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言語篇:以失敬罹罪

劉義慶
font print 人氣: 127
【字號】    
   標籤: tags:

《司馬德操在潁川》

南郡(1)龐士元(2)聞司馬德操(3)在潁川(4),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從車中謂曰:「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5),焉有屈洪流之量(6),而執絲婦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車。子適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7)。昔伯成耦耕(8),不慕諸侯之榮;原憲桑樞(音:書)(9),不易有官之宅(10)。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後為奇?此乃許、父(11)所以慷慨,夷、齊(12)所以長歎。雖有竊秦之爵(13),千駟之富,不足貴也!」士元曰:「僕生出邊垂(14),寡見大義。若不一叩洪鍾(15),伐雷鼓(16),則不識其音響(17)也。」

1.南郡:今湖北襄陽縣。
2.龐士元:蜀龐統,字士元漢末襄陽人,有鳳雛之美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唯德公重之,後與穎川司馬徽共語,自晝至夜徽異之曰:「生當為南州士人之冠冕。」由是漸顯,劉備召以為治中從事,與諸葛亮並為軍師中郎將,佐劉備取蜀。後因圍雒縣,攻城時中流矢而卒,時年三十六。
3.司馬德操:漢司馬徽,字德操,穎川陽翟人,居荊州,知劉表性暗,必害善人乃囊括不談議。劉備曾向徽探詢人才,徽因推薦諸葛亮及龐統。荊州破,為曹操所得,操欲大用,後病死。有知人之鑒,龐德公稱為水鏡先生。
4.穎川:今河南許昌縣。
5.帶金佩紫:帶金印,佩紫綬。言位居高位。
6.洪流之量:比喻才器之大。
7.子適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言你但知捷徑之速,而不慮及迷途之苦。喻言子徒知速取富貴,而不慮其將迷失通路。適,僅。
8.伯成耦耕:禹為天子,伯成辭諸侯而耕於野。耦耕,兩人並耕。
9.原憲桑樞:原憲字子思,宋人孔子弟子居魯。桑樞,用桑枝作門樞。比喻居處簡陋。樞,門戶的轉軸。
10.不易有官之宅:言不願以有官守者之居宅易其桑樞也。
11.許父:上古高士許由、巢父。
12.夷齊:指殷孤竹君之伯夷、叔齊。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義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13.竊秦之爵:秦呂不韋以千金貨於華陽夫人,請立子楚為嗣,及子楚立,封不韋洛陽十萬戶,號文信侯。以詐獲爵,故曰竊。
14.邊垂:邊遠之地。
15.洪鐘:大鐘。
16.雷鼓:擊雷門之鼓。古代祭神時所用的大鼓,或六面,或八面。
17.不識其音響:言不加叩問,即無以知德操胸中之所懷。

《以失敬罹罪》

劉公幹(1)以失敬罹罪(2),文帝問曰:「卿何以不謹於文憲(3)?」楨荅曰:「臣誠庸短,亦由陛下綱目不疏(4)。」

1.劉公幹:漢末劉楨字公幹,東平寧陽人。為建安七子之一。
2.以失敬罹罪:建安十六年,世子為五官郎將,妙選文學,使楨隨侍太子。酒酣坐歡,乃使甄夫人出拜,坐上客多伏,而楨獨平視。他日為操所聞,乃收楨減罪免死,發服勞役,使磨石。
3.文憲:法規。
4.網目不疏:魏武綱紀嚴密,能夠明察秋毫,不疏漏網之魚。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謝公夫人教兒,問太傅:「那得初不見君教兒?」答曰:「我常自教兒。」
  • 范宣(1)年八歲,後園挑菜,誤傷指,大啼。人問:「痛邪?」答曰:「非為痛,身體髮膚,不敢毀傷(2),是以啼耳!」宣潔行廉約,韓豫章(3)遺絹百匹,不受。減五十匹,復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韓後與范同載(4),就車中裂二丈與范,云:「人寧可使婦無褌(音:昆)(5)邪?」范笑而受之。
  • 殷仲堪(1)既為荊州,值水儉(2),食常五盌(3),盤外無餘肴,飯粒脫落盤席間,輒拾以噉之;雖欲率物(4),亦緣其性真素。每語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5),云我豁平昔時意(6),今吾處之(7)不易,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爾曹(8)其存之。」
  • 王僕射(1)在江州(2),為殷、桓(3)所逐,奔竄豫章,存亡未測。王綏(4)在都,既憂戚在貌,居處飲食,每事有降(5)。時人謂為試守孝子。
  • 孔僕射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時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漣,見者以為真孝子。
  • 邊文禮(1)見袁奉高,失次序(2)。奉高曰:「昔堯聘許由(3),面無怍(音:做)(4)色,先生何為顛倒衣裳(5)?」文禮答曰:「明府(6)初臨,堯德未彰,是以賤民顛倒衣裳耳。」
  • 孔文舉(1)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2)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儁才清稱(3),及中表(4)親戚乃通(5)。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6),與君先人伯陽(7),有師資之尊(8),是僕與君奕世(9)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音:委)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10),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音:促及)(11)。
  • 孔融被收(1),中外(2)惶怖(3)。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4),了無遽容(5)。融謂使者曰:「冀(6)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7)亦收至。
  • 荀慈明(1)與汝南袁閬(2)相見,問潁川人士,慈明先及諸兄。閬笑曰:「士但可因親舊而已乎?」慈明曰:「足下相難(3),依據者何經(4)?」閬曰:「方問國士(5)而及諸兄,是以尤(6)之耳。」慈明曰:「昔者祁奚(7)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讎,以為至公。公旦(8)文王(9)之詩,不論堯舜之德,而頌文武者,親親(10)之義也。春秋(11)之義,內其國而外諸夏(12)。且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不為悖德(13)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