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抗癌真相和真相的背後(4)

黛芙拉.戴維斯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拉斯剋夫婦和他們那些有權有勢的朋友們,對於全國對抗癌症的努力則有不同期待。瑪莉.拉斯克在1946年成立著名的拉斯克癌症研究獎(Lasker Awards for Cancer Research),作為送給她丈夫艾伯特的生日禮物。當時,她是全心全意盼望能在十年之內找出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法。

美國癌症學會的那些負責人對此深表懷疑,但他們也知道,只要讓大家相信治療癌症的方法很快會有所突破,這就可以確保源源不斷的各種金錢與政治支援。他們在言語中表現出毫不懷疑癌症研究的光明前途。他們提出口號,「打敗癌症!」(Beating cancer!),號召全國義工和募款人員投入這項行動。

這個國家剛剛打敗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裕仁天皇,當然可以征服癌症。在這時候,新的化學療法藥物是很珍貴的公共活動「彈藥」,正好可以用來募集更多資金投入癌症研究。

當美國癌症學會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在全國展現它的實力後,醫學領域開始受到重視,並且可以動用極其精密的最新科技。癌症手術和其他領域的進步已經達到突破階段;更好的麻醉技術、進步的醫學知識,可以在手術期間和手術之後挽救更多病人的性命,這都大大減少了手術的危險性。

輸血與注射生理食鹽水,則有效減少病人因休克而死亡的機率。隨著新抗生素問市,以前致命的術後感染也急速減少。到了1950年,將近半數罹患局部性乳癌的婦女都可以再活五年的時間。其他各種手術後可以再存活五年的病人人數也大幅度增加。在1935年到1965年之間,選擇擔任外科醫師的醫師比例,增加了一倍。

但是以治療方法來說,手術仍有它的缺點。手術切除腫瘤後經常會留下永久疤痕或傷殘。對於像白血病這種造血器官的癌症,手術就完全幫不上忙。肺癌或胃癌患者的人數日益增加,手術也沒辨法帶來太大的希望。

在這種背景下,再加上瑪莉.拉斯克和美國癌症學會的大力遊說,國會撒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醫學搜索網,在1958年一口氣撥給國家癌症研究二千五百萬美元,要它找出可以治療癌症的藥物。國家癌症研究所開始檢驗多達幾千種可能有療效的藥物,其中一半以上來自天然產品。

對抗癌症的熱誠,跨越了政治和經濟的界限。癌症研究領域裡的美國和英國科學家聯合起來,響應這項偉大的號召,那就是征服一個全球性的敵人。

艾默.鮑伯斯特(Elmer Bobst)是美國癌症學會裡的重要人物,也是華納蘭伯特藥廠(Warner-Lambert Pharma­ceutical)總裁,是尼克森總統的忠實盟友,他解釋為什麼會支持增加癌症研究經費。

※不管我的黨性在過去有多麼堅強,我卻深信在我這輩子的政治活動中,最大的收穫來自服務於美國癌症學會時表現出來的超越黨派立場,因為那時考慮的都是有關美國大眾健康的醫療照顧問題。

由於我加入癌症學會,使得我有機會接觸到一小群活躍人士,有人稱呼他們為「人道陰謀家」;他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之後展開行動,推動改革美國的醫學教育、研究和醫療照護……他們所有人(艾伯特和瑪莉.拉斯克,麥可.迪巴奇、艾頓.歐茲斯納,以及另外很多人〕並不是一直都意見相同,但全都為了同個目標而團結在一起:要求聯邦政府支持醫學研究和教育。※

熱心支持找出治療癌症的藥物,除了顯示出充分信心外,其實沒什麼意義。領導美國癌症學會的這些企業領袖,有一個很簡單的計劃:他們想要模仿美國政府在太空和戰爭中那種令人羨慕的操作手法。

抗癌戰爭中這些早期領導人都不是科學家,他們大部份人都認為科學家是討人厭的,完全不懂商界那套作法。他們沒有耐心等待漫長的科學研究步調。他們想要獲得穾破,一種像是諾曼第大登陸式的那重全面攻擊行動,一舉打敗敵人。

他們對美國太空計劃的成就大為讚佩,他們深信,在抗癌戰爭上也可以獲得能夠拿來跟太空計劃相比的成就。鮑伯斯特幫助說服尼克森,使得這項目標成為尼克森政府最優先的醫療保健項目。

然而,儘管對化學療法如此熱誠支持,而且公共衛生部甚至在1964年發表抽菸與癌症關係的報告,到了1970年國會開始辯論「國家癌症法案」(National Cancer Act)時,對國家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補助經費卻大幅削減。

拉斯剋夫婦和他們那一幫很有影響力的盟友們知道,他們必須激發大眾的支持。根據從公共大師愛德華.伯內斯那兒學到的教訓,他們沒有聘請媒體專家來爭取增加癌症研究的經費。

相反的,他們找來一些懂得如何快速反駁和言辭犀利的科學家和醫師,將這些醫界領袖轉變成權威的輿論聲音。麥可.迪巴奇和馬努耶.法伯(Manuel Farber)是當時公認的醫界搖滾巨星,他們兩人以高超的外科手術技巧和新藥物救活無數人的生命,媒體廣泛報導他們的事跡,想當然爾他們成了最珍貴的醫學發言人。

有一個人看到他們在國會作證時的表現,不禁發出這樣的讚嘆:「迪巴奇無人能比,他有外科醫師的氣質,他明確表現出他的熱誠。大部份醫師都缺乏熱誠、不會在言語上與人應對。法伯和迪巴奇都擁有如傳道者的魅力。在他們手上放上一面小鼓,他們就會打鼓賣力前進。」@待續…

摘 自 《醫院不肯說的抗癌真相》 商周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