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邵嗣堯以詩表清廉之志

明古
【字號】    
   標籤: tags:

清朝時,山西人邵嗣堯於乾隆庚戌年(西元1790年)中進士,後出任河北清苑縣縣令。邵嗣堯先生立志要做一個為民造福的好官,是一個真正的君子。

邵嗣堯當官後,果然不改初衷,為官剛正不阿。他的夫人、親友多次寫信給他,希望他能借手中職權,為自己謀一點利益。可他從不照辦,依舊兩袖清風。後來,他的夫人親自從山西老家趕來勸說他。可當他夫人來時,他卻不許夫人進城,並寫了一首詩命人轉交給夫人。

詩是這樣寫的:

看罷家書意惘然,紛紛相勸置莊田。
狼山不卷千年畫,雞水新栽五畝蓮。
擊鼓登堂懸明鏡,燃燈獨坐類參禪。
囊空猶是當年我,未許妻兒索俸錢。

夫人看後,知道丈夫當清官的志向絕不可改變,於是就回去了。邵嗣堯後來官至御史,督學江南,始終不改清廉之志。

(資料來源:《小豆棚》)
轉載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的徐溥,在少年求學時期,就下決心以先賢為榜樣,要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他 的性格,相當沉靜質樸,一言一行,都不隨隨便便。
  • 李嗣源是五代時的後唐皇帝,被稱為後唐明宗。李嗣源出身很貧苦,他當兵的時候,自己的餉銀不足以養家,靠義子李從珂賣馬糞維持生計。早年的艱辛生活使李嗣源對老百姓生活的艱辛,有深刻的瞭解。當皇帝後,李嗣源並沒有忘本。他減輕賦稅,停止征戰,使在動亂年代顛沛流離的人民 ,稍稍得到了休息。
  • 鄭母性情賢惠開明,有節操,博覽文獻,知書達理。每次鄭善果對外處理公務,鄭母總是坐在屏風後邊的簡易床上,靜聽和觀察他。聽到兒子分析判斷合乎情理,鄭母就很高興,兒子回來後,就讓他坐下,相對有說有笑。
  • 隋朝時,趙軌擔任齊州別駕,剛正清廉,深受百姓擁戴。後來被召,進入朝廷任職。
  • 一天晚上,他從外邊回到家裡,覺得神閣裡(供神的房間)有動靜,點燈一看,是一個小偷躲在裡面。
  • 明代,昆山(在今江蘇省)人龔雲亨的家中有一個名叫范信的家奴。龔家由於日益沒落,入不敷出,難以維生。於是龔雲亨就把范信和他的妻子,轉賣給了常州地方的一個富家,讓他們夫妻在那裡有口飯吃,不致於挨餓。
  • 明代,在朝廷任職的楊守陳,請假回老家去探望父母。當時,他是洗馬的官職,是從翰林提升的,下一步就有可能升為各部侍郎。他為人清正廉潔,不喜歡舖張。
  • 姚廣孝見此慘景,非常痛心。他不顧自己已是七十多歲的高齡,天天冒著炎炎夏日,不停地奔走於災區各地。他督促各地官府開倉發米,幫百姓度過難關;同時,還要同地方官員,核計減免賦稅。對那些清正廉明,如實報災並認真賑濟的地方官,他都給予大力表彰和堅決支持;而對一些貪官污吏,則給予嚴厲懲處。
  • 在宋仁宗還是太子的時候,肅簡公魯宗道身為太子太傅。每當親朋好友從遠方來時,他就換上衣服到他家旁邊的仁和酒館招待他們。
  • 清代,彭玉麟(1816~1890年),字雪琴,湖南衡陽人。他十六歲喪父,「族人奪其田產」,貪官欺凌其孤兒寡母,萬般無奈,母親將他和弟弟彭玉麒叫到身邊,含著眼淚說:「此鄉不可居。你們都是男孩子,為了避禍,各自遠走高飛吧!」從此,兄弟二人,分別離家出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