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我們的老師

湘宜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下午載孩子回家的路上,兒子的小手摟著我的腰問我:「媽媽,你有幾公噸?」天哪!我又不是大象,也不是汽車,怎麼會用這種計量單位?兒子堅持要我說出答案,把小數點位置算了算,我回答:「我是0.0053公斤!」兒子得意的大笑:「哈哈!媽媽是小寶寶!我可以抱在懷裡搖啊搖了!」唉!我居然算錯了!兒子接著又問:「媽媽!你幾公克?」又來了,這回我可要認真推算了「53000公克!」彷彿是頂超級的重量。

這是兒子正在學習的數學課程內容,每一天他都會跟我分享生活中有趣的事物或學習上的新鮮內容,讓我重溫了以前的學習樂趣,更重要的是在孩子身上我學到更多生命的學問,孩子就像我的老師,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給我智慧與啟示。

這一天,兒子從冰箱取出冰塊忘了關冰箱門,我就說了:「怎麼就忘了關好來呢!」兒子馬上起身去關的同時接著說:「你有時侯也忘了關,我也從沒罵你的呀!對嗎?」這倒是真的,我責備的心情平息了一些,兒子繼續說:「就像你也會打破碗,我都從來不會罵你,所以我不小心打破碗,你也不可以罵我。」他是逮到機會,爭取下次犯錯的豁免權呢!因為說得有道理,我並不想駁斥他。

在兒子做錯事,我指責他時,如果我的音量太高兒子也會抗議,因為會被隔壁鄰居聽到,這樣一來他就會很沒面子;我認真傾聽兒子的心聲,我看見孩子需要被重視的心情,孩子只是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而已,我知道每個生命都需要被尊重,雖然他的年紀還小,甚至是很年長的老頑童都同樣渴望被尊重、被關心,因此我相信在鼓勵中成長的孩子會對自己充滿自信,在愛中成長的孩子將來才會懂得如何去關心別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生活環境與父母師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是孩子性格養成中的雕塑師,甚至影響一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特色與優點,所以教育孩子並沒有一套不變的標準,雖然我不要求紀律,但是要他明白事情的結果是要自己去承擔的;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一路走來,我們發現讚美的好處,學習表達善意與說好話,我們一起把電視排除,共同把握美好的親子時光,在彼此的陪伴中,一起讀書一起遊戲,兒子教會我打桌球的技巧,也教我投球與接球的方法,我們在棋藝的切磋中學習進攻與防守,學習心理戰術與謀略,因為我們發覺到學習就是美好的探險。

平時我鼓勵孩子多看法輪大法的經書,孩子都會很認真的讀入心,並將之運用在生活中,我深深感覺這些書確實可以啟迪智慧,甚至是父母教育的好幫手,讓我省力不少,我讓孩子從真誠、善良、忍耐包容中去省視自己的言行舉止。

我知道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孩子童年的一切印象與記憶都將伴隨著他一輩子;從孩子身上我學到了無私的付出是不要求回報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隨著歲月的流逝,總有一天他將振翅高飛,那時候我們只能祝福他,願他飛得更高更遠,讓彼此都不要有牽絆。

我不後悔為孩子的付出,讓白髮生起,讓事業夭折,讓青春遠去;只因為孩子是我生命中重要的夥伴;只衷心的期望,他能有信心、愛和勇氣面對這個複雜的社會,他能有能力樂觀的面對生活的與人性的陰暗面,在挫折中重新爬起來,在失敗中越挫越勇,更要能堅持自己善良、真誠的本性不隨波逐流。

就在要求與反省中,我也強化了自己性格中的一些弱點,在教育孩子的互動中,透過不斷的省思,讓我看到內心真實的自己,釐清了自己童年的一些陰影,也看清世事的真相與本質,我明白人與人間的緣分,明白生命的使命與意義,這一切都來自與孩子的良性互動中。

就在陪伴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也看到自己再一次的蛻變,我明白這是一段值得珍惜的歲月,讓我反省內在自我曾有的迷惘與缺失,讓我更有勇氣面對未知的明天,更有自信迎擊未來的挑戰,我清楚的知道,我有著最好的戰友,那就是我的孩子。@*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各個年齡段的兒童都能夠完成一些他們那個年紀的孩子所能做的事。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掌握新的能力,而且給孩子信心讓他做得更好,是育兒過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 上個月學校舉辦的家長日中,有一位教授這樣說:「在座家長多半與我有相同的成長背景,記得在小時候,要是在學校或外面跟人打架、被人欺負,回到家一定不敢吭一聲,因為我們知道,說出來的話只有一個後果,那就是再挨一頓打,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孩子被同學揍了、或是當老師的敢碰我寶貝孩子一根汗毛,現在的家長隔天就到校理論或鬧到校長室去,……」
  • 我們家長討論著是什麼因素造成價值觀的改變;因為如果文具、外套丟了,又久久的沒人招領,是工商社會的功利主義造成的?是為人父母的身教造成的?還是學校的教育失敗了?
  • 孩子很小的時候,大約兩歲左右吧,有一回走在路上,我指著路邊轎車車牌的號碼,跟他說:「0」。此後只要剛好看到「0」,就告訴他:「0」。不多久,他自己就發現了一個「0」,當然囉,我們彼此都很興奮。這是孩子識字的開始,很自然、也很好玩。
  • 小孩子要的不只是吃吃喝喝而已,他們在精神層面的需求大於感官層面。有了電視以後,孩子好像就不會玩了,每天放學回家便守著電視機,被動的接受別人灌輸給你的訊息,一旦沒有電視便茫然不知該如何打發時間。被動慣了,主動的機制生鏽了,想動也動不了了。
  • 孩子未必完全是從求知欲的角度提出各種問題的。當他有了問題,一問媽媽就得到了解決,於是感到讓母親解答比自己去思索容易,孩子的提問往往是在這種心情驅使下提出來的。因此母親對於孩子的提問,不應該像百科全書似的,機械的答覆了事。應該在啟發孩子動腦思考的同時給予回答。
  • 擁抱是一種很甜美、很溫馨的感覺,還記得曾經上過這麼一堂課,教授要教大家體會擁抱,擁抱對西方人來說是很自然而常見的事,這個課題對東方人而言,卻是很大的挑戰,樸實的民風、保守的道德觀念讓很多人不知道擁抱的滋味,教授懇切的說,擁抱是一種壓力的釋放,是一種關懷與愛的傳達,更是不可或缺的健康的資糧。
  • 初為人母,在欣喜之餘,我常問自己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留給孩子些什麼?是金錢、學問,還是……反覆地思考後,我體會到「萬貫家財也換不回一個浪蕩子」。因而,以良好的身教及親子互動去培養一個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就成為我當時的目標。所以,在兒子成長過程中,我雖然不算是個負責盡職的母親,但從不曾缺席,也未曾讓他當過一天的鑰匙兒;如今,兒子已長大成人,也有正當的工作,多少往事如今回憶起來還真是既慚愧又欣慰。
  • 秀鳳的女兒順利上了中部一所口碑不錯的大學,她喜悅的眉梢帶著一絲甜蜜與滿足,在這世上她是最有資格為女兒的上大學分享喜悅的,因為她在這段成長過程中確實付出了許多心血,尤其是在國中那段青澀的叛逆時期。秀鳳說:「那是一段令人難忘的回憶,因為自己確實在事件中真正體會到什麼是一起成長。」秀鳳說起這段一起走過的成長路: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