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孩子何必掉眼淚(21):要求要恰當

父母的「能與不能」及「為與不為」
黃金源 (特教博士,兒童問題諮詢專家)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父母要求子女分擔責任,或對子女作某種期望與要求,必須先分辨什麼是「不為也,非不能也」,什麼是「不能也,非不為也」。

對能為(例如幫媽媽到垃圾、收拾碗盤)而不為的事,父母應絕對堅持子女一定要做到。換句話說,父母平常不可以隨意下指令或對子女要求,但是只要命令或要求一出口,一定要令出必行,說話算數。如果要求子女做事時,子女稍一反抗,父母便放棄對子女的要求,會讓子女相信:「父母的話,可以不必遵行;只要我堅持不做,父母便無可奈何」。若此是一再發生,其結果是養成子女永遠要贏過別人的性格(我好,你不好的性格)。

相反地,對「不能為」的事(如每次考試要得一百分、樣樣比賽都拿第一),若強制要求,將會造成子女不斷的挫折,給孩子不必要的傷害,也為父母自身帶來挫折感。如果子女永遠做不到父母的要求,長期不斷的挫折會導致無助感症候群(learned helplessness syndrome)。

因此,分辨「能與不能」及「為與不為」是件很重要的事。孩子的智力、生理成熟度、生理的限制、事情的完美性等要素決定孩子之能為與不能為。孟子曾說:「扶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為也;為長者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扶泰山超北海」,這件事已經超過任何人類的生理限制,所以是不能,非不為。「為長者折枝」,這要看孩子生理成熟度及所折之樹枝之大小與韌性力。年紀太小如二歲大的孩子,要他折斷太大的樹枝恐怕折不斷,若樹枝韌性夠,想折斷它更需一番智慧。

父母要求子女每次考試一百分,顯然昧於事實。為人處事不可能不會失足,將考試成績九十七分的孩子打得半死,這樣的父母是十全十美的妄想症。父母責罵孩子矮冬瓜,不長高一點;孩子近視,結果被爸爸拳打腳踢,責罵孩子為什麼近視;母親罵女兒「黑肉雞」,為什麼皮膚長得那麼黑;一個五歲女兒作連字遊戲時,因所畫的線彎彎曲曲,而被打得涕泗縱橫…等,諸如此類不合理的責罵,都是忽略了孩子生理的限制。以上列舉的事例,都是屬不能也,非不為也,它不會因父母的責打而改善,反而製造自己與子女的傷痛。

有些事情看似為與不為的事,但詳細探究之後方知屬能與不能的問題。

例一:
有位教授責罵他的孩子那麼笨,地理科竟然只考七十五分,等到他仔細閱讀孩子之試卷後,發現試卷的問題極不合理,因此,反過來誇獎其孩子;很好、很棒,這樣的試題考七十五分,實在不容易。

例二:
七歲的小孩不應再尿褲子,但媽媽仔細詢問:「怎麼不去廁所尿尿?」孩子回答:「當我要去廁所尿尿時,已忍不住了,所以只好尿下去。」這位母親乃發現孩子生理有了問題,因此趕緊帶孩子找醫生醫治。

上述二個例子說明:有時隱藏在問題下的生理限制並不明顯,可是,父母責打孩子之前應先查清楚,再作處理。至於那些事情是不為也非不能呢?檢驗的辨法是讓孩子試試看,如果孩子在指導下能夠做好,那麼這些事情便屬於意願問題,即為或不為。下列的事情大都是一般孩子能做的事:

*把東西放定位。
*把書包、書桌整理好。
*在一定的時間把飯吃完。
*依規定時間作息。
*替媽媽擦桌子、擺碗筷。

能為而不為的事,父母有責任要求子女務必確實做到,如此才能養成勤奮、守規矩、負責任的孩子。能為而不為之事,父母若不嚴格且堅持要求子女做到,則不僅會養成懶惰、不負責的孩子,而且等子女年級稍長時,父母將完全無法管教孩子。

為與不為之事,父母最好與子女討論,然後共同開列一張子女應負責的清單,並每日檢討,要求子女履行應盡之責任。底下的清單是一範例,一位母親為小學五年級學生所開的工作單:

1. 早上起床,打開鐵門,將早報拾起放在桌上。
2. 午、晚餐開飯,擺碗筷、盛飯。
3. 午、晚餐後洗碗筷。
4. 放學後至睡覺前接電話。
5. 晚上九點半幫媽媽晾衣服。

此工作單可隨子女年級增長而增加或變更工作項目。工作單一旦由父母與子女共同協商後,應詳細書寫於壁報紙並貼於牆上,父母隨時監督子女是否盡其職責。@*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挫折是人生常事,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的真相是一連串挫折後,一次成功,接踵而至的又是一連串的挫折。更悲慘的是學校教育不斷鼓勵孩子追求成功,卻殊少教導孩子應付挫折。因此父母或老師想培養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首要之途便是教導孩子應付挫折的技巧。底下是具體的教導孩子應付挫折的技巧:
  • 如果要讓失敗的傷害減低到最小的程度,便是學習對失敗的事實加以描述,避免加上一些荒謬的想法......
  • 父母在管教子女時,一定要將注意的焦點放在努力的過程。凡是只要盡力而為,成敗就不要太計較。這種管教方式將能培養努力的價值觀。反之,如果經常將注意的焦點放在結果上,不斷地和子女計較考試得多少分,不斷要求做事完美無缺。其結果只會加重能力價值觀。
  • 孩子的社會價值、態度、語言、生活習慣,大都來自觀察與學習,亦即人之一生之所學,大部分係透過耳濡目染與潛移默化的作用。
  • 父母實際的管教經驗也明顯看出:兒童的胃口會隨著年齡及接受增強物的經驗而加大。到最後兒童的要求,會使父母不堪負荷。外在增強物會阻礙兒童發展自動自發、努力工作的動機與興趣。成就動機找來自內在比較。內在比較包括:
  • 為人父母應該了解:「感覺是真實的,不能被說服的」。唯有肯定子女的感覺,才能進一步溝通;否定子女的感覺,其結果便是切斷親子溝通。

  • 任何人其要求被拒絕其內心感受是挫折、失望、受辱、自我價值貶損。但是有時候因為對方要求不合理、無能力負擔所求,不得不拒絕要求時,能夠減少對對方的傷害,並且能夠堅定拒絕要求之兩全其美的方法,便是「是的、先生,但是」這一招。
  • 在家長的諮詢中,常常被家長問及:「老師我的兒很坳,怎麼辦?」個性倔強的孩子,有先天的氣質因素,但是後天的教養更是造成兒童個性倔強的原因。比較簡化的說法是:父母採用削弱技術時,不能堅持到底。
  • (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灣台北綜合報導)根據一項「中小學童放學飲食安全調查報告」指出,過半學童經常在放學途中買零食吃,其中,超過六成學童最愛買油炸類食物。醫師表示,這種飲食習慣,不僅會容易造成學童腸胃負擔,而且也會影響學童的發育,建議家長除了關心孩子放學的飲食狀況外,也應教導孩子正確飲食觀念。
  • 父母管教子女時,要注意「言出必行」的重要性。當父母或老師對子女的偏差行為做警告時,務必確切注意:警告的可行性如何?請看底下三個例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