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他去世:前俄羅斯總統葉爾欽

王古友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06
【字號】    
   標籤: tags: ,

前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爾欽(Boris Yeltsin;葉爾辛,葉利辛)是20世紀末真正的風雲人物。他曾歷任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莫斯科市市長、蘇聯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俄羅斯首任民選總統(1991-1999年)。

葉爾欽於1931年的2月1日出生於農民家庭;2007年4月23日因心臟病去世。1961年,30歲的葉爾欽加入蘇聯共產黨,20年後,1981年他當上蘇共中央委員會成員。

他在蘇共年代以大膽的作風著稱,1985年獲戈巴契夫調任為蘇共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1987年擔任蘇聯國家建設委員會第一副主席。

1987年,他因批評戈巴契夫的政策而被免除莫斯科第一書記職務,隔年他被進一步革除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並於5月失去部長級職銜。

不過,1989年3月,他確以89.4%得票率當選蘇聯國會議員,重返政壇。1990年開始走在民主運動前列,在1990年7月蘇聯共產黨的最後黨代表大會上,葉爾欽驚人地宣布退出共產黨。

1991年,戈巴契夫試圖將蘇聯改為一鬆散的邦聯——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引發蘇共黨內的傳統派不滿,發動政變。同年8月19日,當時的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宣布總統戈巴契夫因健康原因無法履行職權,總統職務由其代為行使,並聲稱戈氏的改革已經失敗,下令武裝部隊接管國家政權,同時軟禁了在黑海度假的戈巴契夫。

時任俄羅斯聯邦總統的葉爾欽宣布接管俄羅斯境內的全部蘇軍,並要求軍民反對政變,各軍隊返回原駐地。在國內外壓力之下,72小時後戈巴契夫宣布重新行使權力,政變遂告失敗。葉爾欽成為扭轉政變的重要人物,這也將他推上政治生涯的高峰。

隨後,葉爾欽宣布解散蘇聯共產黨,戈巴契夫亦宣布蘇共「自動解散」並辭去總書記職務,擁有2,000萬黨員的蘇共隨即消失。

葉爾欽後來表示:「這是一個已經被確定了的歷史過程,一個無法逃脫的過程」。「我們都知道,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這些歷史上的強大帝國,都無法逃脫自己的歷史命運,蘇聯也是一樣,它的解體已經被天定了」。

同年年底,獨立國家國協成立,蘇聯名存實亡,葉爾欽成為俄羅斯的促成者。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蘇聯正式滅亡。葉爾欽接管了戈巴契夫的全部權力,成為俄羅斯獨立後的首任總統。

1999年的最後一天,葉爾欽在權力巔峰之際急流勇退,宣布辭職。他淡出政治後雖然保持低調,絕少發表公開講話。

2007年4月克里姆林宮發言人斯密諾夫宣布葉爾欽逝世。

1999年12月31日向全國民眾發表電視演說,葉利欽第一句話竟然是「我累了,我要辭職」。當時很多人都把這句話當成笑話嘲諷,當他去世時,俄羅斯人都懷念他的誠懇。
@*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曾獲13座葛萊美獎與無數特別貢獻獎的華人大提琴家馬友友(Yo-Yo Ma),於1955年的今天,10月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
  • 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1908-1974),是一位於波希米亞的斯維塔維(位處奧匈帝國,現在的捷克)的商人。
  • 在物理學,特別是熱力學中,學術界把能量或功的單位稱為「焦耳」,為什麼稱「焦耳」呢,是為了紀念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在熱學、熱力學和電方面的貢獻。此外,科學界還用焦耳姓氏的第一個字母「J」來標記熱量。
  • 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是美國20世紀的第一位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 弗里德曼研究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於1976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揚他在消費分析、貨幣供應理論及歷史、和穩定政策複雜性等範疇的貢獻。他力倡自由經濟,開創所謂的芝加哥經濟學派。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艾倫.謝潑德(Alan Shepard)於1923年的今天,11月18日,出生於新罕布什爾州德里(Derry)。
  • 著有《中國科技與文明》的中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 (Joseph Needham) 於 1900年的今天,12月9日出生於英國的蘇格蘭家庭,父親是一位收藏有許多宗教與哲學書籍的軍醫;母親則是音樂教師和作曲家,李氏便是在這樣一個深具歐洲文化涵養的環境中成長。他本身相當具有語言天賦,十幾歲已通曉德文與法文,科學研究的表現也很突出,十八歲進入劍橋大學,二十五歲取得博士學位,並受聘於劍橋大學,研究胚胎學及「形態發生學」(Morphogenesis )。
  • 前日本內閣總理小泉純一郎出生於 1942年的今天,1月8日。雖然小泉已於去年(2008年)宣布退出政壇,但由於他曾擔任日本第87—89任內閣總理大臣,因此政治光環至今猶在,對日本政壇仍有一定影響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