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不善不能改 是吾憂也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1096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第七》)

【註釋】
(1)徙:音x□,遷移。此處指追隨「義」、實踐「義」。

【語譯】
孔子說:「品德不加以修養,學問不去講求,聽到義理不能去實踐,不好的地方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

【研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亂。孔子憂慮世人不能重視道德修養、讀書學習、知義行義和知錯即改等方面。在他看來,四者之間有其相關聯之處,因為道德修養和學習各種知識的基礎與功力,會在面對錯誤時顯現出來,基礎紮實的人能夠見賢思齊、及時改正自己的過失或「不善」,只有這樣,修養才可以完善,對於習得的知識也能得到驗證與落實,而非只是淪為「空談」!

【延伸思考】
1、孔子為什麼擔心這四方面不被重視?
2、這四件事情你覺得哪一項最重要?為什麼?(可以復選)
3、對於書本上習的的知識,你會努力於生活中落實嗎?

【相關資料】

君子德潤

程顥出身書香門第,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追隨他三十餘年的門生劉立之常跟朋友說:「與老師相處這麼久,從來沒見他發過火、動過怒,一般人很難有這種修養。」

學生們每天聽從程顥的諄諄教導,又從他的言行中感受到了真正的儒者風範,大家都說:「與程老師相處,真有一種春風拂面的感覺。」他的門人朱光庭曾在汝州拜見他,一個月後回來,家裡人問他:「程先生待你如何?」他愉快的說:「光庭宛如在春風中坐了一個月。」

和學生討論問題時,遇到與自己意見相左的觀點,程顥從不以老師的威嚴壓倒學生,而是說:「這個問題還有的商量。」

程顥與王安石政見不同,一次,皇上召見他們共同議政。王安石一臉厲色,正要怒聲爭辯,卻見程顥和顏悅色的說道:「天下的事應該從容和氣的討論,我願意平心靜氣的聽您談談看法。」王安石聽了這話,稍感慚愧,自覺氣度不如程顥。

後來王安石的新法得到宋神宗的支持,許多異己被罷免了官職,但對於程顥,王安石卻格外寬容,他說:「這個人雖然不能理解我的治國之道,但也是一個忠誠可信的人。」於是仍給他官做,可是程顥卻拒絕了,他說:「為政須賞罰同等,臣自請降職。」

【課後作業】
說說看程顥的言行體現出來的風範和《論語·述而第七》這一篇的精神有何相通之處?

(參考答案:言行合一的讀書人。)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