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美國建國元勳富蘭克林(66)

font print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不論這位外交家寫的是心裡話,還是代表盟約中受到傷害的一方在不得不仍然幫助另一方時不能不作出的姿態,兩天後,富蘭克林對它寫出了他的一封最著名的外交信函。他寫道,他曾認為,那艘持有英國通行證的美國船在某種意義上是對弗爾仁尼的一種便利。至於那一協議本身只是臨時性的,它的最後簽訂有待於英法和約的簽訂。

至於匆匆完成預備性文件,弗爾仁尼的觀察是對的,「在它簽訂之前沒有徵求你們的意見,我們有錯,錯在忽視了『得體』的問題。但是,由於這一切並非由於對我們所熱愛並尊崇的國王缺乏敬意,我們希望它能得到諒解。而至今進行得如此愉快的偉大工程,已經接近完成,……不應為了我們的一處不慎而使之毀於一旦。

當然,如果你們因之而拒絕繼續給我們以援助,那整座大廈將坍塌無遺」。他告訴弗爾仁尼,他和他的同胞如何愛戴和尊敬法王。然後他轉筆寫道,「我剛聽說,英國人誇口說他們已經分裂了我們。誠然,他們這樣做了,但是,法國和美國仍然忠實地團結在一起反對英國,「所以,這一小小的誤會將成為秘密,而他們將發現他們自己大錯特錯了。」
  
看到哲學家的這封信,外交大臣弗爾仁尼不禁微笑了。第二個星期,富蘭克林寫信告訴羅伯特‧莫利斯說,「小小的誤會」在三天之內已煙消雲散了。600萬法郎中的第一個60萬將立即匯去,餘額將在1783年分4次發出。
  
業已草簽的英美預備和約的內容在英國傳開,朝野一片噓聲。1782年1月20日,舍爾伯恩被迫辭職,讓位於福克斯和諾思的聯合內閣。
  
在此之前,英法、英西之間的和平條約已經簽訂。簽約前後,當外交家們重新劃定各國在美洲、歐洲、非洲和亞洲的邊界和特權時,弗爾仁尼特意請富蘭克林在場。
  
9月3日,英國和法國的代表在凡爾賽,英國和美國的代表在英國代表大衛‧哈特裡在巴黎的住處簽訂了正式和平條約。
  
美國人民終於奪得了獨立,也迎來了和平。在完成這一「永遠會招人挑剔、責難的使命」的過程中,富蘭克林沒有留下遺憾,而是鑄成了巨大的外交成功。

謙謙學者本色

和約簽訂一星期後,富蘭克林觀看了巴黎的首次氣球升空表演。
  
那一天,巴黎城萬人空巷,爭相目睹這一奇觀。下午5點,隨著一聲炮響,一隻巨大的氫氣球迅速升空。「一直進入雲端」,富蘭克林後來寫道,「那時在我看來它就像一隻橘子,不久以後它就變得看不見了」。後來有人問,「一隻氣球,能有什麼用呢?」富蘭克林回答說:「一個初生的嬰兒,能有什麼用呢?」這樣的一問一答不多久就傳遍了巴黎。
  
11月20日,富蘭克林在帕西又親眼目睹了人乘上無人駕馭的氣球升空。兩名科學家皮拉特爾‧德‧羅吉爾和達蘭德侯爵在一隻掛在氣球下面的籐條筐裡,燒著稻草,被帶上了500英呎的空中,越過塞納河後,著陸了。
  
那位侯爵在當天晚上帶著那隻氣球的發明者約瑟夫‧蒙特戈菲爾訪問了富蘭克林。老科學家想到,氣球升空目前僅僅是一種娛樂,如同磁和電的第一次實驗一樣。它將來會如何發展呢?
  
他在12月1日又看了一場氣球升空的表演後,於6日寫道,氣球為什麼不能成為一種普通的載人交通工具呢?它的用途之一恐怕是可以用來讓統治者信服,戰爭是何等愚蠢,因為它可以使得不管多有才幹的統治者的領地變得防不勝防,因為它可以使一支軍隊從天而降。5000只汽球,每隻可載2人,所需的費用也不會超過5只軍艦。
  
他密切地關注著後來的實驗。
  
當約翰‧傑弗裡——儘管他是效忠派分子——和金—彼埃爾‧布蘭沙德於1785年1月共同製成了一架飛行器,飛過英吉利海峽時,他高興異常。傑弗裡這位凡爾賽和巴黎的英雄人物,好幾次同富蘭克林一同進餐。傑弗裡還為他從英國帶過來一封信,它成為世界上第一封「航空信。」
  
和約簽訂以後,富蘭克林終於有了一些閒暇。實際上,早在和約草簽之後,他就寫信告訴大陸會議,希望「能有一些可供我自己支配的時間」,但他的告假被一拖就是兩年多。可他畢竟已輕鬆多了。亞當斯到荷蘭爭取貸款去了,美洲大陸的烽煙已經消散。作為美國駐法大使,他非常高興地於1783年3月和瑞典簽署了友好通商條約。那個國家的大使不僅希望和獨立後的美國打交道,更願意結識富蘭克林。
  
新國家美利堅合眾國吸引了人們的注意,許許多多的人向他打聽美國的情況,不少人想移民美國。於是,他寫了他的《移民美國須知》,並於1784年3月9日將它印了出來,有英文版,也有法文版。他用這本書來向全歐洲介紹美國的真實情況。
  
他認為,許多對美國有錯誤印象的人,為了錯誤的理由想移居到美國去。他們以為美國人富有而無知,虛席以待歐洲去的學者們和藝術家們;期待著歐洲人去佔據他們的辦公室——那裡的工作不是當地人所擔當得了的;心甘情願地無償用交通工具、土地、奴隸、工具和牲畜去報償移民。「那都是漫無邊際的想像。……真實的情況是,儘管那個國家的人民很少有像歐洲的窮人那麼貧困潦倒,也有極少的在歐洲稱為富人的人。……美國是一塊勞動的土地,任何人在那裡都不可能不勞而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條約原定於2月5日簽署,但在一切準備就緒,只等當晚舉行儀式時,法國的特命全權大使傑拉爾德感冒了,儀式只得推遲到次日——2月6日舉行。
  • 駐法國的美國使團的三使節在共事中,都發現了這種合作代表美國從事外交活動的不便和困難。阿瑟‧李已給大陸會議去信,暗示自己是受命負責駐巴黎使團的合適人選;亞當斯則明白陳說這一工作由一個人幹比讓三個人幹更好;7月22日,富蘭克林在給大陸會議的信中這樣陳說自己的看法:
  • 1779年,亞當斯返回美國後,弗爾仁尼通過傑拉爾德建議大陸會議派一個和平使團到法國來,並且特別指名希望派亞當斯擔當此任。
  • 在已經成為費城、倫敦、愛丁堡、格丁根、鹿特丹和巴黎的學術團體成員後,1781年,富蘭克林被接受為波士頓的美洲藝術和科學院成員;1782年,他成為帕杜亞的科學、文學和藝術科學院的外國會員
  • 早在1779年,法國外交大臣通過法國駐美大使傑拉爾德就兩件事向美國大陸會議提出建議,一是敦促大陸會議派出議和使團到歐洲去,以便一遇有利時機便開始締和談判;另一是建議大陸會議接受西班牙提出的西班牙在美洲領地和美國之間的邊界問題的方案。這是美西外交中的一塊攔路石。
  • 富蘭克林·皮爾斯1852年當選美國第14位總統。當時,皮爾斯只有48歲,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之一。皮爾斯是民主黨內部兩派力量妥協的產物,民主黨代表大會經過49次投票才最後決定推舉皮爾斯為總統候選人。
  • 富蘭克林不是無所指的,他是希望英國內閣將加拿大和新斯科舍割讓給美國。他小心謹慎地提出了這一點。
  • 在英美和談合法地正式開始以前,富蘭克林並沒有坐等。7月9日,在和奧斯瓦爾德舉行的非正式會談中,富蘭克林提出了一份備忘錄,上面列出了他考慮到的和談基本要點。他把它們分為必要的4點和補充的4點。
  • 台灣民主自由
    蔣經國先生是中華民國第6、7任總統。他知人善任,啟用一批優秀的官員,將台灣建設成一個經濟起飛的國家,成為當時亞洲四小龍之首。同時他晚年也解除了種種的政治禁令,讓台灣走向民主化。曾有民調統計,有超過半數的台灣人民認為他是最受到懷念,也是對台灣貢獻最大的總統。
  • 歷史上的今天,林肯:失身草莽良亦寇,一朝稱王賊亦雄。天地黑白早有定,是非成敗轉頭空。獨立自由血鑄就,想拿走就拿走?不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