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唐詩】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撰文/ 明珠
font print 人氣: 4033
【字號】    
   標籤: tags:

積雨輞川莊作 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全唐詩.卷128_019》

這首詩也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的作品,是王維田園詩中的代表作之一。本詩的題目一作〈秋歸輞川莊作〉,因此筆者判斷這首詩寫於秋天,與〈山居秋暝〉這首詩寫作日期很接近。

奇石之歸去來

在賞析此詩前,首先跟各位讀者分享一則與王維有關的神奇故事:王維曾經給岐王李范(唐玄宗的弟弟)畫了一幅畫,畫上只是很自然的畫了一塊石頭,但此石就像是名山上的怪石那樣極具神采,畫上的石頭有王維的題字及印章。岐王把這幅畫當成寶貝那樣珍藏,有時間就拿出來觀賞,並生出了遊天下名山的想法。幾年過去後,再拿出這幅畫觀賞,發覺畫上的石頭更具神采。岐王常對畫讚歎。

一天早晨,大風雨忽至,雷電交加,畫上的石頭突然穿透屋宇破空而去,不知所終。岐王發現畫上只剩一幅空軸,石頭不見了。唐憲宗(西元805年-西元820年在位)時期,高麗國王派遣使者來朝,使者奏曰:某年某月某日,大風雨中,從高麗國的神嵩山上飛下一塊奇石,掉在王宮中,奇石上有王維的字印,高麗國王知道這塊奇石一定是中國的寶物,不敢擅留,故派遣使者來天朝奉獻。

憲宗奇之,命人拿出王維的書畫作品比照石頭上的字跡及印章,絲毫無差。憲宗這才相信王維畫作的神妙,敕令遍索海內,將王維的作品收藏於宮中。為了防止畫作上的景物飛走,在藏王維畫作的偏殿地面灑上雞鴨狗血,以拘押之。(以上譯自清.趙松谷《王右丞集注》援引《丹青記》、《琅嬛記》的記載。)

筆者曾與友人笑談說:《宣和畫譜》載宋徽宗時期,大內珍藏了一百二十六幅王維的畫作;至清朝還都有人收藏。為何現今一幅也無?是否不知收藏王維畫作之法,以至於畫上的景物都飛走了?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積雨,猶久雨,連續幾天或一段時間下雨;它是唐詩中很常見的一個詞。寫詩的場景可能是在綿綿不斷的雨中;也可能是久雨初霽的時候。如韋應物〈山行積雨,歸途始霽〉這首詩描寫的是久雨過後的山色及心情;而劉灣〈對雨愁悶,寄錢大郎中〉:「積雨細紛紛,饑寒命不分。」則是講久雨之時的心情。本詩是指久雨初霽的時候。空林,與「空山」的詞意相近,指幽靜人少的山林或有樹林的山嶽。這也是唐詩中常見的詞。煙火,本詩指炊煙。「遲」的意思是「遲滯」,在山區久雨初停的時候,空氣很潮濕,炊煙上升就讓人覺得有「滯重」感。如果在晴朗的天氣,炊煙嫋嫋上升,就顯得輕靈。所以「遲」字用得特別傳神,撇開它是個韻腳不說,很難找到其他的字來替代。

「積雨空林煙火遲」大意:久雨初霽的山區人家,戶戶升起了炊煙。這一句的畫面和意境很難用確切的白話表達完整,因為「積雨空林」還表示久雨過後山區的樹林,草木枝葉都帶著雨滴;(晌午時分)農家戶戶升起了炊煙,炊煙在潮濕的空氣中緩緩上升(煙火遲)。<--ads-->

蒸藜,煮野菜。藜,古代平民百姓常吃的一種蔬菜;屬藜科,其莖直立,葉子菱狀卵形,邊緣有齒牙,下面被粉狀物,花黃綠色,嫩葉可食。黍(音屬),亦稱黍子、黃米、秫米、黃糯;古代專指一種子實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子實煮熟後有黏性,可以釀酒、做糕餅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穀二.稷》:「稷與黍,一類二種也。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稷可作飯,黍可釀酒。猶稻之有粳與糯也……今俗通呼為黍子,不復呼稷矣。」、「北人呼為黃糯,亦曰黃米。」又據《新唐書.五行志二》載:「都人以黃米及黑豆屑蒸食之,謂之『黃賊打黑賊』。」因此,炊黍,即蒸黍子糕餅。

餉,本意是給田裡勞作的人送飯。這個「餉」字也用得特別巧妙,「餉」還可理解為「餉午(吃午飯)」;而且在古漢語中,「餉」又可通「晌」,也是表示中午的時候。菑(音資),田地。東菑即東邊的田中。

「蒸藜炊黍餉東菑」這一句的場景是,在中國古代那種男耕女織的社會中,男丁在田中幹活,婦女在家中操勞家務,到了中午的時候,婦女在家裡煮好了藜菜湯(蒸藜),蒸好了黃米糕餅(炊黍),用食籃子裝好,送到東邊的田中去(餉東菑)。當然也有可能是讓家中的孩子送去。

首聯讓我們又一次的領略了王維詩作的特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那是一個溫馨而又祥和的山區農家勞作的場景。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漠漠,這個詞在古詩文中相當常見,在不同的詩文中詞意也不盡相同;在本詩中既有「(水田)廣闊貌」又有「(水田)密布貌」之意。這種用法見於唐.羅隱〈省試秋風生桂枝〉詩:「漠漠(廣闊貌)看無際,蕭蕭別有聲。」西漢.枚乘〈柳賦〉:「階草漠漠(密布貌),白日遲遲。」西晉.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廛裡一何盛,街巷紛漠漠(密布貌)。」水田,圍有田埂,用以蓄水種稻的耕地。白鷺,又叫鷺鷥,鸛的一種,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

陰陰,比喻樹林枝葉茂盛而蔭蔽覆蓋的樣子。夏木,這也是唐詩中常見的詞組,它並不特指夏天的樹木。春、夏、秋這三季,凡是枝葉茂盛的樹林或樹木均可稱為夏木。因為「夏」字在古漢語中有「大」的意思。《爾雅》:「夏,大也。」《詩經.秦風.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毛傳》訓「夏」字曰:「大也。」

例如:韋應物〈立夏日憶京師諸弟〉:「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這是立夏時節。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十首〉:「百頃風潭上,千重夏木清。」此詩從其他的詩句中判斷是描寫初春時的情景(「綠垂風折[春]筍,紅綻雨肥[春]梅。」、「棘樹寒雲色,茵蔯春藕香。」、「風磴吹陰雪,雲門吼瀑泉。酒醒思臥簟,衣冷欲裝綿。」)。劉禹錫〈觀棋歌送儇師西遊〉:「山人無事秋日長,白晝懵懵眠匡床……商山夏木陰寂寂,好處徘徊駐飛錫。」這是秋天的時候。白居易〈村居臥病三首〉:「夏木才結陰,秋蘭已含露……新秋久病容,起步村南道。」這是初秋的時節。筆者之所以詳細分析「夏木」的意思,緣於現在大部分學者都因「夏木」一詞判斷此詩是夏天寫的,而筆者個人見解,此詩是描寫秋天的景色。因為北宋朝廷編纂的《文苑英華》書中,此詩題目為「秋雨輞川莊作」;南宋時期文人趙師秀編纂的《眾妙集》中,此詩的題目為「秋歸輞川莊作」。

此聯的大意是:廣闊而又如網布列的稻田上白鷺翩翩飛翔,枝葉茂盛的樹木中有黃鸝在歌唱。

唐.李肇《國史補》認為王維的此聯乃取自李嘉祐的現成句子「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古今學者或有不同見解。清朝的文人奉敕編修《全唐詩》時,並未在任何一本詩集中找到有記載李嘉祐的這個對句。因此,他們在李嘉祐句後注曰:「李肇稱嘉祐有此句,王右丞取以為七言,今集中無之」(詳見《全唐詩》卷207)。筆者則認為,王維是開元初期進士,李嘉祐是天寶初進士,王維出道的時間比嘉祐早整整三十年,因此誰取誰的句子還很難說。

空古準今之壓卷作品

王維寫的這一聯受到古代詩評家的交口稱讚,都說王維疊字運用巧妙。南宋.葉夢得《石林詩話》云:「此兩句好處,正在添『漠漠』『陰陰』四字,此乃摩詰為嘉祐點化,以自見其妙……不然,如嘉祐本句,但是詠景耳,人皆可到(指普通人都可以寫得出來)。」

清.沈德潛評曰:「不知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陰陰』,去上(去掉)二字,乃死句也。」(《唐詩別裁》)清朝文人趙松谷《王右丞集注》評曰:「諸家采選唐七言律者,必取一詩壓卷……吳江周篆之則謂冠冕,莊麗,無如嘉州(岑參)『(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官之作)』;淡雅幽寂,莫過右丞『積雨(輞川莊作)』。淡齋翁(南宋學者王萬)以二詩得廊廟山林之神髓,取以壓卷,真足空古準今。」南宋學者王萬認為王維的這首詩可作為唐朝律詩的壓卷之作,並足以空前及當作現代人寫律詩的範例和標準。雖然是一家之言,但可見古人對王維作品的推崇。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習靜,打禪靜坐之意。朝槿(音昭僅),即木槿。錦葵科,落葉灌木。夏秋開花,花有白、紫、紅諸色,朝開暮落,栽培供觀賞,兼作綠籬。花、皮可入藥。莖的纖維可造紙。李時珍《本草綱目》載:「此花朝開暮落,故名日及,曰槿、曰蕣,僅榮華一瞬之義也。」

清齋,謂素食,長齋。露葵,即蓴菜,又名鳧葵。多年生水草,葉片橢圓形,浮水面。莖上和葉的背面有黏液。花暗紅色,嫩葉可做湯菜。

「山中習靜觀朝槿」大意:在山中(或松下)打坐悠然的看著木槿花朝開暮落。古人常以木槿花比喻事物變化之速或時間的短暫。此句的言外之意是,打坐時心如止水,不為外物所動。

「松下清齋折露葵」大意:在松下折蓴菜嫩葉煮了下飯吃。因為素食並非只吃蓴菜湯,如果真是這樣,人的身體也受不了。宋玉〈諷賦〉曰:「炊雕胡(菰米)之飯,烹露葵之羹。」這才是古代素食者的常用食物。可能有人會問:「松下怎麼會有露葵可折?」王維在輞川隱居時,家中有童子服侍,每欲到山中習靜時,會吩咐童子備好炊飲用具、菰米、蓴菜等。

這兩句是有關聯的,當一個人通過修行,心如止水時,人的各種欲望也會隨之減少,包括對吃的東西的執著。所以王維在妻子去世後就沒有再娶,長年吃素食。這是修行的境界使然,非強為也。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野老,詩人的自稱。這兩句各包含了一則富有哲理性的典故。也因為此,讓這首詩在具足詩情畫意之外,又增加了引人深思的哲理。

據《莊子.寓言》載(原文請見本文附錄),有一位叫陽子居的人在一間客棧中等候老子,並問道於老子,老子對他說:「你如此驕矜傲慢、目空一切的樣子,還有誰敢跟你在一起生活居住?我告訴你,一個最清潔的人,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污垢;一個大德之士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像你用傲慢的神態來顯示自己與別人的不同。」陽子居聽了後恍然大悟,感激的對老子說:「敬承指教。」

陽子居剛來這家客棧的時候,由於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客棧裡的人以為來了世外高人,所以店裡的客人都來迎接,那個客棧的男主人親自為他安排坐席,女主人親手拿著毛巾及梳子侍候他盥洗,旅客們見了他都得讓出座位,烤火的人見了也就遠離火邊。等到他聽了老子的教導,離開客棧的時候,店裡的客人已經跟他無拘無束的爭席而坐了。古詩文中常用「爭席」二字來比喻與人交往融洽無間。

筆者個人淺見,莊子的這則故事是想表達這樣一個理:一個在常人中修行的人,不要表現出跟常人不一樣的神態,那樣就無法在常人中生活了,因為常人看了都敬而遠之。真正修為好的人是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換一句話說,對自己個人品德的要求上不能混同於常人,但外表與神態上與常人無異。而且跟常人的交往能融洽無間,待人接物沒有私心及目的心。

王維用「野老與人爭席罷」來表示自己已經悟到並達到了這個境界。

又據《列子.黃帝》載(原文請見本文附錄),海邊有個喜歡鷗鳥的人,每天早上到海上去,跟海鷗玩耍,海鷗來跟他玩的有成百隻以上。有一天,他父親說:「我聽說海鷗都愛跟你遊玩,你抓一隻來,我也玩玩。」第二天他來到海上,海鷗都在空中飛翔而不下來。所以說:「最好的語言是沒有巧言裝飾的質樸語言,最高的行為是不帶個人私心或目的心的無私無我的行為(無為)。同別人比試智慧的想法,那是很淺陋的。

筆者個人淺見,這則故事說了這麼一個理:帶有私心及個人目的心的人,跟別人交往或交談,最終都會讓人反感。因為這種私心或不好的目的心,動物都能感受得出來,都會遠遠的避開。

「海鷗何事更相疑」是承接、補充上面一句的內涵。也就是說,詩人已經修到了能不帶有私心或目的心的跟普通人交往(野老與人爭席罷),那麼,即使是跟海鷗在一起玩耍,海鷗也不會對詩人有所懷疑。

妙於丹青者能於詩中繪畫境

王維這首詩,首聯描寫了積雨過後,山區老百姓辛勤勞作的畫面。頷聯描寫白鷺翩翩飛翔、黃鸝婉轉而歌。這兩聯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水乳交融的畫面。然後第三聯主要是說自己打坐修行,並安於素食過清淡的生活。那麼,通過修行,達到了第四聯所表達的內涵的那種境界。這個境界,說白了就是與前二聯呼應的,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這首詩也可以說是王維修煉心境的一個體會。

古人認為,王維能將詩寫得像畫那樣,是因為王維善畫的緣故。清.趙松谷《王右丞集注》援引《史鑒類編》曰:「王維之作,如上林(上苑)春曉,芳樹微烘(映照),百囀流鶯,宮商迭奏,黃山紫塞(塞外),漢館秦宮,芊綿(富有文采)偉麗於氤氳杳渺之間,真所謂有聲畫也。非妙于丹青者,其孰能之。

附錄:
《莊子.寓言》:陽子居南之沛,老聃西遊於秦。邀於郊,至於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歎曰:「始以汝為可教,今不可也。」陽子居不答。至舍,進盥漱巾櫛,脫屨戶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請夫子,夫子行不閑,是以不敢;今閑矣,請問其故。」老子曰:「而睢睢盱盱,而誰與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陽子居蹴然變容曰:「敬聞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將其家,公執席,妻執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灶。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矣!

《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遊,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遊,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故曰:至言去言,至為無為。齊智之所知,則淺矣。@*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白通過修道,悟到了宇宙中的理,在這首詩闡述出來,並指出了古代一些傳說的錯誤之處......
  •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 浮雲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 泰山自古以來是很有靈氣的山脈,李白在泰山上遇到仙童,並不是什麼稀奇事......
  • 五言律詩四十個字,要寫情寫景,要有內涵,能給人啟發的哲理,太難了;但詩仙卻做到了..
  • 描繪了輞川如詩如畫的秋暝之景,並且展現了一位修佛之人的境界和襟懷。
  • 王維的這種寫作手法就是先聲奪人,人未至而聲先到。這也說明了作者善於捕捉場景來表現自己所要表達的意境……
  • 經歷兩年多的戰亂,京都失而復得,朝廷百官能夠與各國使者聚在一起重新到大明宮朝覲天子……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 閱讀古典近體詩,常可看到「得句」這個詞,「得句」是一種創作狀態,也就是創作時,在潛意識(下意識)中腦海裡閃現出一句詩(或幾句詩),可根據所得到的句子馬上創作一首詩或幾首詩,或記錄下來放入詩囊中。如謝縉「濡豪還自適,得句共誰論。」大意是「揮毫作畫自得其樂,得到的好詩句又有誰能夠分享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