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東漢 蔡琰:悲憤詩

蔡琰
font print 人氣: 923
【字號】    
   標籤: tags:

(蔡琰﹝音:眼﹞,是漢代著名學者蔡邕的女兒,博學多才,精通音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她為胡兵擄掠,身陷南匈奴十二年,生了兩個兒子,後為曹操贖回。回國之後,寫了這一篇著名的悲憤詩,抒發自己坎坷的人生遭遇,也見證了時代的動亂。)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彊。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幾微間,輒言斃降虜:「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音:力)罵。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終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里。邂逅徼(音:邀)時願,骨肉來迎己。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痴。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馬為立踟躕(音:持除),車為不轉轍。觀者皆歔欷,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音:傳 )征日遐邁。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城郭為山林,庭宇生荊艾。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煢煢(音:窮)對孤景,怛(音:答)吒詫靡肝肺。登高遠眺望,神魂忽飛逝,奄(音:眼)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為復彊視息,雖生何聊賴?

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勖(音:序)勵。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釋】

亂天常:違背天理。
逼迫遷舊邦:指董卓迫漢獻帝遷都長安。
彊:同「強」。壯盛、健壯。
不祥:指董卓。
卓眾來東下:董卓派諸將東下對抗山東義軍。
平土:平原;指中原。
孑遺:殘留、獨存。此指遺種。
尸骸相撐拒:屍骸相疊支撐。
還顧:回顧。
邈冥冥:渺遠迷茫的樣子。
肝脾為爛腐:比喻極為悲痛。
所略:所俘虜。
屯聚:聚集。
失意幾微間:極小的事情不合董兵之意。
亭刃:亭,放置;指殺害。
我曹:我輩;指董卓的士兵。
詈罵:辱罵。
彼蒼者:指上天。
華:中原。
翩翩:輕飛的樣子。
肅肅:形容風聲。
邂逅:偶然相遇。
徼:請求。
骨肉來迎己:請求中原親人來迎回自己。
天屬:自然關係所結合的親屬。此指直母子天性。
綴:連結。
乖隔:分離。
五內:心、肺、肝、脾、腎五臟。因位於人體內,故稱為「五內」。
踟躕:猶豫不決。
轍:車軸。
歔欷:悲傷抽噎。
遄征:疾走、快行。
遐邁:遐,遙貌;邁,行走。
中外:中表兄弟。
荊艾:灌木野草。
煢煢:孤獨無依的樣子。
怛吒:驚痛悲惻。
靡肝肺:指傷心。靡,爛也。
奄:忽然。
旁人相寬大:旁人關心寬慰。
視息:只能用眼睛看,用鼻子呼吸,含有偷生苟活之意。
賴:依賴。
新人:指董祀;蔡琰回國後,曹操令嫁給陳留人董祀。
捐廢:拋棄。

【作者簡介】

蔡琰(177年-?),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為蔡邕的女兒,博學有才,通音律,是建安時期著名的女詩人。

初嫁衛仲道,夫亡無子,歸寧於家,後為董卓部將所虜,十二年流落匈奴,嫁南匈奴左賢王,生二子。

建安十二年(西元207年),曹操遣使以重金贖回,再嫁陳留董祀。

後來董祀犯罪論死,蔡琰親自向曹操求情,時值嚴冬,史載“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曹操最後同意為董祀赦免。

傳世有《悲憤詩》二篇,以及長詩《胡笳十八拍》一篇,敘述了文姬一生不幸的遭遇。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嬰兒墮地,其泣也呱(音:哇)呱;及其老死,家人環繞,其哭也號啕。然則哭泣也者,固人之以成始成終也。其間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為衡,蓋哭泣者,靈性之現象也,有一分靈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際遇之順逆不與焉。
  •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 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開物成務,以立我丕基,至於今三百有餘年矣。而舊志誤謬,文采不彰,其所記載,僅隸有清一朝;荷人、鄭氏之事,闕而弗錄,竟以島夷海寇視之。烏乎!此非舊史氏之罪歟?且府志重修於乾隆二十九年,臺、鳳、彰、淡諸志,雖有續修,侷促一隅,無關全局,而書又已舊。苟欲以二三陳編而知臺灣大勢,是猶以管窺天,以蠡(音:離)測海,其被囿也亦巨矣。
  •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於世云。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於春秋,固無可言者。及若季次、原憲,閭(音:驢)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苟合當世,當世亦笑之。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死而已四百餘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音: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 余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私欲就床止息。仰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如何到得。良久忽曰:「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由是心若掛勾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兩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音:任)麼時,也不妨熟歇。
  • 光緒十六年春閏二月甲子,余遊巴黎蠟人館。見所製蠟人悉仿生人,形體態度,髮膚顏色,長短豐瘠,無不畢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藝雜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於館。或立或臥,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飲或博,驟視之,無不驚為生人者。余亟歎其技之奇妙。
  • 虎丘,中秋遊者尤盛。士女傾城而往,笙歌笑語,填山沸林,終夜不絕。遂使丘壑化為酒場,穢雜可恨。
  • 無法想像,沒有芭蕉的東方庭院,也無法想像,沒有芭蕉的古典文學。沒有那一簇簇葉面舒張,深碧漫展的芭蕉葉,開在白粉牆邊,湖石畔,生在三月的薰風裡,長夏的庭院中。古老的文學,沒有那一襲輕碧濃綠的芭蕉,千年來,那夜夜夜夜的雨,竟落向何處呢?那夜雨裡,那孤獨的,冤屈的,寂寞的,抑鬱的,在人世間受遍磨難的孤苦靈魂,又與誰共鳴?
  • 《帝鑑圖說》插圖《望陵毀觀》,描繪唐太宗體從魏徵勸諫,拆毀了台觀。(公有領域)
    唐太宗嘗言:「至如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如果有這樣的一個暴政,不僅「防民之口」,官員們還肉麻的為暴政歌「功」頌「德」,這樣的政權又能維持多久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