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聲史《宋代百戲》(六)

「相聲」之「文字遊戲」﹙下﹚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續前﹚
相聲繼承了「喬合生」“指物題詠”,“應命輒成”,“滑稽而含玩諷”的傳統,更有創新和發展。如傳統相聲《兄妹聯句》蘇東坡和蘇小妹的故事,就是一個例子。

史載蘇東坡是個大長臉,還有一口連鬢的大鬍子,蘇小妹則眼窩深陷,前額骨突出。這天,兄妹倆人聯句作詩︰
「蘇東坡先開玩笑的說︰『幾次拭淚深難到,留卻汪汪兩道泉。』蘇小妹一聽,知道哥哥用誇張的手法消遣自己眼窩深,便回說哥哥自己的大鬍子︰『口角幾回無覓處,忽聽鬚內有聲傳。』……蘇東坡看妹妹反應快,又說了小妹兩句︰『邁出房門將半步,額頭已然至庭前。』小妹不甘示弱,改嘲東坡下頦長︰『去年一滴相思淚,今朝方流到腮邊。』唉,這臉也太長了!…」

這段相聲具有以下特色︰一是不加思索,應對如流;二是舌劍唇槍,互相嘲諷;三是幽默詼諧,與「喬合生」“指物題詠”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生動的說明了二者之間的淵源關係。

二、 「商謎」
「商謎」,就是猜謎,屬於語言文字遊戲,古已有之。古代「俳優」的“隱語"其實就是猜謎活動。關於宋代百戲中的「商謎」所包含的種種運作手法,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有解釋:
「『商謎』者,先用鼓兒賀之,然後聚人猜謎、戾謎、社謎,本是隱語。
*“道謎”︰來客念思司語譏謎,又名“打謎”。
*“走智”︰改物類以困猜者。
*“正猜”︰來客索猜。
*“下套”︰商者以物類相似者譏之,又名“對智"。
*“貼套”︰貼智思索。
*“橫下”︰許旁人猜。
*“問因”︰商者喝問句頭。
*“調爽”︰『假作難猜,以走智者。』」

相聲裡也專有猜謎語的語言文字遊戲段子,與「商謎」類似,不過,除“正猜”外,相聲還常常“歪猜”,抓“哏”取笑,反映了相聲藝術的特定規律和要求。如傳統相聲《打燈謎》︰
「……
甲︰你聽著『一棵樹落著十隻鳥,用槍打死一隻,還有幾隻?』
乙︰還有九隻。
甲︰不對,一隻也沒了。
乙︰怎麼?
甲︰全飛了。
乙︰……
甲︰依著您,打死一隻,那九隻不動,『喂,再給我來一槍怎麼樣?』這鳥缺心眼兒啊?
乙︰你這是故意繞人,我思想沒作準備。
甲︰好,這個不算。
乙︰對,再說一個。
甲︰『魚缸裡有十條魚,用棍兒打死一條,還有幾條?』
乙︰一條也沒有了。
甲︰怎麼?
乙︰全飛了。
甲︰魚會飛嗎?
乙︰對,我糊塗了,這還有九條。
甲︰怎麼還有九條啊?
乙︰你想啊,魚缸裡十條魚,打死一條,剩下九條了。十減一等於九嘛!
甲︰不對,還是十條。
乙︰十條?
甲︰啊,死的那條,還在上邊漂悠著哪!
……」

這裡的例子是將“正猜”與“歪猜”結合,既像猜謎,又像智力測驗,以謎語的解釋突出其中幽默詼諧的意味。

( 第四章結束,第五章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提到「參軍戲」的起源,經常引用的是《樂府雜錄》中的一段記載︰「…後漢館陶令石耽﹙朝代官職人名﹚有贓犯﹙貪汙受賄,違犯法紀﹚,和帝惜其才,免罪。每宴樂,即令衣白夾衫﹙古代罪人通常這麼穿﹚,命優伶戲弄辱之,經年乃放。…」
  • 如同許多失傳的藝術形式一樣,「參軍戲」雖然在唐朝、五代都盛行一時,卻鮮有文字記載的腳本流傳下來。根據王國維《宋元戲曲考》所附的<優語集>裡一些「參軍戲」的故事,其中有七、八篇是較為可靠的史料,根據這些劇本內容及其他有關資料,可以歸納出「參軍戲」具有如下特色︰
    一、嘲弄諷刺
    二、鹹淡見義
  • 「參軍戲」是好笑的,是詼諧的,是幽默的,又是講道理跟時事的,這與古代「俳優」的作用與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參軍戲」演出的地點如果不在宮廷,就是在帥府,藝人們往往要當著帝王跟達官貴人的面前演出;而「參軍戲」內容「敏感」,如果不披上喜劇的外衣,用笑話的面貌出現的話,免不了會給自身帶來禍殃。
  • 不少學者早就注意到「參軍戲」與相聲之間的淵源關係,認為相聲是由古代的「參軍戲」發展、衍伸、變化而來的,因此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優良傳統,和喜劇風格的「中國諷刺文學」。很多學者贊同從表演形式跟內容來看,古代的「參軍戲」跟現代雜耍類的相聲,具有百分之九十的相似性,但絕不是在「參軍戲」跟相聲之間劃等號。
  • 宋代的百戲雜陳、盛況空前,說唱藝術臻於高潮。據文獻記載推斷,宋代百戲中明確屬於說唱藝術的至少有︰「講史」、「說三分」、「五代史」、「小說」、「商謎」、「合生」、「說渾話」、「說經」、「諸宮調」、「學像生」、「學鄉談」、「叫果子」、「唱耍令」、「唱賺」、「小唱」等。
  • 提到談古論今、如水之流的「舌辯」,顯然繼承了「俳優」滑稽多變的傳統,例如《清平山堂話本》裡<快嘴李翠蓮>的快言快語︰

    「公是大,婆是大,伯伯姆姆請坐下,兩個老的休得罵,且聽媳婦來稟話:你兒媳婦也不村,你兒媳婦也不詐。從小生來性剛直,話兒說了心無掛。公婆不必苦憎嫌,十分不然休了吧。也不愁,也不怕,搭搭鳳子回去吧。也不招,也不嫁,不搽胭粉不妝畫。上下穿件縞素衣,侍奉雙親過了吧。

  • 「相聲」一詞是由「像生」逐漸演化而來的,所以提起宋代百戲中與相聲的「學」相關的藝術形式,首先要說說「學像生」。
  • 屬於摹擬聲音的技藝可以「叫果子」為例,「叫果子」就是摹擬街頭做小買賣的么暍,但是增加了音樂性,並且適當的加以美化,與後世相聲的「摹擬市聲」如出一轍。如傳統相聲《改行》中的一段,即因表演者逼真、酷似的演出,常常引起熱烈的掌聲︰
  • 宋代百戲與「相聲」裡「文字遊戲」的相關藝術形式,主要有「合生」與「商謎」兩種。
    「合生」又做「合笙」,歷史淵源較為久遠,是介乎「雜劇」、「說書」與「商謎」之間的技藝。早在唐代,就有歌舞戲的合生,以兩人演奏對話,有時舞蹈唱歌,有時指物題詠,滑稽含諷聞名。
    「商謎」,就是猜謎,屬於語言文字遊戲,古已有之。古代「俳優」的“隱語"其實就是猜謎活動。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