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櫛風沐雨

成語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墨子稱道(1)曰:「昔(2)禹(3)之湮(4)洪水,決(5)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數(6)。禹親自操橐耜(7)而九雜(8)天下之川;腓無胈(9),脛(10)無毛,沐甚雨(11),櫛(12)疾風(13),置(14)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15)天下也如此。」(《莊子·天下》)

【註解】
(1) 稱道:讚賞。
(2) 昔:以前。
(3) 禹:夏代開國的君主,生卒年不詳。顓頊之孫,姓姒氏,號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堯舜禪讓為天子,世稱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傳位於子啟,而開君主世襲之制。亦稱為「夏後氏」。
(4) 湮:堵塞。音「因」。
(5) 決:疏通。
(6) 數:指數量多,不可計量。
(7) 橐耜:橐,音「佗」,盛土的器具。耜,音「寺」,鏟土的器具。
(8) 九雜:指多次彙集天下諸水。九,表示多次。
(9) 腓無胈:小腿無肉。腓,音「肥」,小腿股。胈,音「拔」,肉。
(10) 脛:音「境」,小腿。
(11) 甚雨:驟雨。
(12) 櫛:梳頭髮,音「節」。
(13) 疾風:狂風。
(14) 置:安頓。
(15) 形勞:操勞。

【故事闡述】
相傳在堯的時代,中國有大川三百條,支流三千多,小的河流到處都是,一旦發生大水,江河橫溢,常把田地和房子都沖毀了,人們生活十分痛苦。後來大禹擔起了治河的重任,他親自拿著治水的工具,和人們一起開通水道,疏通洪水,終於匯聚地面的水而使它歸入大江河。因為太勞累,以至腿上無肉,小腿上的汗毛也被磨光了,身體常常浸沐在暴雨中,頭髮被強風給吹動著,每天頂著烈風急雨不斷辛勤地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讓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莊子·天下》記載,墨子稱禹「沐甚雨,櫛疾風」,因此,要讓後世的墨家,多用羊皮、粗布做衣服,用木鞋、草鞋做服飾,日夜不停地操勞,把自身清苦看作是行為準則。並且還說:「不這樣做,就不符合夏禹的主張,也就不配稱作墨家。」

後來「櫛風沐雨」就被用來比喻行程非常辛苦,在外奔走,極為辛勞。亦可作「沐雨櫛風」。

【討論】
3、堯時代,國內發生了什麼無法解決的天災,使得百姓生活十分痛苦?
4、為什麼大禹要親自挖溝開渠,邊指揮邊勞動?
5、你覺得大禹治水的行事風格,哪一點最值得學習?

【造句練習】
例:爸爸櫛風沐雨、不辭辛勞,就是要給我們安定的生活。
例:他為了開拓公司的銷售市場,四處奔波,櫛風沐雨,真是辛苦。
例:為了進行調查工作,我即使櫛風沐雨也毫無怨言。

【相似成語】
披星戴月、風餐露宿

【課後時間】

想想看,你學過哪些成語是可以像本成語前後調換使用,但不影響原意的?
1、櫛風沐雨 = 沐雨櫛風
2、天涯海角 =( )
3、( )=( )

【參考解答】
水土不服 = 不服水土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魏的時候有個長孫慶明,皇帝賜給他一個名字叫做儉。儉從小為人端正,有著高尚的操守,即使在自己家中,每天也都非常莊重,因此文帝非常敬重他。
  • 孔子主張實行「德治」、「禮治」,這首先提出了對當政者的道德要求。倘為官執政者做不到「禮」所要求的那樣,自身的道德修養不夠,那這個國家就無法得到治理。當時社會上禮崩樂壞的局面,這情況讓孔子感到難以容忍。
  • 子貢說:「老師教的詩、書、禮、樂等,是表現在外在的、有形的、能觀察到的;而老師談的人的本性和天理(或說一切人事物的特性和原理),是隱藏於內在本質的、無形的、不能直接觀察到的。」
  • 孔子說:「一個人要是沒有仁心,如何能講禮呢?一個人要是沒有仁心,如何能講樂呢?」
  • 孔子在陳國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在魯國家鄉的學生志向遠大,而處事不夠周密;雖有文彩能寫成文章,卻還不知道該怎麼做適宜的裁剪。」
  •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面前要孝順,在外面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守信,要廣泛的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化知識。」
  • 孔子說:「嚴肅莊重的告誡,能不聽從嗎?聽了就改正錯誤是最可貴的。恭遜稱許的話,聽了能不令人愉悅嗎?但是聽了以後,要加以分析,這才可貴。只是愉悅而不分析,只是當面順從,而行為不改,像這種人,我就不知道能如何教化他。」
  • 湯建國不久,起於夏桀時的大旱卻一直不去,整整延續了七年。在後五年,旱情很嚴重,烈日曝曬,河乾井枯,草木枯焦,禾苗不生,莊稼無收,人民困苦異常。因此自從旱災開始,商湯就在郊外設祭壇,祈求天帝解除旱災早日降雨。
  • 孔子沒有的四種心:一、沒有只顧自己的想法;二、沒有一定要得到的結果;三、沒有堅持己見;四、不自私、不求一己之利。
評論