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種支撐

奈何天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多年前,有這樣的一個家庭,父親因公殉職,家庭得到單位的撫恤金和工友們的捐款。母親想用這筆錢來改善全家的居住環境,因當時房價不高,可以讓全家搬進多層住宅社區;聰明的女兒則想利用這筆錢去一圓做時裝模特兒的夢想。然而大兒子卻提出一個難以拒絕的要求──他希望獲得這筆錢,好讓他和“朋友”一起開創事業。他告訴家人,這筆錢可以使他功成名就,並讓家人生活好轉。他許諾只要取得這筆錢,他將補償家人多年來忍受的貧困。

母親雖感不妥,但又覺得他從未有過這樣的機會,也覺虧欠了兒子,基於補償心理,她還是把錢交給了兒子。

之後,他的“朋友”很快便帶著錢逃之夭夭。失望的兒子只好帶著壞消息,告訴家人錢已被騙走了,美好生活的夢想也成為泡影。乍聽此事,妹妹用各種難聽的話譏諷他,用每個想得出來的字眼兒責駡他。她對兄長生出無限的鄙視。當她罵得差不多時,母親插嘴說:“我曾教你要愛他。”

女兒說:“愛他?他已沒有可愛之處。”

母親回答:“總有可愛之處。你若不學會這一點,就什麼也沒學會。你為他掉過淚嗎?我不是說為了一家人失去了那筆錢,而是為他,為他所經歷的一切遭遇和挫折。孩子,你認為什麼時侯最應該愛人?當他們把事情做好,讓人感到舒暢的時侯?若是那樣,你還是沒有學會,因為那還不到時侯。不,應當在他們對自己失去信心時,不再信任自己,受環境磨煉的時候。孩子,衡量別人時,要用中肯的態度,要明白他走過了多少高山低谷,才成為這樣的人。”

“孩子,學會寬容吧。人在逆境的時候,尤其失敗的時候,最需要親人的寬慰和包容。這樣,說不定你的哥哥將來會更堅強,會更負責任,會有擔當。如果咱們都這樣尖酸刻薄,說不定會毀了他的一生,甚至他會變成一個懦弱的人……對於落井下石的行為 ,歷來都是遭人鄙視的。”

母親的話,敲擊著孩子的心靈。沉默了良久,妹妹看著哥哥,小聲的叫了一聲:“哥……”三個人輕輕的相擁到一起,淚水順著兒子的臉頰流淌。

偉大的母愛包容了一切,似春風,撫慰著兒子受傷的心靈,似恩典,賜予兒子本不配得到的關愛;偉大的母愛也啟迪著兒女善的慧根,教會兒女做人的美德。母親是偉大的,睿智的,母親的慈愛和教誨也如同涓涓清新的溪流滋潤了兒女的心田,洗滌著心靈的疲憊。兒女將永遠銘記母親那愛的賜予。@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湖北省武漢的丁丁一出生,就被認定為重度腦癱患兒,不少人勸他母親放棄這個孩子。但是這位堅強的媽媽不斷地送孩子接受治療,堅持科學訓練,終於讓孩子圓了「北大夢」。2007年,畢業於湖北省實驗中學的丁丁以660分的成績被北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錄取。
  •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心胸寬廣、不輕易發脾氣的丈夫,能夠包容遷就妻子,有這樣的丈夫,妻子會皮膚光滑細膩,不容易長暗瘡和色斑,也不容易衰老。
  • 2008年10月《雜文月刊》有江流一文《包容,是人類的福音》。說「在北京奧運會開幕當天中午,胡錦濤主席在招待各國來華元首、政府首腦及其他貴賓的國宴致詞中,『包容』二字很是矚目。而幾個月前,溫家寶總理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也說過,「要有像大海一樣深廣的包容胸懷」。
  • 導演魏德聖描述1945年日據時代結束,日本人都要被遣返回日本,一個日本老師和一名台灣女學生,因為環境的改變,被迫必須分開,整整一甲子的思念;透過7封來不及寄出的情書,串連著其中點點滴滴感人的故事,劇中有爭執、火爆、仇恨,而終至彼此真誠的包容。
  • 蘭園中一區石斛蘭,豐富繁盛。各種姿態、大小夾雜、五彩繽紛、好像一個華貴的專屬世界,長居於花園的一個角落。連蕨類小草都與這區石斛蘭和平共處,絲毫不被孤立,宛如能夠包容萬有的大鎔爐。
  • 奧巴馬成為美國總統,顯示了終結仇恨政治的起點。起碼在美國,這種仇恨被包容所取代,成為政治運作的基底。在這個意義上,奧巴馬成為世界最強大國家的總統,對世界的影響絕不僅僅是政治層面。
  •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推出思沙龍「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系列二)」,邀請導演侯孝賢以「在昏暗裡,燈突然亮了-台灣的政治覺醒」為題,發表演講,由龍應台教授主持。全場吸引七百餘位民眾參與,包含前駐外大使陸以正、中研院院士姚孟肇、建弘證券董事長洪敏弘、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等人,到場聆聽,與會大學生並熱烈提問。
  •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妻子的容顏與丈夫的性格和他對妻子的態度緊密相關。心胸寬廣、不輕易發脾氣的丈夫,能夠包容遷就妻子,有這樣的丈夫,妻子會皮膚光滑細膩,不容易長暗瘡和色斑,也不容易衰老。
  • (據中廣新聞報導)越南有一個英勇的媽媽,勇敢地從大鱷的口中,把自己一歲的小孩搶救回來,再次展現了母愛的偉大。
  • 中國武漢大學校園內遊人穿和服在櫻花下拍照被視為不愛國,這則新聞一時間引起了中國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熱烈議論。有評論指出,過去的歷史不能忘記,但是更應該以包容心態面對世界。 (w2009-03-23-voa50.cf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