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技術」隨筆

陳冬亮 (TONY CHEN)
font print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 ,

話題一:在學校裡音樂系學習期間,我們曾討論關於音樂技術(Music Technology)的話題。其中之一是:現在有人認為「鋼琴是一個很低劣的用槓桿和金屬絲組成的發明,可以類比於蒸汽機」。那麼到底什麼是音樂技術?

在我看來,音樂技術本身僅僅是一個工具,一個能夠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人類思想感情、反映不同歷史時期音樂文化的工具。

鋼琴是1700年左右,意大利人BARTOLOMEO CRISTOFORI所發明,而蒸汽機的使用位於1789-1840年英國工業革命期間。題目中的兩者我認為沒有可比性,兩種事物發明的年代、歷史背景以及用途都不同,一個是文化中的音樂領域,用於表達人類思想情感;而另一個是工業領域中的產物,為人類創造物質財富。從時間上說,鋼琴的發明早於蒸汽機的發明,也就是說,當時發明鋼琴的時候,人們對蒸汽機是沒有概念的。

而今天的社會,現代科學也進入音樂領域,電腦技術的發展,錄音技術的發展等等,人們對什麼是音樂技術的看法從電子技術追溯到了鋼琴的發明,甚至再往前吉他,LUTE魯特琴,風琴的發明等等。然而在過去發明吉他,魯特琴的年代,人們卻對工業革命的認知幾乎是沒有的。所以,我認為題目中對鋼琴的評價是站在工業革命以後的現代科學的基點來評價的,將物理樂器機器化。我想對樂器的評價,我們不能站在今天這樣的狀態中去衡量過去,得看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環境。當時的人的思維是不具備今天這樣的電子化、工業化的,對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蒸汽機的使用也是沒有概念的,而且當時的人對樂器的發明和製作工藝可能也根本就沒有今天的「音樂技術」的概念,儘管在今天「音樂技術」的概念包含過去的樂器技藝,然而「音樂技術」的名詞是來源於今天的社會的。

不過要說「音樂技術」是什麼,我認為總體來說,音樂技術本身僅僅是一個工具,一個能夠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人類思想感情、反映不同歷史時期音樂文化的工具。這個技術大部份涉及的是硬件的發展,即過去物理樂器的發明、製作工藝以及今天電子樂器的發展,然後是軟件的發展,物理樂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今天電腦音樂硬件、軟件的應用程序。音樂家利用這些技術來創作、表演,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話題二:有人說傳統的樂器練習實在是機械化,空洞無聊,而且受限制,是被動的,而電子技術則是主動的。那麼如何判斷?

我理解判斷這個技術被動與否是看一個音樂家是自己主宰自己的思想利用這些技術來創作,還是反過來放棄自我而被技術所主宰。如果說從電子技術與過去機械式練習來比較,有的人認為機械式練習是被動,而電子技術才是主動的,他認為傳統樂器很受限制,不自由,厭倦重複練習,而電腦則不然,不用練了就能達到高水平演奏,可以把思想集中在思考上。而我認為,過去的傳統練習並不是被動反而是主動,練出來的水平隨身帶,而今天的電腦雖然不需要你練習就可出效果,但是這效果並不是你真實的水平,沒有電腦的時候你有靈感也沒法做出東西來。有電腦的時候還得有電才行,沒電和沒有電腦一樣。這樣看來,其實是自己反過來被技術所左右了,反倒成了被動。

當然有利有弊,電腦技術的發展確實給音樂家帶來許多的方便,甚至對業餘者也敞開了大門,不會音樂知識的也可利用這個技術來做一些音樂出來。但是有一點應該是明確的,就是它只是一個工具而已,是科技發展的一個產物,人們可以利用的產物,而不能被其左右。而過去機械化的練習,看起來枯燥,但那是你在操縱你自己。只有自己真正練習付出了,才能真正得到。

話題三:從作曲和演奏的效果上來說,音樂軟件能否比得上真的樂器?

從作曲上來說,音樂軟件確實是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你可以使用軟件,利用不同的逼真的音色,通過鍵盤或鼠標輸入,多軌錄音,便可很快做出你自己的交響樂,可以很快聽到自己作品的實際效果。對於作曲家來說,確實是有極大的好處,然後通過軟件還可以將五線譜打印出來供給真的交響樂團來演奏。


卡拉瓦喬「少年的音樂會」。

但是從演奏方面來說,音樂軟件還是無法和真正的樂器相比。鍵盤樂器在音樂軟件中在演奏上一般和真的樂器差不多少了,但是絃樂則無法和真正的絃樂相比,真的演奏家在演奏提琴的時候,是直接自己在主宰樂器,在思想情感帶動下靈活演奏各種演奏法,如此帶來琴弦的物理聲音和絲絃摩擦的聲音都是軟件所無法完全展現的。

真人演奏樂器很人性化,而電腦音樂演奏出來就容易聽起來像機器所演奏的,缺少人的特點。所以,音樂軟件同樣,只是一個工具而已,還是人自己的大腦在主宰,而不應被左右甚至取代。

話題四:許多的演奏技法和效果都可以拿電腦來模擬了,使得什麼樂器都不會的人都可以用電腦演奏出高難度的技巧來。那麼,費力的傳統樂器練習在今天這樣一個電子時代還有用嗎?

不光是今天,從古到今,我想音樂的基本功練習都是極其重要的。電子技術只是給我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能夠快捷迅速的作曲和演奏,節省人力財力錄製音樂,並且給所有的大眾都打開了音樂創作的大門。但是,你能說什麼音樂基礎知識都不會但是能用電腦技術作曲的人是真正的音樂家嗎?不能,因為離開電腦以後,他就無法真正做出東西來了。就像一個大夫,一個正規的大夫必須要經過好幾年艱苦的學習才能出去給人看病作手術,而一個什麼醫學知識都沒有的人,雖然也許有一天他可以通過依賴電腦技術給人看病,但是沒有電腦的時候他什麼都不是,也不能稱他為大夫。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傳統的音樂基本功有沒有是判斷你是否是音樂家的標準,因為現在電腦技術的發展,你完全可以在沒有音樂知識的基礎上,選用各種錄好的採樣樣本,結合在一切做一首曲子出來,但離開了採樣機,你什麼都不是。

再有,一個人演奏技法的高超,演奏中同時還包含著作者的人生閱歷和他的性格特點。作者的音符和技巧中反映了他在生活中接觸的一切東西,以及他生活中的各種知識。他對各種事物的看法,都透過音符和技巧表現出來。而不同的作者,在表達同一個事物的時候,作品的處理都不一樣。而不同的演奏處理,電腦技術都無法表現,因為採樣的樣本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而且一個作品的演奏者,在練習中也能夠從作品中吸取作者本人的經驗,過程中也會在技巧上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進而磨練自己的心志,克服困難,提高人格。在演奏者自己人生閱歷越來越豐富的時候,對同一個作品的理解也會發生變化,都在朝著更高的目標而昇華。

你人格的提高也會帶來你音樂的提高,如果你心裏都是裝的很美的東西,道德高尚的東西,你演奏出的音符同樣對聽眾在道德上有積極的作用.

因此呢,還是那句話,音樂技術僅僅是一個給音樂家使用的工具而已,帶來便利條件而已,但卻不能代替真正的音樂家。@(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方涵紐約報導)「現在的電腦音樂合成技術非常高,但為什麼不能取代人的演奏呢?因為人有靈性、有情感、有對音樂的領悟。」08年全世界華人鋼琴大賽評委謝佩蓉在談到本次大賽最大的特點時說。
  • 激情是充滿刺激但卻短暫的,來自於感性;而責任是長久的,需要用生命來實踐承諾...
  • 「尋找國寶新感動!」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沉浸故宮數位展——捕捉靈光:尋找新感動」新媒體藝術展,結合投影、互動科技與沉浸式劇場等創新體驗,全新演繹故宮《谿山行旅圖》等經典文物。故宮歡迎民眾闔家蒞臨參觀,感受藝術的靈光。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表示,四月春暖花開,正是春遊好時節,故宮北部院區推出第二季「國寶聚焦」等珍品,邀請民眾品味書畫雅趣,共享春日美好時光。
  • 「情」字是描述心的距離,舉凡君臣、師生、親子、手足、夫妻、知己及陌路、神凡,都有情的展現空間。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12月30日起以「情為何物」為題展出26(組)件書畫,呈現人世間不同情感的面貌。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正在展出「愛硯成痴」特展,一百多件硯石各具風格,件件值值細細品味。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即起推出年度大展《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集結北院及法國、荷蘭、日本等12家國內外館所的珍貴典藏,呈現16世紀亞洲、歐洲、美洲經由航行所展開的交流故事。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即起推出「祀與戎:古代兵器攻略」特展,讓民眾在近距離欣賞青銅兵器精湛工藝的同時,走入三千多年的歷史長河,認識古代「冷兵器」與「熱血戰爭」交織出的權力故事,感受故宮版的「冰與火之歌」。
  • 無論古今,藝術家創作常以自然為師,像不像「幾」分樣,活靈活現的動物更是藝術家們汲取靈感的泉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人氣國寶展11月起由郎世寧〈百駿圖〉領軍,搭配清代〈肉形石〉及明代〈貼金鴨薰〉等6組件器物精品,邀觀眾品味藝術家們出神入化的「寫真」技巧。
  • 現在,公眾可以參觀米開朗基羅的密室。1530年,米開朗琪羅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像逃犯一樣躲藏在那裡,以逃避教宗的憤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