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失能的政府 訂錯誤的政策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

一個周延成熟的政府政策制訂過程,起碼有八個必備的流程,提出及了解事件、分析政策、推行政策手段或措施的發展、諮詢、協作、作出決定、實施,最後進行檢討。用這個標準作業程序檢驗這九個月來馬政府的施政,可以很輕易的找出這個政府的決策盲點,近來有關CECA的爭議更是個典型的例證,而一個失能的政府不斷複製失效的政策,確實其來有自。

CECA是馬英九在選舉期間提出的主張,贏得大選後曾進一步解釋這是介於國與國自由貿易協定FTA與港澳模式CEPA之間的「第三種模式」。他也在競選辯論時對選民做出了不開放中國勞工、中國農產品的「保證」,姑且將之定義為馬英九的主觀想定。

這顆一廂情願的風向球丟出後,胡錦濤去年最後一天做出回應,針對這「第三種模式」,明確定義必須在一個中國框架下,中國商務部近期也以「歧視性限制必須取消」來抗衡馬英九的「保證」,雙方初步隔空交手的描述應是各說各話、尚無交集。因此,陸委會稍早曾評論「還需要時機條件成熟」,是符合現況的。

但是,六大工商團體上週要求儘速洽簽CECA後,上述狀態好似突然遭到外力介入,隨後國安會秘書長宣稱CECA是既定政策,經濟部長尹啟銘跟著複誦學語,陸委會也改口方向應該已確定。從時間的座標來回顧,CECA才剛在了解事件的第一步,一下子直接跳到第六步「做出決定」,中間失落的四個步驟究竟馬政府完成了沒有?如果完成了,是馬要接受中方的「對案」嗎?如果根本沒做,這是什麼草率盲動的決策?

倘若馬英九接受了胡錦濤的一中框架,則陸委會昨日出面滅火說「絕對不是CEPA」即毫無意義,因為即使不是港澳模式,也成了「中國台灣模式」;如果馬英九沒有被一中框住,雙方還有得談,則「既定政策」從何而來?國安會做為一個諮詢機關,依其法定職掌,有資格宣布政策嗎?蘇起可以隨便放話,為何不到立法院備詢?他是太上黑手?

更詭異的是,CECA這個名詞從馬政府上任後就一直由官方引用至今,甚至還在總統府月會報告過,昨天陸委會卻說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不等於全面性的CECA,一個政府連自創的詞都統一不了,能奢望各部會認知的「那個玩意」究竟是什麼、一不一樣嗎?

至於已被國安會「指導」的劉兆玄,要求經濟部就CECA應該比陸委會扮演更積極主導角色,更是荒腔走板,領導亂套;主政不比輕功可以飛簷走壁,若崇尚專業,經濟部該做的是「分析政策」,評估報告不先拿出來,卻以嘴巴來「既定」政策,積極主導喊話就是尹部長的作用?

用八個步驟看這個政府,主帥大腦不靈光、部會手腳不協調,感受民意的神經線還不傳導,妄言CECA,簡直就像彎腰替對岸「洗腳(台語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