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嶽仙跡探微:縉雲山—川東小峨眉

牟梅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山如碧玉水如黛,雲在青天月在松」,素有「川東小峨眉」之譽的佛教名山縉雲山,位於重慶市北碚區西北4千米處,它東西長約6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東西排列九峰,即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蓮花峰、寶塔峰、玉尖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為1050米。海拔882.6米的寶塔峰,因形狀象寶塔而得名,傳說是古「阿育王塔八萬四千之一」。

縉雲山,古名巴山。關於縉雲山名字的由來,有三種說法。一種是說黃帝時有縉雲氏後裔居此,故稱縉雲山。據郡志載宋靈成侯廟碑云:「此山出於禹別九州之前,黃帝時有縉雲氏不才子曰混沌,高辛氏亦有不才子八人投於巴(宗)以御魑魅,名基於此」。

一種是因為縉雲山間雲霧繚繞,雲霞時常變得色赤如火,奼紫嫣紅,而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雲山。還有一種是因為山上有一座名為縉雲的寺廟而得山名。據說縉雲寺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早在南北朝時就有僧人在此修行,比如南朝宋的僧人慈應最早在此修行建廟。據說迦葉佛和道家真武帝都曾在縉雲山上駐足,並被這裡的仙氣所吸引。獅子峰上的兩個長尺餘、深寸許的足跡傳說就是真武流下來的,而縉雲寺供奉的則是迦葉佛。

唐朝著名僧人幽谷也曾在這裡修行,並為眾生講解佛法。當時有兩條龍也前來旁聽,深受教化。二龍知道縉雲山缺水,為了感謝幽谷,遂送水上山。

縉雲山上原有寺廟10多座,現存縉雲寺、溫泉寺、白雲寺。

縉雲寺坐落在「獅子」、「聚雲」兩峰之前,始建於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唐高祖(618年)時更名為「禪真宮」,唐宣宗(847年)賜寺名為「相思寺」。宋朝時該寺香火最為鼎盛,998年,宋太宗曾讀過的梵經240卷被供奉在此。宋景德四年,更名為「崇勝寺」,萬曆三十年(1602年)改為縉雲寺,賜題為「迦葉道場」。明末毀於兵火。現存廟宇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新修葺的。

除了寺廟遺跡,縉雲山上還有八角井、佛光巖、捨身巖、相思巖、南北高觀音、晚唐石照壁、宋代洛陽橋等景觀,其中不乏美妙的傳說。

在縉雲寺的旁邊有一口水呈碧青色、形狀呈八角形的井,名為「八角井」。相傳早期縉雲山上缺水,一個叫了塵的僧人每天向神佛祈禱,希望可以得到幫助。一日,了塵正在打坐,觀音菩薩突然降臨,並告訴他「出山門向西三百步,深挖三丈,即有水源。」於是,了塵按照菩薩的指點,帶著八名僧人挖掘泉水。

三天後,一股清亮的泉水從地下冒了出來。為了紀念這些僧人,就將井建成了八角形。史書記載,在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十月,八角井的泉水中,突然出現紅蓮花,而且歷經月餘仍不消失。

朝日峰西側有一高20米的懸崖絕壁,令人稱奇的是:在絕壁中央有約50厘米的坐佛圖案一尊,以坐佛為中心,絕壁上呈現出圓形的光環圖案,直到絕壁邊緣。當陽光照射在上面時,便會熠熠生輝,好像佛光普照人間。

在縉雲寺以西3公里處的罈子石,有一座高約百米的凹形懸崖,稱為「捨身巖」。據說這裡的氣場特別好。比如在夏秋季節的晴好天氣,向崖下拋落重量輕的物體(如草帽、竹枝等),它會晃晃悠悠的飄到巖上,而不是下墜。

相思巖在縉雲寺側的香爐峰下,十分壯觀。巖崖底部,有宋代摩岩石刻,形狀如塔,塔下的石窟,是埋葬僧人骨灰的地方。

唐代詩人徐凝曾作《題縉雲山鼎池》二首,詩曰:

(一)
黃帝旌旗去不回,空餘片石碧崔嵬。
有時風捲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

(二)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幾人尋。
到來唯見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淺深。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位於四川省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峨眉境內的峨眉山,以其諸多的佛家勝跡以及秀麗的自然風光聞名於世,被稱為「蜀國仙山」,也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雲海、日出、佛光、聖燈」乃是峨眉山的四大勝景。峨眉山南北綿延23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其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次峰金頂海拔3075米,不僅高於五嶽,而且在中國眾多的名山中,也算是最高的一座山。
  • 關於武夷山山名的由來,大概有兩種說法。南宋白玉蟾著的《武夷重建止止庵記》說,古代的仙人彭祖居住在此山,他有兩個兒子,一名鏗武,一名鏗夷。彭祖880歲的時候,上天成仙去了。臨走時囑咐兩個兒子要繼承祖業,為百姓造福。此後,他們開山挖河,並在山上種植百花仙草。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就各取其名字中的一個字,將此山命名為「武夷山」。
  • 終南山古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據說因為山在周王朝的南面,故名南山,也叫終山,即陸終居地而得名。《禹貢》有「終南悖物」之句。因漢武帝曾在這裡祭祀過太乙神,故又名為太乙山或太一山。《漢書·地理志》載:「扶風武功縣有太一山,故以為終南。」宋朝程大昌《雍錄》卷五稱:「毛氏曰:『終南,周之名山中南也,中南即終南也...............
  • 以玲瓏秀麗聞名於天下的九華山,位於安徽省西部青陽縣城西南,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作為黃山的支脈,它有99座山峰共18景,其中天台、十王、蓮華、天柱等九峰最為雄偉,最高峰十王峰海拔為1342米。
  • 位於江西省樟樹市清江縣的閣皂山,是武夷山的支脈,綿延二百餘里,共有99座山峰,主峰凌雲峰海拔807.5米。因其風景優美,頗有靈氣,而成為道教靈寶派的祖山。據說由仙人郭真人掌管。
  •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位於浙江省杭州灣以東的蓮花洋中,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它南北長約8600米,東西寬約500米,面積為12.76平方公里。最高山峰為佛頂山,海拔約290米。山上有奇異的石洞和眾多的寺廟,自古就有「海天佛國」、「蓬萊仙境」的美譽。
  • 茅山古代稱句曲山、地肺山,又名岡山。因為它山勢曲折,像漢字的「已」字,故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稱「句曲之金陵,是養真之福境,成神之靈墟」。西漢景帝時,有陝西咸陽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來句曲山修煉,同時給當地百姓治病,人稱「三茅真人」;後三人得道成仙。人們遂改句曲山為三茅山,簡稱「茅山」。在道教中,它被列為第八洞天和第一福地。
  • 嶗山自古就被譽為「海上仙山」,「神仙之宅,靈異之府」。《史記》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仙人名叫安期生,在琅琊郡海邊以賣藥為生,據說他吃的棗子大的象瓜。他後來得道成仙,活了上千年,被稱為「千歲翁」。秦始皇東巡琅琊時,曾經召見過安期生,密談了三天三宿。安期生離開時,給秦始皇留言,「千年之後,求我於蓬萊山下。」後來,秦始皇為了尋找神仙安期生和長生不老之藥,曾派方士徐福率人在此登船入海,沒有返回。
  • 天台山幽靜、奇特的自然環境,吸引著歷代眾多修煉者來此修行。此外,道教認為天台山是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因此其赤城山洞為十大洞天之一,其靈墟洞和司馬悔山為七十二福地之一。天台山由此被視為神仙窟宅薈萃之所。
  • 王屋山,位於河南濟源縣城西北45公里處。它北依太行,南臨黃河,是古代濟水的發源地。其山勢雄渾,平均海拔1715.3米,它有三十六座奇峰秀嶺,二十八個神洞名泉,主峰天壇峰,更是一峰突起,萬峰臣伏。很多人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發生地就在王屋山。現在人們仍然可以看到,在王屋山南面的山梁中間,確實斷開了一條很大的山口,這大概就是傳說中愚公移山的所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