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南作協選出正副會長及理事

並邀請畫家劉昌漢主講流浪的意涵

標籤:

【大紀元1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金沙休斯頓採訪報導)美南華文寫作協會于12月12日星期六下午2時至5時在僑教中心二樓203室舉行每兩年一次的會員大會,選出新會長石麗東、副會長王雲英及11位理事,並邀請國際著名畫家劉昌漢主講“從藝術與文學談流浪的意涵”。

11位理事為錢莉、陳紫薇、陳瑞琳、陳一飛、馬德五、謝霖、唐一怒、呂芳菲、陳綺紅、張天潤、袁潘雪琴。會長謝霖表示,在任期間(由2007年12月到2009年12月)所辦的各項活動包括:邀請作家於梨華、卓以定、石麗東、簡宛、夏烈等人發表演講以及劉再復對于“紅樓夢”的探討等,而她在任的最後一項活動就是12日的大會邀請到劉昌漢和大家暢談流浪。

劉昌漢是國際著名藝評家和畫家。他表示,流浪的意義和流放、流亡不同。他自己就喜歡流浪。林猩嶽介紹他是“流浪藝人”,說他是“浪子鄉愁”。而每個人心裏面都有“流浪”的基因,例如趙孟頫畫的蘇東坡、龍應臺寫的“大江大海1949”、以及齊邦媛寫的“巨流河”,都表現出這一點。至于流放在外則完全不同。流亡的作家有伏爾泰、盧梭、屠格涅夫、索忍尼辛,以及高行健等;而臺灣的流浪文學《濁水溪》《遠眺火燒島》《歸鄉》還有加拿大大雁的遷徙,也都是“流浪”。

劉昌漢將流浪分為5種,並以著名的文藝和繪畫作品來說明它們的意涵。有宗教的流浪,如米開朗基羅的《十誡》,但丁的《神曲》。種族的流浪如吉普賽人和猶太人,歌劇《卡門》寫的是吉普賽人,《屋頂上的提琴手》演的是猶太人,《根》寫的是美國黑人。地理的流浪如希臘的文學和史詩、流浪文學《白鯨記》《海狼》《老人與海》;後殖民的流浪,如《百年孤寂》,臺灣也是“後殖民藝術”。心靈的流浪:如猶太作家卡夫卡的作品,以及傑克倫敦的《曠野的呼喚》《白牙》等。


美南作協選出2009年12月開始的新任正副會長,圖為新舊會長合影。左(前)是2007年12月就任的前會長謝霖、(後)前副會長陳綺紅,右(前)是2009年12月就任的新會長石麗東、(後)副會長王雲英。(攝影:金沙/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藝文消費抵稅  台藝文界盼納文創法
陶藝、茶藝相結合  怡情養性提高生活樂趣
夏小強:為什麼文化部把「偷菜」改成「摘菜」
劉兆玄 將接文化總會會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