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珍藏

中國第一通史:史記(3)

司馬遷;圖:正見網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

乃命羲﹑和,①敬順昊天,②數法③日月星辰,④敬授民時。⑤分命羲仲,居鬱夷,曰暘穀。⑥敬道日出,便程東作。⑦日中,星鳥,以殷中春。⑧其民析,鳥獸字微。⑨申命羲叔,居南交。⑩便程南爲,敬致。⑾日永,星火,以正中夏。⑿其民因,鳥獸希革。⒀申命和仲,⒁居西土,⒂曰昧穀。⒃敬道日入,便程西成。⒄夜中,星虛,⒅以正中秋。⒆其民夷易,鳥獸毛毨。[二0]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二一]便在伏物。[二二]日短,星昴,以正中冬。[二三]其民燠,鳥獸氄毛。[二四]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二五]信飭[二六]百官,觽功皆興。

  注①集解孔安國曰:“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世掌天地之官。”正義呂刑傳雲:

  “重即羲,黎即和,雖別爲氏族,而出自重黎也。”案:聖人不獨治,必須賢輔,乃命相天地之官,若周禮天官卿﹑地官卿也。

  注②正義敬猶恭勤也。元氣昊然廣大,故雲昊天。釋天雲:“春爲蒼天,夏爲昊天,秋爲旻天,冬爲上天。”而獨言昊天者,以堯能敬天,大,故以昊大言之。

  注③索隱尚書作“曆象日月”,則此言“數法”,是訓“曆象”二字,謂命羲和以歷數之法觀察日月星辰之早晚,以敬授人時也。

  注④正義歷數之法,日之甲乙,月之大小,昏明遞中之星,日月所會之辰,定其天數,以爲一歲之曆。

  注⑤正義尚書考靈耀雲:“主春者,張昏中,可以種稷。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種黍菽。主秋者,虛昏中,可以種麥。主冬者,昴昏中,可以收斂也。”天子視四星之中,知民緩急,故雲敬授民時也。

  注⑥集解尚書作“嵎夷”。孔安國曰:“東表之地稱嵎夷。日出于暘穀。羲仲,治東方之官。”索隱舊本作“湯穀”,今幷依尚書字。案:淮南子曰“日出湯谷,浴于咸池”,則湯穀亦有他證明矣。又下曰“昧谷”,徐廣雲“一作‘柳’”,柳亦日入處地名。太史公博采經記而爲此史,廣記异聞,不必皆依尚書。蓋鬱夷亦地之別名也。正義鬱音隅。陽或作“暘”。禹貢青州雲:“嵎夷既略。”案:

  嵎夷,青州也。堯命羲仲理東方青州嵎夷之地,日所出處,名曰陽明之穀。羲仲主東方之官,若周禮春官卿。

  注⑦集解孔安國曰:“敬道出日,平均次序東作之事,以務農也。”索隱劉伯莊傳皆依古史作平秩音。然尚書大傳曰“辯秩東作”,則是訓秩爲程,言便課其作程者也。正義道音導。便,程,幷如字,後同。導,訓也。三春主東,故言日出。耕作在春,故言東作。命羲仲恭勤道訓萬民東作之事,使有程期。

  注⑧集解孔安國曰:“日中謂春分之日也。鳥,南方朱鳥七宿也。殷,正也。

  春分之昏,鳥星畢見,以正仲春之氣節。轉以推孟﹑季,則可知也。”正義下“中”音仲,夏﹑秋﹑冬幷同。

  注⑨集解孔安國曰:“春事既起,丁壯就功,言其民老壯分析也。”乳化曰字。

  尚書“微”作“尾”字。說*(文)*雲“尾,交接也”。

  注⑩集解孔安國曰:“夏與春交,此治南方之官也。”索隱孔注未是。然則冬與秋交,何故下無其文﹖且東嵎夷,西昧穀,北幽都,三方皆言地,而夏獨不言地,乃雲與春交,斯不例之甚也。然南方地有名交址者,或古文略舉一字名地,南交則是交址不疑也。正義羲叔主南方官,若周禮夏官卿也。

  注⑾集解孔安國曰:“爲,化也。平序分南方化育之事,敬行其教,以致其功也。”索隱爲依字讀。春言東作,夏言南爲,皆是耕作營爲勸農之事。孔安國强讀爲“訛”字,雖則訓化,解釋亦甚紆回也。正義爲音于僞反。命羲叔宜恭勤民事。致其種殖,使有程期也。

  注⑿集解孔安國曰:“永,長也,謂夏至之日。火,蒼龍之中星,舉中則七星見可知也,以正中夏之*[氣]*節。”馬融﹑王肅謂日長晝漏六十刻,鄭玄曰五十五刻。

  注⒀集解孔安國曰:“因,謂老弱因就在田之丁壯以助農也。夏時鳥獸毛羽希少改易也。革,改也。”

  注⒁正義和仲主西方之官,若周禮秋官卿也。

  注⒂集解徐廣曰:“一無‘土’字。以爲西者,今天水之西縣也。”駰案:

  鄭玄曰“西者,隴西之西,今人謂之兌山”。

  注⒃集解徐廣曰:“一作‘柳穀’。”駰案:孔安國曰“日入于穀而天下冥,故曰昧穀。此居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也”。

  注⒄集解孔安國曰:“秋,西方,萬物成也。”

  注⒅索隱虛,舊依字讀,而鄒誕生音墟。案:虛星主墳墓,鄒氏或得其理。

  注⒆集解孔安國曰:“春言日,秋言夜,互相備也。虛,玄武之中星。亦言七星皆以秋分日見,以正三秋也。”

  注[二0]集解孔安國曰:“夷,平也。老壯者在田,與夏平也。毨,理也。毛更生*(曰)*整理。”

  注[二一]集解孔安國曰:“北稱幽都,謂所聚也。”索隱山海經曰“北海之內有山名幽都”,蓋是也。正義案:北方幽州,陰聚之地,命和叔居理之。北方之官,若周禮冬官卿。

  注[二二]索隱使和叔察北方藏伏之物,謂人畜積聚等冬皆藏伏。尸子亦曰“北方者,伏方也”。尚書作“平在朔易”。今案:大傳雲“便在伏物”,太史公據之而書。

  注[二三]集解孔安國曰:“日短,冬至之日也。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幷見,以正冬節也。”馬融﹑王肅謂日短晝漏四十刻。鄭玄曰四十五刻,失之。

  注[二四]集解徐廣曰:“氄音茸。”駰案:孔安國曰“民入室處,鳥獸皆生氄毳細毛以自溫也”。

  注[二五]索隱夫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度數也。而日行遲,一歲一周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

  至二十九日半强,月行天一澘,又逐及日而與會。一年十二會,是爲十二月。

  每月二十九日過半。年分出小月六,是每歲餘六日。又大歲三百六十六日,小歲三百五十五日,舉全數雲六十六日。其實一歲唯餘十一日弱。未滿三歲,已成一月,則置閏。若三年不置閏,則正月爲二月。九年差三月,則以春爲夏。十七年差六月,則四時皆反。以此四時不正,歲不成矣。故傳曰“歸余于終,事則不悖”是也。

  注[二六]集解徐廣曰:“古‘暣’字。”

  堯曰:“誰可順此事﹖”①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②堯曰:“籲!頑凶,不用。”③堯又曰:“誰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④堯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⑤堯又曰:“嗟,四岳,⑥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⑦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鯀可。⑧堯曰:“鯀負命毀族,不可。”⑨岳曰:“□哉,試不可用而已。”⑩堯于是聽岳用鯀。九歲,功用不成。⑾

  注①正義言將登用之嗣位也。

  注②集解孔安國曰:“放齊,臣名。”正義放音方往反。鄭玄云:“帝堯胤嗣之子,名曰丹朱,開明也。”案:開,解而達也。帝王紀云:“堯娶散宜氏女,曰女皇,生丹朱。”汲頉紀年云:“後稷放帝子丹朱。”范汪荊州記云:“丹水縣在丹川,堯子朱之所封也。”括地志云:“丹水故城在鄧州內鄉縣西南百三十裏。丹水故爲縣。”

  注③集解孔安國曰:“籲,疑怪之辭。”正義左傳雲:“口不道忠信之言爲嚚,心不則德義之經爲頑。”凶,訟也。言丹朱心既頑嚚,又好爭訟,不可用之。

  注④集解孔安國曰:“讙兜,臣名。”鄭玄曰:“共工,水官名。”正義兜音鬥侯反。

  注⑤正義漫音莫幹反。共工善爲言語,用意邪僻也。似于恭敬,罪惡漫天,不可用也。

  注⑥集解鄭玄曰:“四岳,四時官,主方岳之事。”正義嗟嘆鴻水,問四岳誰能理也。孔安國雲:“四岳,即上羲和四子也。分掌四岳之諸侯,故稱焉。”

  注⑦集解孔安國曰:“懷,包;襄,上也。”正義湯音商,今讀如字。蕩蕩,廣平之貌。言水奔突有所滌除,地上之物爲水漂流蕩蕩然。案:懷,藏,包裹之義,故懷爲包。釋言以襄爲駕,駕乘牛馬皆在上也。言水襄上乘陵,浩浩盛大,勢若漫天。

  注⑧集解馬融曰:“鯀,臣名,禹父。”

  注⑨正義負音佩,依字通。負,違也。族,類也。鯀性很戾,違負教命,毀敗善類,不可用也。詩雲“貪人敗類”也。

  注⑩正義□音异。孔安國云:“□,已;已,退也。言餘人盡已,唯鯀可試,無成乃退。”

  注⑾正義爾雅釋天云:“載,歲也。夏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李巡云:“各自紀事,示不相襲也。”孫炎云:“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祀,取四時祭祀一訖也。年,取禾穀一熟也。載,取萬物終更始也。載者,年之別名,故以載爲年也。”案:功用不成,水害不息,故放退也。至明年得舜,乃殛之羽山,而用其子禹也。

  堯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踐朕位﹖”①岳應曰:“鄙箰忝帝位。”②堯曰:“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觽皆言于堯曰:“有矜在民閑,曰虞舜。”③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④堯曰:“吾其試哉。”⑤于是堯妻之二女,⑥觀其德于二女。⑦舜飭下二女于嬀汭,⑧如婦禮。堯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⑨五典能從。乃篃入百官,百官時序。賓于四門,四門穆穆,諸侯遠方賓客皆敬。⑩堯使舜入山林⑾川澤,暴風雷雨,舜行不迷。堯以爲聖,召舜曰:“女謀事至而言可績,三年矣。⑿女登帝位。”

  舜讓于德不懌。⒀正月上日,⒁舜受終于文祖。文祖者,堯大祖也。[一五]

  注①集解鄭玄曰:“言汝諸侯之中有能順事用天命者,入處我位,統治天子之事者乎?”正義孔安國雲:“堯年十六,以唐侯升爲天子,在位七十載,時八十六,老將求代也。”

  注②正義四岳皆云,鄙俚無德,若便行天子事,是辱帝位。言己等不堪也。

  注③集解孔安國曰:“無妻曰矜。”正義矜,古頑反。

  注④集解孔安國曰:“不至于奸惡。”正義烝,之升反,進也。言父頑,母嚚,弟傲,舜皆和以孝,進之于善,不至于奸惡也。

  注⑤正義欲以二女試舜,觀其理家之道也。

  注⑥正義妻音七計反。二女,娥皇、女英也。娥皇無子,女英生商均。舜升天子,娥皇爲後,女英爲妃。

  注⑦正義視其爲德行于二女,以理家而觀國也。

  注⑧集解孔安國曰:“舜所居嬀水之汭。”索隱列女傳云二女長曰娥皇,次曰女英。系本作“女瑩”。大戴禮作“女匽”。皇甫謐云:“嬀水在河東虞鄉縣曆山西。汭,水涯也,猶洛汭、渭汭然也。”正義飭音□。下音胡亞反。汭音芮。

  舜能整齊二女以義理,下二女之心于嬀汭,使行婦道于虞氏也。括地志云:“嬀汭水源出蒲州河東南山。許慎云:‘水涯曰汭。’案:地記雲‘河東郡青山東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嬀水,北流者汭水。二水异源,合流出穀,西注河。嬀水北曰汭也’。又云‘河東縣二裏故蒲膎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壇’。”

  注⑨集解鄭玄曰:“五典,五教也。蓋試以司徒之職。”

  注⑩集解馬融曰:“四門,四方之門。諸侯髃臣朝者,舜賓迎之,皆有美德也。”

  注⑾索隱尚書云“納于大麓”,谷梁傳云“林屬于山曰麓”,是山足曰麓,故此以爲入山林不迷。孔氏以麓訓錄,言令舜大錄萬幾之政,與此不同。

  注⑿集解鄭玄曰:“三年者,賓四門之後三年也。”

  注⒀集解徐廣曰:“音亦。今文尚書作‘不怡’。怡,懌也。”索隱古文作“不嗣”,今文作“不怡”,怡即懌也。謂辭讓于德不堪,所以心意不悅懌也。

  俗本作“澤”,誤爾,亦當爲“懌”。

  注⒁集解馬融曰:“上日,朔日也。”正義鄭玄雲:“帝王易代,莫不改正。

  堯正建醜,舜正建子,此時未改,故依堯正月上日也。”

  注⒂集解鄭玄曰:“文祖者,五府之大名,猶周之明堂。”索隱尚書帝命驗曰:“五府,五帝之廟。蒼曰靈府,赤曰文祖,黃曰神鬥,白曰顯紀,黑曰玄矩。

  唐虞謂之五府,夏謂世室,殷謂重屋,周謂明堂,皆祀五帝之所也。”正義舜受堯終帝之事于文祖也。尚書帝命驗雲:“帝者承天立五府,以尊天重象也。五府者,黃曰神鬥。”注雲:“唐虞謂之天府,夏謂之世室,殷謂之重屋,周謂之明堂,皆祀五帝之所也。文祖者,赤帝熛怒之府,名曰文祖。火精光明,文章之祖,故謂之文祖。周曰明堂。神鬥者,黃帝含樞紐之府,名曰神鬥。鬥,主也。土精澄靜,四行之主,故謂之神鬥。周曰太室。顯紀者,白帝招拒之府,名顯紀。紀,法也。金精斷割萬物,故謂之顯紀。

  周曰總章。玄矩者,黑帝汁光紀之府,名曰玄矩。矩,法也。水精玄味,能權輕重,故謂之玄矩。周曰玄堂。靈府者,蒼帝靈威仰之府,名曰靈府。周曰青陽。”

  于是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舜乃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①遂類于上帝,②禋于六宗,③望于山川,④辯于髃神。⑤揖五瑞,擇吉月日,見四岳諸牧,班瑞。⑥歲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祡,⑦望秩于山川。⑧遂見東方君長,合時月正日,⑨同律度量衡,⑩修五禮[一一]五玉⑿三帛⒀二生⒁一死⒂爲摯,⒃如五器,卒乃複。

  ⒄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歸,至于祖禰廟,⒅用特牛禮。五歲一巡狩,髃後四朝。⒆篃告以言,[二0]明試以功,車服以庸。[二一]肇十有二州,决川。[二二]象以典刑,[二三]流宥五刑,[二四]鞭作官刑,[二五]撲作教刑,[二六]金作贖刑。[二七]眚隦過,赦;[二八]怙終[二九]賊,刑。[三0]欽哉,欽哉,惟刑之靜哉![三一]

  注①集解鄭玄曰:“璇璣,玉衡,渾天儀也。七政,日月五星也。”正義說文雲:“璇,赤玉也。”案:舜雖受堯命,猶不自安,更以璇璣玉衡以正天文。璣爲運轉,衡爲橫簫,運璣使動于下,以衡望之,是王者正天文器也,觀其齊與不齊。今七政齊,則己受禪爲是。蔡邕云:“玉衡長八尺,孔徑一寸,下端望之,以視星宿,幷縣璣以象天,而以衡望之,轉璣窺衡,以知星宿。璣徑八尺,圓周二丈五尺而强也。”鄭玄云:“運轉者爲璣,持正者爲衡。”尚書大傳云:“政者,齊中也。謂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爲政也,道正而萬事順成,故天道政之大也。”

  注②集解鄭玄曰:“禮祭上帝于圜丘。”正義五經异義云:“非時祭天謂之類,言以事類告也。時舜告攝,非常祭也。”王制雲:“天子將出,類于上帝。”鄭玄云:“昊天上帝謂天皇大帝,北辰之星。”

  注③集解鄭玄曰:“六宗,星、辰、司中、司命、風師、雨師也。”駰案:六宗義衆矣。愚謂鄭說爲長。正義周語雲“精意以享曰禋”也。孫炎云:“禋,絜敬之祭也。”案:星,五緯星也。辰,日月所會十二次也。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也。風師,箕星也。雨師,畢星也。孔安國雲:“四時寒暑也,日月星也,水旱也。”禮祭法雲:“埋少牢于大昭,祭時也。禳祈于坎壇,祭寒暑也。王宮,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禜,祭星。雩禜,祭水旱也。”司馬彪續漢書云:“安帝立六宗,祀于洛陽城西北亥地,禮比大社。魏因之。至晋初,荀顗言新祀,以六宗之神諸家說不同,乃廢之也。”

  注④集解徐廣曰:“名山大川。”正義望者,遙望而祭山川也。山川,五岳、四瀆也。爾雅雲:“梁山,晋望也。”

  注⑤集解徐廣曰:“辯音班。”駰案:鄭玄曰“髃神若丘陵墳衍”。正義辯音遍。謂祭髃神也。

  注⑥集解馬融曰:“揖,斂也。五瑞,公侯伯子男所執,以爲瑞信也。堯將禪舜,使髃牧斂之,使舜親往班之。”正義揖音集。周禮典瑞雲:“王執鎮圭,尺二寸。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七寸。伯執躬圭,五寸。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皆五寸。言五瑞者,王不在中也。”孔文祥雲:“宋末,會稽修禹廟,于廟庭山土中得五等圭璧百餘枚,形與周禮同,皆短小。此即禹會諸侯于會稽,執以禮山神而埋之。其璧今猶有在也。”

  注⑦集解馬融曰:“舜受終後五年之二月。”鄭玄曰:“建卯之月也。祡祭東岳者,考績。祡,燎也。”正義案:既班瑞髃後即東巡者,守土之諸侯會岱宗之岳,焚柴告至也。王者巡狩,以諸侯自專一國,威福任己,恐其壅遏上命,澤不下流,故巡行問人疾苦也。風俗通雲:“太,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始也,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故爲五岳之長也。”案:二月,仲月也。仲,中也,言得其中也。

  注⑧正義乃以秩望祭東方諸侯境內之名山大川也。言秩者,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

  注⑨集解鄭玄曰:“協正四時之月數及日名,備有失誤。”正義既見東方君長,乃合同四時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周禮:“太史掌正歲年以序事,頒正朔于邦國。”則節氣晦朔皆天子頒之。猶恐諸侯國异,或不齊同,因巡狩合正之。

  注⑩集解鄭玄曰:“律,音律;度,丈尺;量,鬥斛;衡,斤兩也。”正義律之十二律,度之丈尺,量之鬥斛,衡之斤兩,皆使天下相同,無制度長短輕重异也。漢律曆志雲:“虞書雲‘同律度量衡’,所以齊遠近,立民信也。律有十二,陽六爲律,陰六爲呂。律以統氣類物,一曰黃鍾,二曰太蔟,三曰姑洗,四曰蕤賓,五曰夷則,六曰無射。呂以旅陽宣氣,一曰林鍾,二曰南呂,三曰應鍾,四曰大呂,五曰夾鍾,六曰中呂。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黃鍾之管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爲一分,十分爲一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量者,龠、合、升、鬥、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黃鍾之龠,以子穀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爲一龠,合龠爲合,十合爲升,十升爲鬥,十鬥爲斛,而五量嘉矣。衡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輕重也。本起于黃鍾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二十四銖爲兩,十六兩爲斤,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而五權謹矣。衡,平也。權,重也。”

  注⑾集解馬融曰:“吉、凶、賓、軍、嘉也。”正義周禮“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只,以凶禮哀邦國之憂,以賓禮親邦國,以軍禮同邦國,以嘉禮親萬民”也。尚書堯典雲“類于上帝”,吉禮也;“如喪考妣”,凶禮也;“髃後四朝”,賓禮也;大禹謨雲“汝徂征”,軍禮也;堯典雲“女于時”,嘉禮也。女音女慮反。

  注⑿集解鄭玄曰:“即五瑞也。執之曰瑞,陳列曰玉。”

  注⒀集解馬融曰:“三孤所執也。”鄭玄曰:“帛,所以薦玉也。必三者,高陽氏後用赤繒,高辛氏後用黑繒,其餘諸侯皆用白繒。”正義孔安國云:“諸侯世子執纁,公之孤執玄,附庸之君執黃也。”案:三統紀推伏羲爲天統,色尚赤。神農爲地統,色尚黑。黃帝爲人統,色尚白。少昊,黃帝子,亦尚白。

  故高陽氏又天統,亦尚亦。堯爲人統,故用白。

  注⒁正義羔、鴈也。鄭玄注周禮大宗伯云:“羔,小羊也,取其髃不失其類也。雁,取其候時而行也。卿執羔,大夫執雁。”案:羔、雁性馴,可生爲贄。

  注⒂正義雉也。馬融云:“一死雉,士所執也。”案:不可生爲贄,故死。

  雉,取其守介死不失節也。

  注⒃集解馬融曰:“摯:二生,羔、雁,卿大夫所執;一死,雉,士所執。” (待續)
轉載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們都知道耶穌(Jesus)為了世人得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判耶穌死刑的人是誰,他最後又得到什麼樣的報應呢?那麼我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那人的故事。
  • 早在荷據時期,臺灣就已開始製糖事業。臺灣糖業可以說是在這時候奠下基礎。鄭氏治台時期的臺灣,因注重軍糧,反而使臺灣糖產量減少。
  • 日治時代,政府規定住在名間至集集道路附近的每戶人家,在路邊種植一至三棵不等的樟樹,並且嚴格規定保證存活,如果枯死或其他因素死亡,必須補植,而樹苗是由官方提供,正因為日本官方的強迫性規定,使得這些民國29年種的樟樹苗得以順利存活下來,歷經60餘年,充滿夏日消暑綠意,十分好看,成為南投有名的「綠色隧道」觀光景點。
  • 周文王好奇,上前詢問:「先生您很喜歡釣魚嗎?」
    太公回答說:「我聽說君子真正高興是在於他心中懷著遠大的志向,而一般人高興則是在於把目前的事情做好。我釣魚,與這個道理很類似,我並不是真正喜歡釣這個魚啊。」
  • 文王問太公說:「天下大局熙攘紛亂,有的時候強盛,有的時候衰弱,有的時候穩定,有的時候又很混亂,之所以會如此,到底是什麼緣故?是因為在上位者賢能或不肖所致呢?還是因為有天命難違、大自然變化的必然因素在其中呢?」
  • 當古老的《易經》與現代遺傳學相遇,會揭示怎樣的生命真相?現代科學的發現,中國古人早就知道?人身自有陰陽,原來也體現在這裡……
  • 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了一個可怕的事情:「曷勞落迦城」的毀滅。古代于闐國(今新疆和田地區)北方有一個名叫曷勞落迦的城邦。在佛離世後,凌空飛來一尊佛像,降落在曷勞落迦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