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起一袖古韻唐風

清漢
font print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

中國歷史上,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千百年來激盪著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懷,三國演義裡英雄人物的忠肝義膽在百姓心中千古流傳,當岳飛身披金甲手持長槍,飛躍在沙塵中,當關公的戰袍閃爍在沙場裡,當孔明羽扇綸巾的裝束慢步思索,這些歷朝歷代的故事一幕幕不斷的在戲台上演,演員用唱腔、身段,更借著劇中人物的服裝服飾,除了講述忠孝節義的故事外,也向世人演繹著仁義禮智信的中國傳統美德,代代傳承下來。

中國古代服飾象徵了中國傳統文化,也是中國歷代文化藝術的一部份,在中國悠久的文明歷史中,服飾文化占了重要的篇章,而歷史上各朝代的服裝也隨著不同的朝代改變,隨著不同朝代的衰亡而更迭,如古樸莊重的秦漢服飾,華貴富麗的大唐服飾,娟秀精巧的宋朝服飾,高雅堂皇的明朝服飾,豐富而多彩。

根據史籍記載,在黃帝堯舜時期即出現衣裳,殷商時期的甲骨文裡有衣、履、黃裳、袂等反映服飾著裝的字樣,從出土的裝飾變形人物中,發現了玉珮、玉環、耳墜、項飾、笄、梳以及絲綢、麻布和銅飾,分辨出是精美的飾物和考究的衣物。

從《周禮》、《禮記》和《儀禮》等中國史書中認識到,人類的衣著是從無到有,由簡入繁的;殷商時期在服飾等方面尚未反映出等級差別,西周服飾的等級界限就很明顯,種類也相應增加,宮室中拜天地、敬神時有專用禮服,上朝大典時用朝會服,軍事之用有從戎服,婚嫁之時用婚禮服,弔喪時又有喪事服等。

戰國時期,戰國七雄各諸侯國的服飾相應產生了變化,所謂「繞衿謂裙」就是指沿寬邊的下身纏繞式的肥大衣服,將前襟向後身圍裹的式樣,反映了古人設計思想的靈活巧妙,即採取橫線與斜線的空間互補,獲得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裝飾效果,而為防止用料輕薄纏身,採用平挺的錦類織物鑲邊,邊上再飾雲紋圖案,將實用與審美巧妙地結合,充分體現了古人設計的智慧。

西漢時期服飾實行「深衣制」,其特點是蟬冠、朱衣、方心、田領、玉珮、朱履,總稱「禪衣」。禪衣是單層的外衣,從形式上官民無差別,但從原料和顏色上,卻顯示了等級的不同,以衣襟分類,可劃分兩種,一為曲裾禪衣,即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一為直裾禪衣,開襟從領向下垂直,這種服式由於既長且寬,男子穿用較為普遍。

東漢光武帝時期,以赤色為最尊,標明漢朝應有的「火德」,到永平二年繼續倡導,著祭服時,內用白色布帛的中衣,必以紅色緣邊,與赤襪、赤舄相配,並制定百官以「五時服色」隨季節更換服裝,按四時迎氣,立春之日於東郊,服裝用青色,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服飾色皆赤,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服飾色皆黃,立冬之日迎冬於北郊,服飾色皆黑,漢代男子規定以冠式不同來區別等級和地位。

漢代勞動女子上著短襦,下著長裙,蔽膝之上裝飾腰帶長垂,勞作男子常服上身著襦,下身著犢鼻褲,並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人人皆同。

魏晉時期宮中朝服規定用朱色,常服用紫色,白色為平民服色,這時的服式仍以襦、裙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而婦女裝飾比較考究,有金環、銀約指和繞腕的跳脫等,在質地上宮中與宮外仍有很大區別。

唐代文化藝術繁榮昌盛,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時代,唐服因其品類多、善變化,使得唐代服飾豐富多采,雍容華貴,成為中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唐朝男子身著圓領袍衫,頭戴幞頭、紗帽,是最典型的穿著;幞頭是以絲絹裁成方巾,方巾四角下垂四長帶,用來裹髮的頭巾,在唐朝非常盛行;唐朝女子愛美成風,重視化妝、畫眉、點唇,也喜歡塗胭脂,服飾特點是低領、大袖、裙腰高束,樣式主要是上著短襦或衫,下穿長裙,加半臂,肩披帛巾,讓長長的裙襬曳地而行,體態輕盈有若天仙般的飄逸高雅。

宋代服裝分為三種,一為自皇后、貴妃至各級命婦所用的「公服」,一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稱「禮服」,一為日常所用的常服,宋代官家服飾普遍十分奢侈,民家著裝也很講究,不但衣料選擇考究,而且梳妝也很特別,有的扎發垂肩,有的雲光巧額鬢撐金鳳,還有用剪紙裝飾頭髮,身上抹香,足履繡花等。

明朝冠服制度則參照周、漢、唐、宋服制,恢復傳統的漢族服飾制度,男子服飾以袍衫為主,官員朝服仍襲古制,戴烏紗帽、圓領衫、袖寬三尺;以袍衫顏色和圖案來區分官職品位,袍衫官服前有一方形刺繡圖案,文官為飛禽圖案,武官則為走獸圖案;婦女服飾主要是襖、衫、褙子、比甲、及裙子,款式承襲唐宋,袍衫顏色只能穿桃紅、紫色、綠色;婦女的禮服為鳳冠霞帔,后妃參加祭祀大典等重要場合所穿的服飾,鳳冠上鑲綴著龍鳳,和霞帔搭配使用。

從中國古代服飾,我們可以發現,其特點是嚴格的禮服制度,這也說明古人是遵循著一定的生活準則與道德規範的,所謂君、臣、子民各守其綱;古代服飾也體現出古人的宇宙觀和思維狀態,人們按照衣裳的式樣穿著,有秩序地拜祖先、祭天地,如上衣如天,所以用黑色,下裳如地,服色用黃色,以此表達對天地的崇拜,從服飾上可以看出古人信神敬天,信守天命的思想。

中國古代服飾也體現了人和自然的和諧關係,這種「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都是基於人對神的崇敬與信仰,也正因為人有這種善念及高尚的道德水平,神才讓人擁有智慧,擁有真正美好的生活環境。

徜徉在這些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的中國古代服飾中,更加體會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底韻和內涵,博大與精深。

二零零八年,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藝術團全球巡迴演出時,除了精湛的演技獲得至高的讚賞外,演員精美的服裝更贏得東西方人士的驚嘆,為時裝界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審美觀念。

觀眾中,有讚譽神韻藝術團演員服裝主調的顏色都是近水色的,不管是淺藍還是淺紫或其他顏色,表現的味道非常的誘人,尤其是輕綢緞服裝的飄逸,增加了很多舞蹈的效果;也有讚譽節目中的《水袖》服裝,長長的袖子,展現出中國傳統女子典雅之美。

無奈時至今日,中華文化幾已被摧毀逮盡,流傳數千年的燦爛服飾文化也逐漸被拋棄,中國沒有了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傳統服飾。

自近年神韻藝術團開始世界巡演之後,世人越來越想了解真正的中國文化,近日新唐人電視台掌握了這個時機,舉辦《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希望從服飾文化著手,這是復興中華正統文化的又一次努力。

新唐人《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揭櫫「以促進具正統理念的優秀漢服飾文化在全世界傳播,弘揚純善純美的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為比賽宗旨,宗旨表示:

「推崇植根於五千年中國歷代服飾文化的淵源內涵和底蘊,並適用於現代人生活的穿著要求和注重實用性的設計;本著源承古人『仁、義、禮、智、信』的行為規範和純善純美的價值取向,在今天流行時尚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里,尋回漢服源遠流長的珍貴服飾禮儀文化。本設計大賽並非完全照搬中國古代的服裝服飾,而是通過借鑒唐宋明時期的漢民族服飾文化,以獨特創新的表現手法和風格,設計出融匯漢民族的文化特色並具有鮮明時代感的漢服。」

大獎賽的評委們並且表示:希望籍此大賽促進不同文化和族裔間的溝通,並使散居世界各地、有各種特長且有志於弘揚純真、純善、純美的正統文化的華裔藝術家們藉此良機切磋技藝,共襄盛舉。

在這個時刻,我們期盼大家一起從世間煙塵裡找回失落的漢服智慧,讓那滿袖的古韻唐風,灌穿在生活中的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武術劍道、音樂舞蹈、品茗茶道等文化藝術中,再造中華文化的輝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和塗抹脂粉一樣,我國婦女的垂眉之風,早在戰國時期已經形成。到了唐代,更加普及。不論在宮廷還是民間,都流行這種妝飾。
  • 婦女下體穿裙,是漢代以後流行起來的一種風俗,隨著社會風尚的不斯演凌和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裙子的款式也不斷更新,無論從造型、色彩或裝飾上看,都有許多新的發展。
  • 睛代甲胃,基本承繼南北朝時的形制,以明光銷為主,也有用兩檔銷者。明光鎖的樣式,前後稍有變化。初期與北朝晚期相似,如陝西三原雙盛村開皇二年 (公元582年)李和墓出土的陶俑:頭戴兜鋆,身披明光錨,.緯甲通作盆領,胸背左右各佩固形護鏡,肩部裝有披膊,著時在腰間繫束皮帶。
  • 半官是一種短袖上衣,其制由漢魏時期的 「半袖」發展而來。短袖衣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漢代,時稱 「繡掘」。因其衣袖之長,為長袖衣的一半,故稱之為 「半袖」,也稱「半臂」。一般多作成對襟,長及腰際,兩袖寬大而平直,長不掩肘。
  • 高雄市有一群年輕人在去年黃曆七夕組成「中華漢服文化創意發展協會」,為了方便記憶,他們選擇每個月的「疊日」聚會,聚會時大家都要著漢服,這些漢服都是參考文獻、典籍和歷史書籍,自己打版縫製。
  • 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紐約報導)新唐人電視台於5月15日在曼哈頓舉辦新聞發佈會,向華人社區隆重推出2008年全球華人的舞蹈、聲樂、鋼琴、小提琴、漢服、攝影、廚藝、武術、油畫九個系列大賽,其中五個大賽的評委為媒體解答了這些大賽對世界傳統文化復興的意義及比賽評判標準等,很值得參賽選手參考。
  • (大紀元記者田宇報導)這首詩出自於大連大學中文系一位年僅年輕21歲的安徽女孩之手。詩歌發表後便在漢服愛好者的圈子裏廣為流傳。與其遙相呼應的還有一位名叫 「天涯在小樓」的網友在網上寫下的這樣一段詞句:
  • 時裝, 服飾的潮流。 一旦形成了一種潮流,也就超出了服裝本身的概念而憑添了更多更廣的含義和更深的文化淵藪。
  • 中國自古即有華夏、中華之稱。在中國各大族群中,漢族是最大的民族,又稱為「華夏民族」或「中華民族」。所以漢服又稱為漢裝、華服。漢服不是指「漢朝服飾」,而是指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 許多漁船都是夜間作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