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阿里山豐山手工製糖 為台灣製糖業作見證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13日電)台灣蔗糖發展己有數百年歷史,而偏遠的阿里山鄉豐山風景區,目前則仍保有手工製糖的傳統,不僅成為獨具魅力的招牌產業,也為台灣製糖業作見證。

豐山風景區是阿里山鄉5個漢人居住的山村之一,原本是鄒族的「奇冷岸社」,後來因明鄭時期發生天花而滅社,直到日治時期,日人為了提煉戰略物資樟腦,於是遷移漢人上山墾植,早年樟腦寮處處可見,於是逐漸成為漢人的居住地。

漢人入居「奇冷岸社」之後,改稱「石鼓盤」,原因是豐山是屬於山間台地,從四周的高山往下俯瞰,很像是一個平坦的棋盤,其間有許多重達數噸的巨石錯落其間,而閩南人稱巨石為「石鼓」,因此名為「石鼓盤」。

遊客走進豐山風景區,會發現自己彷彿走進一座農業博物館,到處是傳統農具與農業設施,例如榨取苦茶油的「油車寮」棚子,是由台灣櫸木搭建而成;煮麻竹筍的圓形「筍灶」,是用沈積岩塊堆砌;「篩榖機」是用台灣扁柏拚製而成,這些古老農具在其它鄉村早已消失殆盡。

豐山風景區的特色農產包括:每年4、5月麻竹筍收成的季節,到處可見村民在庭院、河邊大石頭上曬筍乾的景象;秋冬愛玉子採收期,村民常在自家門前,搭竹架曬愛玉子;而新年過後,家家戶戶則是忙著採甘蔗、提煉蔗糖。

豐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文振表示,手工蔗糖是豐山村民世代相傳的傳統產業,每年新年一過,村民們就要開始忙著採收甘蔗、提煉蔗糖,近年來復古產業大行其道,豐山村搭上這股復古列車,手工蔗糖竟成為獨具魅力的招牌產業。

陳文振指出,台灣製糖業歷史悠久,一般認為始於明萬曆崇禎年間(16世紀後期),當時據台的荷蘭人,除了向原住民搜購鹿皮之外,也逐漸注意到台灣南部的土壤、氣候十分適合種植甘蔗製糖,於是提供優渥的條件,吸引福建饑荒的災民來台製糖。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為了民生問題能自給自足,於是獎勵開墾,插蔗煮糖,承襲荷蘭時期在植蔗、製糖的規模,並遣派軍師劉國軒前往大陸輸入大陸的甘蔗,栽植在嘉南平原上,並請漳、泉兩州的製糖師傅渡台指導製糖方法,當時台灣所生產的蔗糖品質都遠超過閩粵各郡。

直到清朝收復台灣時,米跟糖都是台灣中南部最重要的農產品,當時糖、茶、樟腦在清代並稱為「台灣三寶」,一直到清末都還是台灣的主要貿易輸出品。

雖然台灣的糖業源自於中國大陸,但大陸並非甘蔗的原產地,根據史學家、植物學家的考據,甘蔗是在西元前1世紀左右,從印度或中南半島到印度一帶傳入中國的,而豐山的手工製糖與印度傳統製糖方法很像,都是先將甘蔗榨出甘蔗汁,再用火煎煮成糖漿,再冷卻為蔗糖塊。

陳文振指出,蔗糖塊的梵文sakara,含有「石」的意義,印度的「石糖」在漢代傳入中國,因此在漢代文獻中可以看到「石蜜」、「西極石蜜」、「西國石蜜」等,都是指由西域入口的蔗糖,而「石蜜」就是梵文sakara的意譯,也就是今日的片糖。

豐山村民的手工製糖,先將甘蔗榨出甘蔗汁,再用火熬煉,過濾除去雜質後,再將經過處理的糖水煮沸,取出沈底的雜質,刮去飄浮在表面的泡沫,等待冷卻後,糖漿就會結晶成為蔗糖,含在嘴裡,香醇濃郁,有濃濃的甘蔗香氣,據說清涼退火,是夏天的解暑聖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