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羅遜攝影】石油開採超恐怖

伊羅遜 攝影/文
font print 人氣: 13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21日訊】在鄉下油田草原住著,每天看到的是石油工人和來往的油罐車,聽到的和看到的都是有關石油的事情,時間久了也知道石油開採大概是怎麼回事了,喜歡事件聯想然後到處去找出證據來證明聯想是否正確是本人早年做記者時的職業病,現在本人聯想、研究石油的結果感覺採石油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其實開採石油是很費勁的事,地下是有很多石油,沉積在地殼上層,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沒有,要經過勘探和分析地下的儲存量,值得開採的才會鑽井開採,也不是勘探到了就能出油的,可能鑽洞挖井以後發現是乾井,鬧一個白折騰。採石油是很昂貴的,鑽5個井如果只有一個井有油,其他四個空井的費用可是要算進有油的那口井的成本裡去的。

在一個新的油田被發現時,不是很快就能開採出大量石油的,要經過一個很複雜的、花費很高的費用和很多時間進行工程建設後才開始鑽井採油。每一個油田不把地下的石油全部吸乾石油商是不捨得離開的,因為租地和架設在那裏的采油煉油設備、建築公路鐵路以及人力是非常非常昂貴的。因此,石油家們又花大力氣進行科技研究來挖掘怎樣把地下的石油抽淨抽乾。

石油有氣態、液態和瀝青質的固態,沉積在地殼上層的岩石空隙中,空隙的大小不同開採時的難易程度就不同,如果沒有外部壓力空隙中的石油很難溢出來。每個油田有許多油井,都需要進行三次不同的方式將石油抽採出來。

第一次是地層本身的壓力使石油自己往上湧,外部再設壓力泵給地層施加壓力採油,這樣可以採到30%。 第二次採油是因為石油採出一些以後,地層的壓力不夠了,抽油管夠不著了,就從油井的另一端往地下大量注水和灌氣來驅使石油流動到地面,這樣可以抽取10-20%的石油。 第三次採油是因為剩餘在岩石空間的石油由於黏稠粘固在岩石縫裡很難弄出來(沒準那是穩固岩石板塊的凝固劑也不一定)。人還是花大力研製了生化細菌注入法進行第三次強採油。

生化細菌採油法是多次往油井裡注入生化細菌和細菌培養液,然後關閉油井讓細菌在油層中快速發酵,讓大量的微生物在岩石表面生長繁殖,使細菌的代謝物與石油發生物理化學變化,將附在地殼巖壁濃稠的石油改變性質然後流動出來。直到石油在這塊土地中被吸空為止。

這些可以同石油為舞共存的生化細菌有100多種,首先要經過基因改造,它們在無氧下可以發孝繁殖,也可以在地面有氧下大量繁殖, 培植這些細菌的專家說這些細菌對人類不會造成危害,但是分析報告說「這些細菌物質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魚類和水體要給予特別注意。還應特別注意對地表水、土壤、大氣和飲用水的污染」。

於是乎我又開始遐想:這些以吃石油為生的生化細菌會隨著石油抽採上來,在有氧條件下也可以存活繁殖,沒準在有適合它們生活條件的地方就活下來,石油養大的細菌帶著石油的成分與大氣中的什麼成分進行物理和化學作用會變種,變異,繁衍。。。。(算了,別想了!現代病都不知怎麼得的了,據說石油對環境的污染超過了過去人類5000年污染的總和。)

總之,因為石油開採的過程是非常昂貴的,人會想辦法吸乾每一口油井,直到地殼上層與地面架空、直到地殼板塊之間的縫隙中沒有粘固劑為止。這些個過程是一次比一次的更折騰地球的過程,說起來要是大地不塌陷、地不震那才怪了呢。 石油和地震有著很密切的關係,有關地震報告中說:過量的石油開採,造成含油區地下空間越來越大,如含油區處於地震帶,那麼石油開採會引起地震帶更為活躍,甚至可以造成地震帶的遷移,同樣的震級,開採後的含油區地震時所產生的破壞力要大得多。

話說開採石油無比昂貴,從勘探,到採油的中間有個基礎建設過程,需要大量的設備,比如: 柴油機、 防井噴設備、牢固井、井架底座、泥漿泵、 石油鑽機及部件,酸化 、通井機、修井機、壓裂設備等。 採油的時候需要建採油採氣井口, 抽油泵、 抽油機等,這可都巨大的設備啊。

因為石油是個很嬌氣的東西,很容易氧化變質,因此儲運儲藏就是很重要的問題,儲油罐和輸油管道是非常講究的,不同的油用不同的罐儲藏運輸,不能混用。接下來分離煉油也是巨大的費用。還有租用土地、人工、科研等等,依賴石油過日子的費用確實是天大的經濟數字。

在一篇石油報告中提到,由於地下石油的開採是非常困難和昂貴的,到一定時間石油開採就不值得開採了,因為開採石油的全部經費和出售石油的利潤之比會成反向比例了。所以每個國家都會出現開採石油的巔峰期,石油科學家推論全世界石油巔峰會在2004-2015年出現,接著石油的產量就會全面急速下降,直到石油不值得開採了。

另外,地下石油儲藏量有分析家分析,由於產油國出於某種因素虛報儲藏量來吸引外來資金獲得銀行貸款,各國公佈的地下石油儲藏量不一定合乎事實,分析可能近一半都是謊報。

那麼開發其他能源能否接濟現代大量吞食能源的人類呢?他們科學家也論證了這個事,說:如果全面發展其他能源,比如水力、風力、太陽能和生化能源,也只能維持現代工業的四分之一。

恐怖!這樣看來,咱這輩子就會趕上世界能源用盡的那一天呦?……咱們人類怎麼這麼快就走到這一步了呢 ?……

【伊羅遜攝影】專欄小組出版於2008-06-20


這是抽油機,一天到晚不停的上來下去改變著井下的壓力,人們叫它磕頭蟲,油田有很多磕頭蟲。


巨大的石油機械運往油田。


油砂運輸車,油砂要經過過濾才會出石油,和直接採到的石油不同,采油砂更昂貴,出原油多費一道工序。


這是煉油廠的一個小角落,煉油廠一天24小時不停的把石油分解成汽油、柴油、瀝青等等化工原料。


各類油的煉化儲存罐,不斷有新的煉油廠在建設,一個精煉廠需要數十個億美金的投入建設,有的煉油廠因為資金不足會拖上6、7年也不一定健全。


通往油田的公路每年都要加長、維護,以便使運油的車輛順利通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6月19日報導】(中央社倫敦十九日法新電)由於好戰份子攻擊造成非洲最大產油國奈及利亞的石油產量降低,世界油價今天上漲至每桶一百三十七美元,逼近紀錄高點。
  • 【大紀元6月19日報導】(中央社柏林十九日法新電)在法國呼籲對石油加值稅設定上限的情況下,德國總理梅克爾今天提醒歐洲聯盟各國,不要為了吸收油價屢創新高造成的衝擊而採取金融行動。
  • 沙特阿拉伯22日召開國際石油會議之前宣布,按照早前的計劃,每日增產20萬桶石油。
  • 〔自由時報編譯俞智敏/紐約時報19日報導〕包括美國艾克森美孚、荷蘭皇家殼牌、法國道達爾與英國石油等在內的四家大型西方石油龍頭公司,目前正與伊拉克政府就重返伊拉克油田的服務合約進行最後協商,預料本月底會正式公布合約內容,這將是三十六年來西方大型石油公司首度重返伊拉克。
  • 【大紀元6月20日報導】(中央社紐約十九日法新電)由於沙烏地阿拉伯表示計劃每天增產二十萬桶石油,以及中國宣布提高國內汽柴油價格,世界油價今天重挫近五美元,下跌到大約每桶一百三十二美元的價位。
  • 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今天表示,油價高漲及重跌的住屋市場可能拉長美國經濟成長減緩的時間,而金融市場則在同時持續緩慢改善。
  • 受中國調高成品油消息刺激,中國的石油公司股價急升,帶動深滬股市上揚,而大部分亞洲股市則下挫。
  • 【大紀元6月20日報導】(中央社阿爾及爾二十日法新電)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新聞社」報導,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主席哈里爾今天說,外界要求該組織增產以消除油價飆漲壓力,既不合乎邏輯也不理性。
  • 編者按:
      讀者朋友,您住在費城有多久了?費城的景點您可曾細細遊覽?費城的歷史和逸事您可知曉?您知道費城的第一個郵局在哪兒?第一家銀行是哪一家?最著名的食品是甚麼?哪些發明誕生於費城?哪家石油公司發跡於此?
  • (大紀元記者顧佳韻綜合編譯報導)北京當局週四(6月19日)突然宣佈,自6月20日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人民幣,漲幅分別為16%和18%。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人民幣,漲幅為25%。北京突然宣佈大幅提高油價後,國際原油價格週四應聲下跌,亞洲市場上美國輕質原油每桶降至131.19美元,急跌近五美元。有分析家指出,作為第二大耗油國的中國採取削減油價補貼的類似措施有助於抑制石油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