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傳說:太姥娘娘和福鼎大白茶

曉晨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 ,

白茶,因其成品茶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白茶歷史悠久,迄今有880多年的歷史了,主要產於福建省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縣。其中福鼎大白茶原產於福鼎縣柏柳鄉翁溪村,有100多年的種植歷史,是製作白毫銀針、銀鉤、白毛猴、白牡丹等各類名茶的原料。
  
相傳上古時期,福鼎縣境內有一座太姥山,屹立東海之濱,峰巒交錯,風景秀麗。太姥娘娘原是堯帝的母親,一日,堯母與堯帝泛舟海上,至東海時,突遇大霧,以致船迷失了方向。待到霧散雲開之時,眼前出現一座青山,山上祥雲環繞,山後華光萬丈,十分壯麗。
  
堯帝大喜,與母親棄舟上岸,登山遊歷,但見一路上古木參天,山泉流水,奇花異草,飛禽走獸,四周峰巒疊嶂,各具姿態,山間雲霧纏繞,一派仙意,令堯母流連忘返,決定住下。一日偶然之中,堯母發現鴻雪洞側壁有一個出口,便走了進去,發現那裏樹木蔥鬱,花草繁茂,又是一派天地,其中在巖壁夾縫之中,有一顆樹,樹的芽葉翠綠剔透,滿身是白色茸毛,隨著山風,發出陣陣清香。堯母十分喜愛,每天精心照料,這棵樹越發翠綠茂盛。
  
一日,天氣炎熱,堯母感覺口乾舌燥,胸悶難受,一時身邊無藥,正無計可施之際,看見眼前這顆綠樹,芽葉翠綠誘人,心想:「何不吃些芽葉試試。」想罷,抬手摘下少許芽葉,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不一會兒,頓覺口內生津,悶痛之感全消。堯母大喜,便在此數芽葉茂盛之時,採摘下來,製成茶葉,以後凡是民間有甚麼疾病,便分發眾人服下,竟然也治好了很多病症,當地人稱之為「仙茶」。
  
很多年後,福鼎點頭竹欄頭村住著一戶人家,主人名喚陳煥,是一個大孝子。應當地土地貧瘠,雖每日辛勤勞作,也難求溫飽,陳煥心中十分難過,覺得愧對父母。一日突然想起太姥娘娘十分善良,心想何不求求太姥娘娘,有何辦法可解除貧困。便齋戒三日,上太姥山祈求太姥娘娘。
  
太姥娘娘感於陳煥之純孝,待他焚香叩拜後,合眼睡去,朦朧之中時,便在其夢中出現,手指一樹,對他說:「這是山中一佳木,為老嫗親手培植,你可分而植之,當可致富。」說罷便消失了。陳煥醒後,記起太姥娘娘夢中所言,便滿山尋找太姥娘娘所說之佳木,果然在鴻雪洞處覓到一棵茶樹,如太姥娘娘所言。便採摘幾枝帶回去,細心種植培養,到了第二年春天,茶樹長出碧綠的嫩芽,十分壯碩,這就是福鼎大白茶。由此,陳煥一家也通過種茶、製茶,過上了富裕的日子。
  
福鼎大白茶植株較高大,葉形橢圓,呈綠色,葉面隆起,富有光澤,葉肉較厚,葉片柔軟。芽肥壯,身披白毫。用福鼎大白茶製作白毫銀針時,先將芽葉至於陰涼處,讓其自然脫水凋萎,其間需將芽葉靠攏以保持其生命力,48個小時以後,再用低溫將其剩餘的水分烘乾,這樣製作出來的白茶保持其由原有的芽葉形狀。
 
上等福鼎白毫銀針,心芽粗壯、白茸毫顯,沏出湯色呈淺杏黃色,有股淡雅的青葉、花果香,常飲不但可袪暑 退火,對護膚美容 抗氧化也有一定功效 ,受到現代健康醫學的青睞。@*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灣南投縣鹿谷鄉有一座凍頂山,常年雲霧繚繞,氣候濕潤,適於種茶,其出產的凍頂烏龍茶是台灣茶中之極品。
  • 中唐以後,隨茶葉生產和貿易的空前發展,不但在茶葉文化或飲茶習俗上有不少發展,就是在原來所沒有的茶政、茶法上,也獲得了一系列的建設和發展。
  • 唐代創立的茶道,對華夏及人類文明都有大的貢獻。宋、明代則因商貿繁榮,品茶成了風尚。茶飲由文人、家庭走向社會。宋、明茶道的特色在於寧靜質樸,在茶藝的內涵上很下功夫,不像日本茶道注重繁瑣的表面儀式。經過宋、明之後,中國茶道已普遍於民間,形成中國文化及民俗的一部分。
  • 貴族茶道生發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貴;雅士茶道生發于「茶之韻」,旨在藝術欣賞...
  •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暮年之際,茶、酒、老琴依然是與他長相左右的莫逆知己。
  • 洞庭碧螺春原名叫「嚇煞人香」,產於蘇州洞庭東山碧螺峰下。康熙帝聽後認為其名不雅,就以茶色碧綠,形曲如螺,又產於早春,便賜名為「碧螺春」。
  • 唐代茶葉,有「蒙頂第一,顧渚第二」之說,因為貢茶嚴酷限時限刻,必須在清明前三天貢到京城,所以貢焙設在顧渚,主要是考慮要在清明前能把茶趕送到京的關係。
  • 日據時代有一位台灣總督天價收購北埔的高級茶,一台斤茶葉價錢是當時一位鄉長20個月的薪水。別的茶農都認為是「膨風」,後來人們才知道此茶的珍貴,就將之稱為「膨風茶」。
  • 惠明茶是浙江傳統名茶,古稱「白茶」,外形肥壯,色澤翠綠光潤,全芽披毫,沖泡後茶味鮮爽甘醇,帶有蘭花香味,無怪乎有人讚惠明茶是「一杯淡,二杯鮮,三杯甘醇,四杯韻猶存」。
  • 宋人蔡襄嗜茶如命,精於品茗、鑒茶,是北宋著名貢茶──小龍團的創始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