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古塔之九

石塔之王─泉州開元寺雙塔

意文
font print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福建省最大的寺廟要數位於泉州鯉城區西街,佔地面積78000平方米的開元寺。它壯觀的建築和優美的景色,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於世。建於唐代武則天垂拱二年(西元686年),至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開元寺原名「蓮花寺」,後改為「興教寺」、「龍興寺」。唐代開元二十六年(西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在全國各州建立一座開元寺,遂有其名。

開元寺大雄寶殿的氣魄雄偉,殿面寬9間,進深6間,有20米高,1000外平方米大。供有五方佛,中間一尊為釋迦牟尼佛,兩邊各是東、西、南、北四方的大佛。全殿有100支石祧(因建築之需,內槽減去6支),故稱「百柱殿」。相傳,在建築大殿之日,有紫雲盤繞蓋地,故又稱「紫雲大殿」。

開元寺雙塔位於拜庭兩側的廣場上,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大的一對石塔。東塔,名為「 鎮國塔」,西塔名為「仁壽塔」,雙塔相距約200米。東塔始建於唐代鹹通六年(西元865年),為木塔建築,宋寶慶三年(西元1227年) 改建為磚塔結構。嘉熙二年至淳佑十年(西元1238年~西元1250年)重建時,寺中的「本洪法師」易磚為石,改為石塔建築結構。而後由「法權法師」,「天錫法師」接續建造,經歷十年才完工。塔高48.24米。

西塔,建於五代後梁貞明二年 (西元916年),自福州海運木頭來泉州建此木塔,初名為「無量壽塔」。北來政和四年(西元1114年)奏請賜名「仁壽塔」。南宋淳熙年間(西元1174年-西元1189年)時改為磚塔結構。南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西元1228年~西元1237年) 由「自證法師」改建為現存的花崗岩石塔建築。先於東塔十年建成。塔高44.06米,略低於東塔。

雙塔的規模幾乎完全相同。均為仿樓閣式木塔結構,八角五級,巍峨壯麗,為石塔建築中的珍品。雙塔塔座均築成須彌座形式,其須彌座束腰部,有三十九幅以青石為材質浮雕的佛像,故事取材於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及古代印度的民間神話傳說,其雕工精緻、相貌莊嚴、神態生動。

塔的平面分為「迴廊」、「外壁』、以及「塔內迴廊』和「塔心八角柱」四個部分。整體塔身為框架式的結構,塔心為八角形的實心塔體,每層設有樓梯,可供遊客上下。正中的塔心柱直通於各層,是全塔的支撐主力。各層塔心柱上的八個轉角,架設有石樑,與 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相互搭連,頂柱的「護鬥出華拱」層層地托出,用以縮小石樑的跨度。石樑與梁托以榫眼接合,如同斧鑿,使塔心與塔壁的應力連結形成一體,加強塔身的牢固性。

塔壁使用精緻雕琢的花崗岩,以縱橫交錯、計算精確、築工縝密的方法堆疊砌築。塔的每層開四個門,門上都龕有浮雕的佛像,門設有四龕,門龕位置逐層互換,如此既平均分散重力,又能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動美觀。門龕兩旁有金剛、羅漢、武士、天王等浮雕像八十尊,神態各異,生動自然。外圍有平座扶欄,遊人可環塔憑欄遠眺風光。

塔簷呈彎弧狀向外伸展,高翹的簷角,使塔身有凌空欲飛之勢。塔頂有塔剎,其剎尖頂端高托著金銅葫蘆。八條鐵鏈自塔剎上斜繫於八個簷角,每層塔簷角各系有銅鐸一枚,共有四十個,當微風吹動時,悅耳怡人。

雙塔穩固的塔基,加上配置著符合力學原理的堅實塔心,使這座重達一萬多噸的石塔建築,經歷 700多年風霜雨露,依然巍然不動。西元 1604年當地的八級地震搖撼,也無法動搖動它的根基,仍屹然挺立。

石塔不但堅固無比,而且造型精緻優美。體現了宋代泉州石構建築與石雕藝術的高超成就,也是中世紀時的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時期社會繁榮的表徵,一直以來,雙塔是泉州古城的獨特標誌和象徵。

從石塔巍峨壯觀的建築規模和神工技藝以及形制的奇勝等方面來看,它充分體現了宋代先民,高度的智與和偉大的創造性。它是中國古代石構建築的瑰寶,也是首屈一指的石塔之王。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上海松江市區城東有一座方塔,為五代古興聖教寺的遺物,千年歷史的方塔原為「興聖教寺」寺塔,建於北宋熙寧至元佑年間(西元1068─1094年),距今有900多年的歷史.............
  • 在蘇州城西北3公里處的虎丘山,原名「海湧山」。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將他的亡父闔閭埋於此處。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因號虎丘」,所以將此山改稱為「虎丘山」。另一說法,因「丘如蹲虎,以形名之」........................
  • 它是運用最多斗拱的木塔,集各種斗拱式樣於一體,由底層至頂層,用了複雜而精細的54種斗拱,顯示了斗拱在樓閣建築中的重要性,以及靈活應用性,每座斗拱都呈固定的組合形式,結成一個整體,每層都築成一個八邊形中空結構層......................
  • 河南安陽是一處擁有4千年悠遠歷史的古城,是殷都、鄴都兩古都的所在,也是歷代才子輩出的地方。位於安陽老城西北隅,天寧寺舊址的文峰塔,原名「天寧寺塔」,因位於舊彰德府文廟的東北方,代表當地「文風」的象徵,故又稱「文峰塔」..............
  • 嶺南地區有許多著名的古塔,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南北朝時期,建造於廣州、連州、曲江等地方的佛塔。根據《連州志》中記載,連州「慧光塔」,於南朝宋泰始四年(西元468年)建塔,但是建築形制未詳述記錄。唐宋年間,在此塔的舊址重建今日的慧光塔........
  • 廣教寺「雙塔」,是一組較獨特的古建築。建於北宋哲宗紹聖三年(西元1096年),為仿木樓閣式磚塔結構。外觀仿照唐代方形樓閣的形式,內部結構和細部,則以磚代木做成柱、枋、斗拱等,輔以半木結構,在中國現存的宋代古塔實物中,這種既沿襲了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建塔風格,又具有宋代建築特徵的塔,僅此一例。
  • 瀘定橋是由清朝康熙皇帝御批建造的懸索橋,是四川通往西康 、 西藏的要道之一。在沒有建橋之前,人們主要依靠竹索、藤索或附近的三個渡口渡過大渡河。由於水流湍急,無論官民,商旅,還是藩地使臣過河都很艱難。
  • 古燕國的都邑、元以後歷代中國的京城:現今的老北京城,它的設計始於元世祖忽必烈之時,體現了中華五千年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透過老北京城最初的城市設計與布局,後世子孫不但能一窺中華文化中許多精微奧妙的神髓,更可以發現許多現代西方文化與古中華文化之間頗能碰出火花的相通之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