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傳染病介紹 : 拉薩熱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局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認識疾病

(一)疾病概述(Disease description)
拉薩熱首次的報告是在1950年代,但是直到1969年拉薩病毒才在兩名死亡的奈及利亞護士身上分離出來,拉薩病毒屬沙狀病毒科(Arenaviridae family),且為人畜共通傳染性病毒。在西非地區,拉薩熱是當地之地方性流行疾病,亦是一種高致死性疾病。大約80﹪的感染者屬輕微或無徵狀感染,其餘20﹪則會有嚴重的多重系統疾病。

(二)致病原(Infectious agents)
拉薩病毒屬沙狀病毒科(Arenaviridae),沙狀病毒屬(Arenavirus)中的一種單股RNA病毒。

(三)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拉薩熱目前是西非地區的地方性疾病,在幾內亞、賴比瑞亞、奈及利亞和獅子山共和國等西非國家均造成地方性流行。因為帶有拉薩病毒的囓齒類宿主在西非國家均有分布,所以實際上此疾病在地理上的分布可能不僅限於西非有地方性流行的國家。在西非,每年估計約有30萬至50萬人感染拉薩病毒,其中將近有5000個死亡案例。在住院病患中有1~15%病人死亡。死亡多發生在發病後14天內,若懷孕末期( the third trimester )遭受感染,症狀會特別嚴重,80%以上的孕婦死亡。臺灣目前尚無確定的病例報告。

(四)傳染窩(Reservoir)
野生囓齒類動物;在西非為Mastomys屬的囓齒類。

(五)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主要透過直接接觸受到囓齒類排泄物(尿液、糞便)污染的物體,像是地板或床,或食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是經由吸入空氣中囓齒類的分泌物微粒而感染。實驗室人員也可能藉由接觸感染病毒之囓齒類的排泄物或組織而感染。人對人之傳染是因直接接觸到被感染者之血液、組織或分泌物而得病,性交也為傳染途徑之一;院內感染則是經由污染的針筒或針頭而傳播病毒。

(六)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為6至21天。

(七)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人與人的傳染發生於急性發熱期,此時病毒是存在於喉嚨中。病毒可於發病後三到九週存在患者的尿液或排泄物中,亦可能存在精液中長達三個月。

(八)感受性 (Susceptibility)
各年齡層皆具有感受性。於拉薩病毒盛行地區居住或旅遊的個人,或職業上可能暴露於拉薩病毒或囓齒類Mastomys種鼠類的人員,像從事拉薩病毒實驗的工作者、獵人、農夫、礦工等均應提防注意。

(九)病例定義(Case definition)

通報定義:

符合下列三項通報條件之一者:

一、 有相關流行地區旅遊史、病例接觸史、囓齒類排泄物接觸史、致病原暴露史,且符合下列部分或全部臨床描述者:

疾病逐漸發生且伴有以下一項或一項以上的症狀:倦怠、發燒、頭痛、喉嚨痛、咳嗽、噁心、嘔吐、腹瀉、肌肉酸痛、胸痛、聽力喪失。

二、 前項旅遊史、接觸史或暴露史未知或不明,或無典型之臨床症狀,而相關檢體經實驗室檢驗符合下列任一條件者:

(一) 從血液、尿液或喉嚨沖洗液中分離出拉薩病毒(只能在第四級實驗室生物安全層級下)。

(二) 成對血清IgM陽性或血清陽轉(IgG抗體)。

(三) 組織切片的免疫組織化學(IHC)或血清檢測出拉薩病毒抗原(ELISA)。
(四) 血清或組織切片PCR檢測陽性。

三、 雖未符合前二項條件,但經醫師(法醫師)診斷在臨床上極度懷疑者。

病例分類:
一、 疑似(Suspected):符合通報定義任一項者。

二、 可能(Probable):符合疑似病例定義,且與確定病例有流行病學上關連。

三、 確定(Confirmed):疑似病例或可能病例經實驗室檢驗確定者。

四、 接觸(Contact):與病人有親密接觸(同住、照顧)的人或曾有操作病例發病後三週內檢體之實驗室工作者。

預防保健

(一)預防措施:特殊囓齒類的防治,撲滅老鼠、不食用鼠肉、避免將食物 置於老鼠可接近之處。

(二)病患、接觸者和環境的防治
1、 通報:拉薩熱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第五類傳染病,如醫師發現疑似病例(尤其是有相關流行地區旅遊史,或病人與其他確定病例在流行病學上有關聯者),應於24小時內報告當地衛生主管機關。

2、 隔離:機構立即嚴格隔離病患至負壓病房,限制非相關的員工和訪客進入,為了避免發生院內感染,病患的體液和分泌物要謹慎處理,,照護人員應穿戴防護裝備(如口罩、手套、護目鏡及隔離衣)。病患三個月內若要進行性行為,應全程使用保險套,除非精液檢測出沒有拉薩病毒的存在。為了減少暴露傳染,實驗室檢驗應至少有合適的篩檢設備,並在完善的感控措施下操作,操作員要防範檢體的活性,並於受監督下確定檢體減毒或分離的安全,屍體應防洩漏且密封,並置於密封的棺材中以火化或埋葬處理。

3、 即時消毒:凡病人的體液或醫院和實驗室的物質均應適當消毒後予以處理。

4、 檢疫:對曾接觸病人的接觸者建議監測觀察。

5、 接觸者之預防接種:無

6、 接觸者及感染源調查:調查病人發病三週內的親近接觸者,並建立他們的監測:在最後一次接觸後,持續至少三週、每天兩次的體溫自我管理,若是溫度超過38.3℃(101℉),應立即住院並隔離,檢查病人於發病前三週的住所環境,並找出未報告或未診斷的案例。

7、 特定治療方式:病人應給予Ribavirin治療,特別是在發病的六天內最有效。

(三)流行時的措施:囓齒類的防治、適當的感染控制和隔離醫療院所的醫護人員、Ribavirin的提供、接觸者調查和追蹤。

(四)其他:Mastomys種的鼠類會在住家和食物存放處聚集繁殖,也因此增加人類暴露的風險。

(五)死亡病例解剖注意事項:
請參閱本署疾病管制局「疑似傳染病死亡病理解剖作業參考手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