行穿著的服飾,褙子是一種外衣,直領、對襟、長度過膝是其特色。

明朝建立後,冠服制度則參照周、漢、唐、宋服制,恢復傳統的漢族服飾制度。明朝服飾質料種類繁多,刺繡技術發達。男子服飾以袍衫為主,官員朝服仍襲古制,戴烏紗帽、圓領衫、袖寬三尺;以袍衫顏色和圖案來區分官職品位,袍衫官服前有一方形刺繡圖案,文官為飛禽圖案,武官則為走獸圖案,緋(紅)色袍衫為一至四品官階,青色袍衫為五至七品官階,綠色袍衫則是八至九品官階。婦女服飾主要是襖、衫、褙子、比甲、及裙子,款式承襲唐宋,袍衫顏色不可用大紅、黃色、青色,只能穿桃紅、紫色、綠色。明朝婦女的禮服為鳳冠霞帔,后妃參加祭祀大典等重要場合所穿的服飾,鳳冠上鑲綴著龍鳳,和霞帔搭配使用。 

全球漢服設計大賽

向來致力於中國正統文化復興的新唐人電視台,即將在全球推出九項大賽。這九項大賽目的在於復興包括純善的文化內涵和純美的文化形式這兩個層面,包括敬天重德、修心向善、仁義禮智信等美德;也要通過各種美好的形式來展現中華文化,其中包括衣冠、飲食等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形式,更包括舞蹈、聲樂、器樂、繪畫、攝影等文化的各種直接載體。

「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即是九項大賽之一,茲簡介如下:

一、大賽宗旨

此次「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是由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國際文化藝術比賽系列賽事之一。比賽宗旨是為了促進具正統理念的優秀的漢服飾文化在全世界範圍的傳播,弘揚純善純美的中國傳統服飾文化。

二、設計主題及啟示

本大賽旨在推崇植根於五千年中國歷代服飾文化的淵源內涵和底蘊並適用於現代人生活的穿著要求和注重實用性的設計;本著源承古人「仁、義、禮、智、信」的行為規範和純善純美的價值取向,在今天流行時尚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裡,尋回漢服源遠流長的珍貴服飾禮儀文化。

漢服回歸設計並非完全照搬中國古代的服裝服飾,而是通過借鑒唐宋明時期的漢民族服飾文化,以獨特創新的表現手法和風格,設計出融匯漢民族的文化特色並具有鮮明時代感的漢服系列。

三、報名方式

欲報名參賽的作品,必須提交手繪或電腦製作的彩色服裝設計效果圖(27cm×40cm)原稿一張。該效果圖必須由參賽者本人親自繪製,手法要求以寫實為主。所有作品必須畫在同一張效果圖上,不得以作品照片或效果圖的複製品代替效果圖。效果圖截稿日期為2008年7月7日。報名方法請於網路註冊: HanCouture.ntdtv.com 或 HanFu.ntdtv.com,電子信箱:HanCouture@globalcompetitions.org。(受限篇幅有刪節,詳洽新唐人電視台)◇(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了讓所有喜愛中華漢族服飾文化,和漢服設計的朋友們,能有機會將自己的作品展現在“世界時裝之都”,紐約市的時裝舞台上,新唐人電視台特於10日拜訪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並舉辦了一場近日推出的「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說明會,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都表示出高度的興趣,希望對參賽的細節有更多的了解。
  • 5月1號,新唐人電視台「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台灣樹德科技大學說明會在該校召開,說明會反響熱烈,深受該校師生歡迎。
  • 【大紀元5月12日訊】(記者黃玉燕文字、攝影台中報導) 由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賽」,逐漸引起國內相關領域學者專家的重視。台中縣霧峰鄉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助理教授陳美合在獲知這項訊息後,主動將漢服回歸設計大賽的介紹列為學習課程之一,並於日前邀約主辦單位前往講授「回歸漢服」的意義。
  • 由新唐人電視臺主辦的「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12日下午3點30分起在屏東科技大學為該校服裝管理系大約50位學生舉行2個小時的說明會,由專案經理陳斐珍作報告,會中並配合撥放東方神韻「中國漢服系列片」的介紹,幫助學生了解大賽意涵,學生提問踴躍,會後師生很高興接受採訪,學生說太震撼了也為沒來參加說明會的同學表示可惜,整個說明會5點30分才結束。
  • 2008神韻藝術團世界大巡演,全球60多個城市,超過200場的演出,精湛的演技不僅是國際一流,精美的服裝更是贏得東、西方人士的讚歎,神韻藝術團為時裝界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審美觀念。
  • 由新唐人電視台舉辦,在紐約百老匯的無線電音樂城,成功演出15場的2008「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受到各界廣泛的注意,全球巡演更是讓愈來愈多人想了解真正的中華文化。新唐人電視台借此機會,隆重推出「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期盼以服飾文化再一次展現中華文化的美好,達到復興中華文化的目的。
  • 高雄市有一群年輕人在去年黃曆七夕組成「中華漢服文化創意發展協會」,為了方便記憶,他們選擇每個月的「疊日」聚會,聚會時大家都要著漢服,這些漢服都是參考文獻、典籍和歷史書籍,自己打版縫製。
  • 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紐約報導)新唐人電視台於5月15日在曼哈頓舉辦新聞發佈會,向華人社區隆重推出2008年全球華人的舞蹈、聲樂、鋼琴、小提琴、漢服、攝影、廚藝、武術、油畫九個系列大賽,其中五個大賽的評委為媒體解答了這些大賽對世界傳統文化復興的意義及比賽評判標準等,很值得參賽選手參考。
  • (大紀元記者田宇報導)這首詩出自於大連大學中文系一位年僅年輕21歲的安徽女孩之手。詩歌發表後便在漢服愛好者的圈子裏廣為流傳。與其遙相呼應的還有一位名叫 「天涯在小樓」的網友在網上寫下的這樣一段詞句:
  • 時裝, 服飾的潮流。 一旦形成了一種潮流,也就超出了服裝本身的概念而憑添了更多更廣的含義和更深的文化淵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