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元甫醫學園地】中醫的養生之道(上)

王元甫 醫師、中醫博士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人出生之後,就會自然經歷成長階段、強壯階段、衰老階段,最後走向死亡,這也就是中醫所講的「生、長、壯、老、已」五個階段。生、老、病、死雖然是生命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但是通過養生的方法,是可以達到強健身體、預防疾病、延緩衰老、增長壽命的目的。簡單的講,養生的首要目標就是要使人能夠健康、長壽。

除了治病之外,中醫的聖經《黃帝內經》也非常重視養生。以中醫治病的觀點而言,上工(高明的醫師)是治未病(未發生的病症),而中工(普通的醫師)是治已病(已發生的病症)。其實,中醫不只是治未病,還要更進一步預防疾病的發生,也就是養生,要使身體健康、減緩衰老。本系列文章將分為三個部份有系統來探討中醫的養生之道:
(1)養生的理論,
(2)養生的原則,
(3)養生的方法。

養生的理論

中醫的養生有非常完整的理論基礎,這些也是中醫治病的基礎,因為中醫整體上包括治病與養生兩大部分。養生的原則與具體方法都是從養生的理論發展出來的(養生的理論→養生的原則→養生的方法)。養生要先知道生命,然後才能依此來保養生命;養生的理論就是生命的理論,包括下列五項要點:
(1)生命的來源,
(2)生命的法則,
(3)生命的組成,
(4)生命的階段,
(5)長壽與夭壽。

(一)生命的來源:天地合氣

萬物的生成是天的「氣」與地的「形」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黃帝內經》的《素問‧天元紀大論》說:「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遷而化生萬物矣。」人也是經由相同的原理造就的,也是「天地合氣」所產生的,所以《素問‧寶命全形論》說:「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意思是說,人雖然出生於地,但是生命是決定於天,而且人是「天地合氣」作用下的產物。

(二)生命的法則:人法天地、陰陽、五行

道家是以「道」作為其核心,「道」是宇宙的本體,也是宇宙萬物運行的原理。
老子《道德經‧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生一為無極,無極再生太極,太極分陰與陽為二儀。陽為天,陰為地,天地合氣而生成人,天、地、人三者是為三,三(天、地、人)再生萬物;天行六氣(厥陰、少陰、少陽、太陰、陽明、太陽),地化五行(木、火、土、金、水),萬物才能生、長、化、收、藏。所以天地、陰陽、五行是作為生命的法則,是人生成與運行之原理。

(三)生命的組成:有形(形)與無形(氣)

(1)形與氣

人既然是「天地合氣」的產物,所以人的組成就包括:「天的成份」與「地的成份」:
①地的成份:就是「有形」的身體,是後天形成的。
②天的成份:與天的性質相同,是屬於「無形」,是先天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元神與元氣(真氣)。
一般而言,有形的部份總稱為「形」,而無形的部份總稱為「氣」,人就是由「形」與「氣」共同組成的。

組成 來源 成份
有形的部份(形) 地的成份 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無形的部份(氣) 天的成份 神、魂、魄、氣、命門、三焦

(2)生命三寶:精、氣、神

道家稱「精」、「氣」、「神」三者是人身的三寶,是因為人體雖然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等有形的結構所組成,其內也蘊涵著無形的成份,但是人體最重要的基本成份就是「精」、「氣」、「神」。
①「精」:是有形的,是人體的精華物質,包括陰、血;
②「氣」:是無形的,屬於陽,主乎動,是人生命活動的來源;
③「神」:也是無形的,就是元神,是人真正的主宰,是上天所賦予的。

(四)生命的階段:生、長、壯、老、已

生命的五個階段是:生(出生)、長(生長)、壯(強壯)、老(衰老)、已(死亡),它們是生命自然發展的必然規律。養生就是要延緩人體的衰老,保持健康的狀態。衰老的機轉與下列兩種身體的變化有直接的關係:
(1)腎中精氣的變化、
(2)臟腑、血氣的變化。

(1)腎中精氣的變化

在《黃帝內經》的《素問.上古天真論》中,黃帝問岐伯為什麼年老時沒有生殖能力,岐伯就以腎氣的變化分別說明女子與男子的生殖能力:

①女子14歲、男子16歲時腎氣充盛、天癸(相當於西醫的下視丘-腦垂體-性腺軸)發揮作用,所以能生子;
②女子28歲、男子32歲時筋骨、肌肉的發育達到最高峰;
③女子35歲、男子40歲時腎氣開始轉弱;
④女子49歲、男子56歲時天癸衰竭,所以形體敗壞而不能生子。

此外,腎中精氣的盛衰不僅與生殖能力有直接的關係,也與牙齒、頭髮、筋骨、其他形體的變化相關。在腎氣充盛的階段,它們也跟著成長;在腎氣衰弱的階段,它們也跟著衰老。

這是人體成長與衰老的大概情形,但是還是會有些個別差異。例如有的人年老還能生子,這是因為這個人先天腎氣特別強盛,氣血循環特別好的緣故。還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情形,養生得道的人雖然年紀已達百歲,還是能生子,是因為養生使身體保持非常健康的狀態,就像年輕人一樣,這也是養生的最高目標。

(2)臟腑、血氣的變化

在《黃帝內經》的《靈樞.天年》中,黃帝問岐伯在人一生中臟氣的興盛與衰弱的變化是什麼情況,岐伯指出二十歲時血氣開始旺盛,三十歲、四十歲時身體的功能達到巔峰,五十歲時身體的狀況開始走下坡,肝氣開始衰弱,所以眼睛會看不清楚;六十歲時心氣開始衰弱,所以氣血循環不良;七十歲時脾氣衰弱,所以皮膚乾枯;八十歲時肺氣衰弱,魄離開人體,所以容易講錯話;九十歲時腎氣衰弱,並且其他四臟、經脈都已空虛;一百歲時五臟都已衰弱,神氣離開人體,只剩下形體獨自存在,生命最後走向死亡。

年歲 臟腑、血氣的變化 形體變化 行為趨向
十歲 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 好走
二十歲 血氣始盛 肌肉方長 好趨
三十歲 五臟大定,血脈盛滿 肌肉堅固 好步
四十歲 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
腠理始疏,平盛不搖
榮華頹落,
髮頗頒白
好坐
五十歲 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 目始不明(眼睛開始看不清楚)
六十歲 心氣始衰,血氣懈惰(氣血循環不良) 好臥,苦憂悲
七十歲 脾氣虛 皮膚枯
八十歲 肺氣衰,魄離 言善誤(容易講錯話)
九十歲 腎氣焦,四臟經脈空虛
一百歲 五臟皆虛,神氣皆去 形骸獨居而終

(五)長壽與夭壽

天年是上天賦予人年齡的限制,也就是人正常壽命應該能活到的年齡。《黃帝內經》講到人的天年是一百歲,例如《靈樞.天年》說:「人之壽百歲而死。」凡是能享盡天年、自然衰老而死亡的稱為壽(長壽),活不到天年、早衰而亡的稱為夭(夭壽、短命)。

為什麼有些人會長壽呢?為什麼有些人會夭壽呢?中醫認為這與臟腑功能、肌肉皮膚狀況、血液循環好壞、呼吸快慢、身體抵抗力等有關。《黃帝內經》提到長壽與夭壽的條件如下表:

身體指標 壽的條件 夭壽的條件
臟腑功能 五臟堅固(功能良好)、六腑消化功能正常 五臟不堅固
肌肉皮膚 肌肉分明,皮膚緻密 肌肉柔弱
血液循環 血脈和調(血液循環好) 血氣虛弱,脈不通(血液循環不好)
呼吸快慢 呼吸微徐(呼吸平和) 呼吸喘急(呼吸快而短)
身體抵抗力 數中風寒(常感冒)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