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建國史話: 廢奴? 南北水火不容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5日訊】(美國之音報導)1850年,美國面臨南北分裂的危險。南北雙方在廢奴還是蓄奴的問題上水火不容。當時,在南方可以合法擁有奴隸,主要問題在於,美國西部新增領土上是否應該允許奴隸的存在。

由於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南北雙方日益走向內戰的邊緣。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亨利·克萊提出了一項妥協方案,遭到南方保守派國會議員的反對,但是得到了其他地區議員的支持。他們相信,這是維護聯邦完整的唯一途徑。

當時一位非常重要的政治領袖、麻薩諸塞州聯邦參議員丹尼爾·韋伯斯特支持克萊提出的妥協方案。韋伯斯特認為奴隸制度是邪惡的,但是國家統一更重要。他不希望看到國家分裂,不希望看到美國聯邦分崩離析。

丹尼爾·韋伯斯特在參議院發表演講,希望說服爭議雙方。他說:「我今天講話是為了挽救聯邦。我今天帶著沉重的心情在這裡講話,希望能夠重新喚起團結的熱情,重新喚起意見的一致,因為正是共同的理念讓聯邦給我們帶來福祉。」

韋伯斯特談到了他對奴隸制度的痛恨,談到了他為阻止奴隸制度在美國進一步蔓延而進行的鬥爭,但是他不同意通過立法禁止在新增領土蓄奴。他說,這樣做不明智,只會激怒南方各州,只會讓他們在脫離聯邦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韋伯斯特還談到了南北雙方激怒對方的一些所作所為。首先,北方沒有將逃亡奴隸送還給他們的奴隸主,南方有權提出抗議,因為聯邦憲法第四款裡對此有具體規定。

韋伯斯特說:「北方各州每一位議會成員都曾發誓,保證支持聯邦憲法。憲法裡明確規定,各州要將逃亡奴隸還給他們的奴隸主,憲法裡的這一規定跟其他規定具有同等效力,必需遵守。」

韋伯斯特接下來談到廢奴社團。他說,「我不認為廢奴社團有甚麼用。數以千計的社團成員都是誠實善良的公民,覺得要為自由做些貢獻,但是他們干預南方事務,反而帶來了麻煩。」

韋伯斯特舉例說,維吉尼亞是蓄奴州,當地人本來已經轉向反對蓄奴,但是廢奴主義者的言論激起了公憤,結果是,沒人再願意公開反對蓄奴。韋伯斯特說,廢奴主義者不是在結束奴隸制,而是在幫助奴隸制繼續下去。

韋伯斯特指出,南方也有讓北方不滿的地方。南方試圖把奴隸制推廣到美國新增領土,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違背了先前達成的將奴隸制度限制在現存區域內的協議。另外,南方人常說,北方自由勞工的生活條件還不如南方奴隸的生活條件優越,北方人有權就這種說法表示抗議。

韋伯斯特懇請南北雙方彼此諒解,設法達成協議。他表示,不通過暴力手段,南方是無法脫離聯邦的。南北雙方在社會、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無法分割。國會絕對無法劃分一道讓雙方都能接受的邊界。

韋伯斯特在參議院的演講總體上還是溫和的。他希望曉之以理,而不是動之以情。然而,講到最後,韋伯斯特還是難以控制情緒,他激動地高喊:「脫離聯邦!和平脫離聯邦!這是我們永遠不會看到的。絕不能讓和平脫離聯邦成為現實。」

韋伯斯特繼續說:「我們在一個偉大的憲法下共存,難道能讓它因為南方的脫離,像陽光下的積雪一樣融化消失嗎?我們最好不要去討論南方脫離聯邦的可能性,不要去討論如此可怕的想法,不要有這種陰暗的念頭。讓我們走進光明,享受自由和聯邦帶來的新鮮空氣吧。」

圍繞蓄奴問題展開的辯論並未消失,最終引發了一場內戰。然而歷史學家認為,韋伯斯特對1850年妥協方案的支持有效延緩了危機的爆發。

韋伯斯特參議員的演講沒能給圍繞妥協展開的辯論劃上句號。四天過後,紐約州參議員威廉·蘇厄德起身發言。蘇厄德說,他反對跟南方的任何妥協。他不想在西部新增領土上看到奴隸制度,並敦促制定全國性政策,在美國境內,以和平手段徹底取締奴隸制度。
 
蘇厄德對韋伯斯特指責廢奴社團的講話提出批評。蘇厄德說,廢奴社團代表了一種道義運動,勢不可擋,直到美國所有奴隸全部獲得自由的那一天。

隨後,蘇厄德又把矛頭指向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卡爾霍恩,譴責卡爾霍恩關於南方和北方保持政治平衡的訴求。他指出,這會把美國從一個統一的全民民主體制轉變為一個獨立的各州聯盟。蘇厄德說,在這種體制下,少數人能夠否決多數人的行動。

很多議員都贊成克萊提出的妥協方案,但是在先批准哪部份內容的問題上存在意見分歧。南方支持者擔心,如果先批准加利福尼亞成為一個州的話,北方人就會拒絕妥協方案的其它內容。因此,南方人希望把所有內容放在一項議案中。

卡爾霍恩1850年3月31號去世後,達成妥協的可能性增加了,因為卡爾霍恩生前支持奴隸制度,在奴隸制度的問題上始終不肯讓步。卡爾霍恩所在的南卡羅來納州的一份報紙說:「卡爾霍恩參議員去世,對國家和他個人的榮譽都是最好的結局。奴隸制度的問題終於可以解決了。如果卡爾霍恩健在的話,他一定會設法阻攔。」

國會任命了一個十三人小組委員會,根據亨利·克萊的妥協方案,撰寫議案。委員會裡有六個人來自蓄奴州,六個人來自自由州。亨利·克萊是委員會負責人。三個星期過後,草案完成了。

草案內容跟克萊最早提出的基本一致:讓加利福尼亞成為一個自由州,在新墨西哥和猶他州建立地方政府;提案還解決了德克薩斯和新墨西哥之間的邊界爭端,終止了哥倫比亞特區的奴隸買賣,並敦促國會批准有關逃亡奴隸的新法。

草案出台後的頭一個月,似乎得到了泰勒政府的全面支持,但是一個月後,泰勒總統卻明確表示,他會不惜一切代價,阻止草案的通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國獨立建國後,前五位總統裡有四位都來自維吉尼亞,他們分別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斐遜、詹姆斯.麥迪遜和詹姆斯.門羅。
  • 美國國會1828年通過一項立法,對一系列進口商品大幅度征收關稅。這項立法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美國工業免受外來競爭的壓迫。美國南方各州反對這項立法,因為南方是農業區,沒有工業需要保護,南方主要產品是向歐洲出口的棉花。 (w2009-03-30-voa65.cfm)
  • 1836年,馬丁.范布倫當選為美國第八位總統。他宣誓就職後不久,美國就陷入了一場嚴峻的經濟衰退。各州銀行大量發行紙幣,價值遠遠超過了銀行手中掌握的金幣和銀幣。 (w2009-05-23-voa62.cfm)
  • 1840年,美國總統范布倫的第一屆任期接近尾聲。大家普遍覺得,范布倫不是一個優秀的總統,他好像不知道如何向民眾推銷自己的政策。范布倫的失敗,讓反對黨輝格黨感到十分高興。 (w2009-05-30-voa58.cfm)
  • 1840年,威廉.亨利.哈里森當選美國第九任總統。這位退役將軍的勝選本在預料之中,是輝格黨的一大勝利,也是對民主黨人的重大政治打擊,因為他們沒能讓范布倫當選連任。 (w2009-06-13-voa53.cfm)
  • 1840年,威廉.亨利.哈里森當選總統。雖然前任總統范布倫的落選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但還是讓民主黨人深受打擊。哈里森是一位退役將軍,是輝格黨成員。他就職一個月後就身患重病,不幸去世。副總統約翰.泰勒繼任總統。 (w2009-06-20-voa61.cfm)
  • 《蔣中正(蔣介石)日記(1948—1954)》新書日前於國史館發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暨前國史館長呂芳上指出,這是一部罕見的國家領導人日記。
  • 幾年前看到旅居美國的阿陀一篇關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驚心動魄的南中國知青偷渡潮》一文,該文寫得深入細緻,氣勢恢宏,且數據清晰,把當年的知青偷渡重現眼前。作者不是卒友,但能寫出如此佳作,可見其寫作功力深厚。但一篇好文有時也會有爭議的地方。我個人與作者有不同的意見不吐不快,因此在這裡提出來,讓大家討論一下。
  • 在當年那個迫使大量人民「起錨」、「督卒」、「較腳」、「著草」——等同逃亡的大時代裡,並非所有人都會一走了之的,所有成功的逃亡者都必須具有活躍的思想。在當年的那個時代背景下,一個思想僵化,中紅毒甚深的人,即使他們不是那個制度的得益者,他們也不會對那個極權制度產生懷疑,進而產生叛逆之心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