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俗印記】鬧鐘之戀(上)

楊紀代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曾在網路上看到一串組圖,全是各式各樣最新設計的鬧鐘,千奇百怪,造型新穎,功用多元,不但聲音多變,而且一旦鳴響,就非把你吵到醒轉為止。甚至還能繞床行走、跳上跳下、圍著枕頭喧鬧不已……,反正想方設法把妳叫醒離床、漱洗上班就是了。現在的人真的離不開鬧鐘了,它已經成為家中必備的日用品之一,少了它,可能「飯碗」都捧不穩哪。看著看著,在會心微笑之餘,兒時的鬧鐘風情,慢慢的浮現腦際……

小時候,是沒有這種「人工鬧鐘」的。有的只是「天然鬧鐘」——蟲鳴、鳥叫、雞啼。陪伴孩子長大的鳥兒可以說是麻雀啦。牠們的特色是成群結隊的集體行動。那收割後的稻田,更是牠們的大本營。漫天飛翔,忽東忽西,停下之後,低頭啄食稻粒,快速而利落。那「稻草人」只能攤開雙手,站在那兒徒呼荷荷啦!我覺得牠們起得最早了,天一亮,就能聽到牠們接連不斷,輕脆的「唧唧」聲,以及落在屋簷上輕巧跳躍的腳步聲。

最常見到的情景是:成堆成堆的停在電線上,有悠閒的梳整著羽毛的;把頭埋進翅膀下休憩的;或左顧右盼,表現出不可一世的神情;也有一時技癢「唿」的一下,來個低迴、衝高,再歛翅、停止,表演特技的……。總之,在電線上,妳可飽覽到麻雀家族的一切習性。就像橫空而出的一條五線譜上,跳躍著無數的音符,歡唱著「快樂頌」。這個時刻,可千萬別打牠們底下穿過,小心「黃金萬兩」臨頭喔!

再就是白頭翁啦。身軀比麻雀大上一兩倍,頭頂上那撮白色羽毛,顯眼而亮麗。大音量的嗓門、高八度的分貝,最常聽到的鳴叫是:「唧啾——唧啾啾」!接下來就變換出多種不同的音調和叫法,非常有趣。那真是天生的歌唱家,是欣賞或嫌吵,則視個人當時的心情而定。

日式宿舍的建築是木造房子,在地基上用縱橫交錯的多條木柱撐高後,再全面鋪上木板成為大平臺,上頭擺上塌塌米,再用紙門隔成幾個房間。撤下紙門就是一個大通舖。因此底下是空的,夏天通氣、涼快,一到冬天,北風從底下呼嘯而過,打塌塌米縫隙中鑽入被窩,可冷得令人牙齒打顫。所以儘管經濟拮据,也得擠出錢來弄幾條墊被鋪上保暖!可這個撐高之後的地基空間是最好利用的場所啦。我們利用幾片門板堵住前後,圍了起來,在裡頭養雞。白天打開門板,把雞放到後院裡自由活動,傍晚,牠們就自動的回到原處睡覺。

一般家庭養母雞居多,生蛋用嘛。公雞只一兩隻,用來傳宗接代。但那麼一兩隻公雞就是「天然鬧鐘」啦。那可是精準無比!每天清晨四五點之間,必定開始引頸長鳴,母親要不馬上起床將牠們放出去,那麼立刻天下大亂。一聲緊接一聲,此起彼落的啼叫不休,搞得母雞也咕咕的吵個沒完沒了。還不只自家呢,只要有養雞的人家,每天全是同一時刻,準時引吭高歌,妳能不起床嗎?每個人打心底服了牠,牠不會失靈、故障,更不必換電池,從不會過快或走慢。每天準時盡忠職守,直到成為餐桌上的美食為止!

至今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家之長」的公雞,頭部、脖子、頸項、背部、尾巴,每一部份的羽毛,長短、形狀、顏色都不相同,鮮豔奪目,流光溢彩。挺立的紅色肉冠微微輕顫;底下的丹朱肉垂搖曳生姿;晶亮的雙目,顧盼自雄,威風凜凜;穩健的跨步中,「妻妾成群」,真是羨煞人也!而牠那珍貴的五彩羽毛,卻成了我們小時自製「毽子」的必備裝飾物。經常追著牠「拔毛」,可是反而偷雞不著蝕把米的被牠啄得落荒而逃,有趣極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二十幾年前,每逢教師節,總有學生捧著鮮花來祝賀,那時剛由荷蘭進口的姬百合、葵百合最受青睞,又因價格昂貴反而成為搶手貨。看著那經由雜交的五顏六色新興花卉,徒具台灣百合的外型,可少了那高雅、淡然的特色,潔白純淨的風姿。尤其那刺鼻的濃郁香氣,聞久了讓我頭發暈,插在花瓶裡,十天半個月下來,簡直受不了,心中老是懷念小時那淡淡的撲鼻花香,那幽幽的撩人氣息……
  • 今天大兒子夫妻倆都要早出門,由我接班,到點了叫醒兩個孫子吃早餐、上學去。看著小兄妹倆,心不甘情不願的起了床,睡眼惺忪的邊啃麵包邊打盹兒,催緊了又急眼,怨奶奶多管閒事。眼看快遲到了,才瞥見媳婦的留言,孫女感冒,得招呼她吃完藥再走。看著她慢條斯里的撕開小藥包,熟練的倒出幾粒花花綠綠的小藥丸,放進嘴裡,再喝口白開水,一仰脖子,「咕」的一聲,利落的吞了下去……看著看著,我的胃又習慣性的揪成一團,隱隱發熱,從「吃苦」中長大的歲月,一下子全都「倒帶」倒回來了……
  • 經過歲月的洗禮,這兩本擠在書架角落裡的書:《理想夫人》、《理想丈夫》,紙質早已發黃,散佈著點點霉斑;內頁有不少的脫落,更多的是岌岌可危的訂書針和時時灑落的鐵銹;封面那層薄薄的塑膠保護膜,年久風化,都已龜裂,稍一翻動,即化為一陣陣細粉四處紛飛。
  • 上小一了,既興奮又膽怯,全是陌生面孔和不太敢抬頭仰視的女老師,這啟蒙教育的第一道難題,這開天闢地的第一次執筆,這前所未有的頭一遭寫字,深刻的鐫鏤在我的腦海裡,六十年之後,那狼狽的情景與過程,記憶猶新,依舊無法忘懷!
  • 那個年代,還留有日式遺風,學校每年十月份總要舉行一次運動會,目的是向鄉宦士紳、醫生富賈、政商名流募款,順便展現學生的教育成果。所以開學之後不久,各年級就開始籌備節目和表演項目的練習。
  • 當年什麼都在草創階段,因此小學課業和現在兩相對照,顯得輕鬆多了,所以我和大弟倆,經常利用放暑假的機會,倆小買上火車票,結伴回鄉下老家,和堂兄弟姊妹們團聚。
  • 我覺得人生是塊畫布,由初始的潔白無瑕,到懂事起,開始提起了畫筆,慢慢的、逐漸的,調出了屬於自己的特殊色調,塗上自己認為悅目的色彩:或燦爛奪目或清新可人;或瑰麗奇絕或鮮艷七彩……隨著時光的流逝,世故的堆疊,遍嚐人情冷暖,苦捱世道艱辛,到老了,可能只餘恬淡的藍灰與刻意的留白吧。
  • 清晨的小公園是銀髮族的天下,儘管動作不流暢,節拍跟不上,可這元極舞的浩大陣容裡,閃亮的白髮紅顏,特別出色。那繞圈兒疾走、揮汗如雨的身影中;那氣定神閑、慢悠悠跨步出手的太極拳法;那甩動雙臂、偶爾吐氣開聲的外丹功;開合自如的扇子舞;如靈蛇出洞的劍法演練……在在都是老年人佔多數。
  • 小學時沒什麼娛樂,只有學校偶爾帶大家到戲院觀賞武術氣功表演,什麼開磚、臥釘板、金槍刺喉、耍刀弄劍……等等,也看過幾場魔術和馬戲團表演!那不可思議的戲法,那匪夷所思的變化,看得我們驚叫連連!還有那些獅、虎、馬、猴、象……精湛的演技以及小丑逗趣的肢體語言,引得大夥兒歡聲雷動!當時收費低廉,每個人出幾角錢就能滿足那小小心靈的好奇與刺激感。不久,有了外國電影輸入了,舊戲院紛紛改裝成電影院,新戲院如雨後春筍般不斷的出現!隨著國民所得的增加,人們開始注重起休閒消遣來,因此只要換上新片,電影院裡就門庭若市!
  • 這年頭過日子,還不能足不出戶呢,最起碼,三、五日你得去公寓大門,開開自家信箱,把擠爆的廣告、傳單……等等清理乾淨,否則接踵而至的垃圾信件就滿溢而出,製造更大的髒亂。唉!這就是文明、進步的苦果吧,由不得你不嚐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